常常在午后闭眼休息的那一刻总有一种熟悉的片段浮在脑海!属于老屋200多年的味道,青瓦砖,小阁楼,闲适的欢笑,九天十八井透进来充满活力的暖阳,走到每一处都有一片独特的天空,这就是我成长的地方----大夫第!
一年一年,人老了,人少了,老屋也老了,它像极了一个“空巢老人”过年了儿女子孙回来相聚,年后各奔东西,却没有发现它已经衰老残缺!
小的时候我最喜欢坐在高堂的阁楼上,看晒谷场的人,可以看到像极积木的围屋房间,看着一片金黄的谷场,稻谷的味儿随着风飘散在每一个角落.我总喜欢在阁楼的角落找东西,譬如一些奇怪的标志,一些残缺的铜钱,一些没见过的工具,每一次都是带着探险家的心,去发现新大陆!
小时候老屋还有好多人,每到夜晚总会灯火通明,炊烟四起,围屋的大门口总是高高挂起两个大灯笼,祖母说看到它就可以找到回家的路!
我喜欢午后的老屋,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可以暖暖的躺在藤椅上,祖母每次都会拿着从南洋寄回来的家信看了又看,祖母说:“再远都要知道念祖归宗”.
我喜欢下雨的老屋,看着青瓦砖滴下的雨水,像极水帘洞,天井的鹅卵石在雨水的冲洗下显得透亮,总喜欢脱了鞋子踩着鹅卵石地面在嬉戏。
老屋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儿时的记忆,每一处都有它的生命,或许它已老去,但它就像一个记忆的时间囊,储存了每一个在外游子的念想!人在外!根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