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仅增长1.31%,唐山银行业绩按下“减速键”

8月26日,唐山银行在中国货币网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信息披露报告,披露部分经营业绩指标。

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唐山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3.12亿元,同比增加1.31%;实现归母净利润22.79亿元,同比增加17.54%。截至二季度末,该行总资产为3759.78亿元,较年初增加6.72%。

近些年,尽管唐山银行势头凶猛,但外界对该行较为单一的收入结构、零售业务增长的缓慢、过于依赖本地的经营策略等一直持审视态度。今年上半年,唐山银行的营收增长骤然放缓,仅1.31%的营收增速,与前几年相比几乎算得上“滑铁卢”。


收入结构较单一,非息收入贡献较小

自2020年开始,唐山银行的营业收入便步入高速增长轨道,2020年-2024年,该行的营收增速依次为17.53%、11.13%、19.89%、31.9%、10.69%,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而这一高速增长的势头却在今年上半年踩下刹车。

分解利润表,可以发现唐山银行的营收增长主要依靠利息净收入。上半年,唐山银行的利息净收入为27.04亿元,同比增加15.7%,在总营收中占比81.64%。

事实上,2024年唐山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已经出现缩水,同比下降了0.34%,如今能够重新回升并提速,主要得益于计息负债成本的压降。

上半年,唐山银行的利息支出为35.31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4.52%,叠加利息收入3.31%的同比增速,共同推动利息净收入的大幅增长。虽然半年报未披露资产负债项目的平均利率,但从利息支出变化来看,唐山银行上半年应当是进一步压降了高成本负债。

这一点也可以用唐山银行不同时间的存款利率进行佐证。网络公开信息显示,2024年12月,唐山银行的5年期存款(起存额50元)年化利率为2.25%。而截至发稿日,唐山银行APP显示的5年期存款年化利率已降至1.85%,且无论是整存整取还是大额存单,都没有年化利率高于2%的产品了。

利息净收入占比超80%,换言之,便是非息收入的营收贡献不足20%。从利润表来看,唐山银行非息收入中表现最好的是投资收益,上半年收入为6.3亿元,同比增加12.5%。投资收益也是近几年唯一一个稳定保持增长的营收项目。

其余非息收入中,汇兑收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波动性极高,唐山银行上半年营收增速大幅放缓的原因,便是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从去年同期的3.27亿元下降到-0.92亿元。

而作为衡量轻资本业务发展水平指标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在唐山银行总营收中的占比始终不足2%,上半年也只实现收入0.66亿元。这或许与唐山银行的零售业务起步较晚,发展较慢有关。

唐山银行的业务分为公司银行、个人银行、资金业务、其他业务四个分部,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主要由个人银行分部贡献。

以2024年为例,个人银行分部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6669.13万元,占中收业务总收入的74.76%,是公司银行分部的两倍有余,也就是说唐山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业务,大多服务于个人信贷客户。

然而,唐山银行的贷款多为对公贷款,虽然个贷规模增长较快,但零售贷款业务起步较晚,客户基数较小。截至2024年末,该行个人贷款余额仅62.81亿元,占总贷款的3.48%。在零售贷款规模较小的前提下,依托零售客户发展的中间业务自然也难成规模。

在息差不断收窄的大环境下,唐山银行2024年的净息差也同比下降24bps至1.73%,对利差业务的高度依赖以及非息收入业务的“瘸腿”,一定程度上也给唐山银行的长期发展埋下风险。


少提减值损失释放利润,资产质量也有隐忧

当营收陷入增长困境,唐山银行选择从支出端为利润留存空间。上半年,该行只计提了1.61亿元的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减少68.8%。

少提减值损失腾挪空间给利润端,唐山银行这么做自然有底气。近两年,尽管唐山银行的营收和资产规模在河北地区城商行中只位列第三,但净利润已跃升第一,主要原因便是该行资产质量相对优秀,无需计提太多信用减值损失。

截至2024年末(半年报未披露最新数据),唐山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仅14.8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82%,较去年年初下降10bps,拨备覆盖率则为639.69%。这一拨备覆盖水平,甚至优于A股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最高的杭州银行。

值得一提的是,回看唐山银行过去几年年报,该行自2023年起逾期贷款余额便远低于不良贷款余额,2022年末,逾期余额还略高于不良贷款余额,2023年末,逾期贷款余额大降,不良贷款和逾期贷款分别为14.39亿元、7.69亿元,2024年末则分别为14.85亿元、6.17亿元。

逾期贷款是基于“还款时间”的直观定义,不良贷款则主要看银行自身对风险状况的定性。二者虽然是两个维度的指标,但在具体实践中,银行业很少出现逾期贷款规模小于不良贷款的。唐山银行逾期大降甚至低于不良,是否存在“展期、借新还旧、重组贷款等贷款增多,导致逾期下降,但仍纳入不良”的情况,该行未披露相关数据,外界也无从得知。

当然,无论从逾期还是从不良指标来看,唐山银行的信贷质量都是优秀的。如何做到如此优秀的资产质量,这与该行的信贷投放策略有关。前文说过,唐山银行的贷款大多投向对公领域,零售贷款占比不到4%,即便零售不良率再高,对整体资产质量的影响也比较小。

另一方面,唐山银行的对公贷款客户多为当地大企业,如唐山港、首钢、河钢等地区核心企业,优质的资产来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该行的信贷风险。

但较多的企业类大客户也导致较高的信贷集中度,截至去年末,唐山银行的前十名贷款客户集中度高达73.65%,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也有9.15%。客户集中度过高也存在一定风险。

此外,唐山银行还有一定规模的关联贷款,截至2024年末,该行的关联贷款余额为117.03亿元,占上季度末资产净额的33.62%。虽然符合监管规模,但根据联合资信的主体信用评级报告披露,该行关联方贷款中存在6.86亿元不良贷款,相当于关联贷款不良率高达5.86%,远超全行平均水平。同时期,该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只有14.85亿元,这14.85亿元的不良贷款中,有46.2%都来自关联方贷款。

即便关联贷款存在如此大规模的不良,唐山银行依然在持续发放关联贷款。根据官网信息,2025年唐山银行一共发生了5起关联交易,交易类型包括综合授信、理财投资、流动资金贷款、再融资等。

如何打破固有发展思维,进一步改善营收结构,扩张业务广度,减少对对公信贷业务的依赖,提升零售业务与非息业务水平,持续优化资产质量,或许是唐山银行突破现有成绩,更上一层楼的关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