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
1:管理层核心员工,如何体现价值,如何行驶权力?如果只是简单的开会,商量,传达,执行,这些其实一个专员通知她们就可以搞定了。
2:架构混杂,各部门穿插交替(例如品牌部,晓燕-快乐,KICO?瑞莹-财务,朱毅,燕婷-二部)。最尴尬就是上次全体会议结束,黄城说三部,四部,品牌留下再开会,那么:
1):品牌部是属于慧真还是属于快乐?如果不清晰对于其他的同事来说,品牌部也就只是快乐的其中一个部门而已。
2):朱毅,燕婷,瑞莹,晓燕自我的身份定位。(例如他们在讨论过程中有一些想法,晓燕是直接对接Grace,还是黄城?这其中是已经产生一些混乱了)
3:员工的凝聚力,归属感,如果对于公司的情况是有所要求的,也确定自己是喜欢慧真,希望慧真在幸福感方面变得更好的,到底是我们以往的习惯扼杀了她们提建议的可能性,打击了她们的动力,还是已经发展到真的“事不关已,高高挂起”?
4:新项目,新计划,感觉就在会议结束后烟消云散,集合智慧想出来的点子,却没有真正的落实,监督反馈。进度如何?参与人员的状态如何?事情有没有在运作?运作的话每一周结束后到了那一步?不然每次都是开始轰轰烈烈,中间走马观花,结果差强人意。也打击彼此的热情。
个人的一些想法
1:管理层核心员工,季度或年度工作计划里需要加上一条:对公司现有制度的阐述,提出自己有针对性的建议,以及自己准备如何参与到公司的建设与成长过程?重点是培养全局观,主动性,以及对于公司整体的了解,认识。需要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不简单的只是挂着一个头衔,不然对于核心管理层来说,有部门负责人这样的身份,却没发挥作用的余地。
2:员工对于公司事务有适当的参与度,而不是一味的领导层制定、通知、执行,例如:
1):你期待在慧真得到什么样的支持? 2):为慧真变的更好提供什么样的建议?3):你心中的慧真比现在还需要有哪些地方做的更好!”
让同事知道,其实他们的想法对于公司来说也很重要。而不是所有事情都以公司管理层的想法绝对主导,有好的建议可以采纳的。(可以直接提议,也可以采用匿名的方式,用“一起写”来收集。)
3:不同部门员工之间的感情怎么促进?例如设定“感恩日”,真的去感恩彼此同事之间的真实事件,对得到的帮助和支持进行感恩,可以在群里用文字的方式,或全体会议方式。另外彼此几个部门平时都不在一起工作,见面也少,那么可以考虑一下我如何支持到彼此?可以让大家多接触多了解:
提议:例如每月一次,2部的全体成员去1部办公室进行拜访,或去3部/4部/财务办公室拜访,以群休座谈分享聊天的方式,可以分享销售经验,种子心得,工作技巧,生活趣事,等等等等,创造一个彼此交流沟通的氛围。
4:对于大课的现场销售奖励制度,在已有奖励的情况下,可以额外增加一些新的惊喜。
提议:可以在第一天签到结束课程开始后宣布:自己推动客户成交的第一单奖励500,第二单300,第三单100的方式。(不提早告知,不要造成同事的客户明明要报课,同事为了得到奖励让客户去到现场再报课的现象。需要独自带领客户过来刷卡完成手续)
5:关于事务性的硬性规定,部门主管也不是很确认的情况下,请不要给出模凌两可的答复。
提议:设定一个“制度专员”,专门负责解答相关问题。如果家碧是负责这个制度的收集,那她可以行驶这个“制度专员”的权力,去直接根据之前发布的规定给出公正公平的答复,这样就避免出现一件事情好几种的答案。
这个就需要Grace和部门主管自觉遵守,不要导致同一个事情出现N种可能性与模糊的定义。
6:每一项发布的正式政策,第一需要时间的规定有效期,第二需要每一位执行人的亲笔签名确认。(由Grace正式确认颁布实施,核心管理层执行并行使监督管理,全部员工签名确认。 鉴于Grace不经常在公司,可以微信文字方式确认,或邮件方式确认。)
7:父母生日金,以往的做法是公司会提供300元的红包,然后呢?没然后。
提议:每个部门主管,在各自部门同事的父母生日当天,起码致电代表公司传达问候,并简单的反馈他们的孩子在慧真的工作状态,增进同事的父母对于让孩子在慧真工作是感觉放心的。
我的想法就是从这些小的事情再延伸,想要让大家慢慢的习惯小的变化。其他的可以慢慢再想,集合大家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