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一个故事之做饭的台湾姐妹
“
小时候,姐姐很外向,我很内向。我会很崇拜姐姐,愿意做她的跟随者。
”
阿稼和Joyce是一对风格迥异的姐妹:一个浑朴敦厚、热情豪爽,一个聪慧敏感、内敛精致。她们在上海法租界附近共同拥有一家私房菜,阿稼做主厨,Joyce负责管理和推广。
小时候,她们在台湾屏东空军基地长大,四周的邻居来自五湖四海,形成亲密而又多元的眷村文化。姐姐阿稼活泼好动,从小跟着男孩子一起上房揭瓦,在众亲友眼中是活宝一枚。妹妹Joyce则具有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从小学绘画、弹钢琴,常在家中静默独处。
妈妈亲手制作的美食,是两姐妹之间最牢固的情感纽带。心灵手巧的妈妈常向邻居拜师学艺:跟安徽的张奶奶学做海鲜米粉,跟山东的王妈妈学做蒸包子,跟江苏的李姐姐学做梅菜扣肉……姐妹俩因此遍尝各地美食,也在心中种下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种子。
高中毕业后,追逐梦想的Joyce远赴欧洲学习古典音乐,热爱自由的阿稼则留在台湾当地半工半读。
“
在远离家乡和亲人的地方,觉得要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这样的一个梦想好像遥不可及。
”
如果说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大电影,那些年,Joyce的剧情是与晚礼服、红酒杯和黑白键相伴,宛若《她比烟花寂寞》《亲爱的克拉拉》一般,华美与心碎同在;阿稼的剧情则是在台湾3.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徐不疾地展开,有彭浩翔式的戏谑,有杨德昌式的怅惘,也有陈绮贞小情歌式的小确幸。
Joyce于追梦的途中,渐渐发现自己的微不足道。古典音乐在欧洲传承数百代,高手如云强手如林。作为一个天赋和背景并不特殊的华人,想在这里杀出一条血路几无可能。她殚精竭虑想着日后的出路,转去巴黎攻读文化管理。生活的拮据让她在电话里对着母亲痛哭失声,少年意气在颠沛奔波中失所流离。
阿稼随遇而安,却也自得其乐。她在酒吧学习调酒,资历够了就转去厨房学做厨师。从给师傅打下手,一路成长为主厨,直至自立门户。她开过意大利餐厅、牛排馆,最忙的时候一人身兼主厨、采购、外送员,还要培训年轻员工。累到精疲力竭,回家倒头便睡,一梦醒来,隐隐觉得,似乎还是做个手艺人更快乐。
“
直到开了这家私房菜,我们才有了重新认识和了解彼此的机会。
”
姐妹之情混杂着羡慕、嫉妒、怜悯、竞争等诸多复杂的情感,或许对于世界上的姐妹来说,从亲密,到疏离,再到和解,都是一条必经的路径。
Joyce从巴黎毕业后来到上海,做过策展、做过奢侈品marketing,光鲜浮夸周而复始的生活让她感到厌倦。她意识到教育和文化才是自己真正的志趣所在,于是转往蒙特梭利幼儿园任教,并决志在上海发展自己的一份事业。亲情伴随着童年美食的记忆在心底复苏,她召唤姐姐来上海,携手打造美食和文化结合的空间。
分离的十几年,阿稼和Joyce的交流甚少,每年只有春假或暑假见面,却极少做深度交流。一直到共同开私房菜,才有了重新认识和了解彼此的机会。刚刚开张时,两人常常为了琐事吵到不可开交。吵得最凶时,Joyce摔盘子走人,说“我不干了!” 但几个小时后,又会乖乖回来找姐姐认错。
“在我眼里,Joyce是一个骄傲的小公主”,阿稼笑着调侃妹妹。但同时,她又说,一起开店之后,才意识到以前对妹妹关心不够。分离的十几年,妹妹一个人坚强地走了很远很远的路,也许有时候很受伤。而她忙于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常常忽略了妹妹心里在想什么。
“那么,现在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对妹妹的爱?”
“呐,饿不饿呀,我给你做个便当。”
乍暖还寒的2月,我们在上海,用摄像机记录下姐妹俩的故事。如今的她们,是隐身在上海这座大城市里,一对安静而快乐的手艺人。
Joyce 说,一起开私房菜之后,才发现,姐姐阿稼是真正的艺术家,她的手似乎有一种魔力。香酥多汁的烤猪手、清香沁甜的羊肉炉、镶嵌奶油的圣诞草莓挞、洋溢着桂花 清香的甜酒…… 追求“本真”,不加过多矫饰,最大程度上还原食材本身的鲜味,不同的食材像不同的乐器给予不同旋律,组合成完美乐章。
“猪手洗干净用油煎过,加入洋葱、蒜头、西芹、意大利综合香料、盐、胡椒翻炒。倒入白酒,冷水加入水淹过猪手,大火烧开后慢炖1小时,烤箱温度设置在130度后慢烤3小时……”
阿稼说,人生就像一道菜的制作过程,要先从采购采买,到清洗,然后到油煎或水烫,然后炖煮熬煮才能呈现出最终的模样。在果麦的演播室里,她们纵声朗读清朝大才子袁枚的美食名作《随园食单》,“凡物各有先天,如人各有资禀”,隔着三百年时空,与这位美食大师,找到了一种难言的默契。
或许,每个人都要在红尘尽情翻滚过,才懂得返璞归真、大道至简的美妙。就像这对姐妹,绕了大半个地球,最终选择陪伴彼此,做个快乐的吃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