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听说,致力于成为最专业的听力语言康复咨询平台,为家长和孩子在康复的道路上保驾护航。
在之前的介绍中,我们提到,纯音测听是听力检查的金标准,作为一项主观听力测试项,往往都是五官科医生开出第一张检查单。拿到结果后,上面圈圈叉叉是不是感觉特复杂?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实例为大家详解纯音听力图。
张大伯今年65岁,这几年来感觉自己的耳朵越来越不好使,于是他决定去医院五官科就诊,医生向张大伯进行了一番详细问诊后,用电耳镜仔细检查了外耳,然后给张大伯开了一个检查。这个检查就是医生为了了解病人的听力状况的检查,也是听力检查最常规的方法之一——纯音测听。今天的分享就让我们来教你一分钟读懂纯音测听检查单——听力图。
一般人们出现耳朵不适或者听力下降后就医,医生都会要求进行纯音测听检查,纯音测听能对人们的听力损失程度进行定量诊断。
我们拿到的听力图就是听力师在做纯音测听时根据受试者的听阈绘制的听力曲线:包含横纵坐标。横坐标有250、500、1000、2000、4000、8000Hz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频率”。物理学中,频率的概念是指单位时间内物体振动的次数(次/秒),用Hz表示,如何更通俗易懂地理解“频率”呢,最简单的就是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男声”、“女声”,大家最熟悉的摇滚“巨星”汪峰、“天后”王菲的歌声就是很典型的代表,“男声”偏低频——浑厚、低沉,“女声”偏高频——清脆、明亮;钢琴键盘从左至右弹奏也是低频向高频的变化,通过生活中的例子相信大家都能很好的理解“频率”。
在纯音测听时,我们就是通过使用不同频率的纯音去检测受试者耳朵对各种频率声音的敏感度的。对于听觉正常的人来说,我们的听觉频率范围一般能达到20Hz----20000Hz,但也可能会因为先天遗传、药物、噪声、衰老等原因,造成耳蜗受损,从而引起耳朵对各种频率的敏感性下降。受损情况和耳蜗毛细胞的缺失位置有关,简单的说,蜗底毛细胞的受损会影响耳朵对高频的提取,蜗顶毛细胞的受损会影响耳朵对低频的提取,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对耳朵的保护哦。
再来看看纵坐标,上面一般会标注10--120dB刻度,代表强度,强度其实就是物体振动的振幅,是指物体振动时传递能量的大小,单位是分贝(dB),生活中我们常说的“声音太大”、“声音太小”就是对强度的描述,数字越小强度越小,值得注意的是,0dB不代表没有声音哦。
人耳的听阈就是频率和强度的交叉点位置。下面我们来看看张大伯的听力图吧。张大伯右耳在500Hz处的听阈是35dB HL,则在500Hz这一轴线上30-40dB HL中点画一红圈。
如何区分这条听力曲线是左耳还是右耳呢,我们可以通过颜色来区别,红色是右耳,蓝色是左耳;也可以通过具体的标记来鉴别左右耳,一般常用的标记含义见下图。
那么如何确定张大伯的听力是否正常呢?目前临床上沿用世界卫生组织(WHO)(1997)的标准来划分听力损失程度,按照0.5Hz、1kHz、2kHz、4kHz气导平均听力进行分级,具体为:轻度听力损失:26-40dB HL,中度听力损失:41-60dB HL,重度听力损失:61-80dB HL,极重度听力损失:≥81dB HL。按照这个标准,让我们来判断下张大伯的听力情况吧,他的右耳平均听力为47.5dB HL,左耳平均听力为45dB HL,按照听力损失划分标准,张大伯双耳属于中度听力损失。
你是否也读懂了这张听力图呢?
如果您是家长,可以关注“小南听说”公众号获取最新听力言语康复科普资讯!
如果您是康复教师或科研人员,欢迎添加小南“nanstech”,由小南邀请您加入全国言语认知听力康复交流群。我们将共同讨论有关教学及科研方面的问题,为大家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对接和资源共享的平台。我们还会每周推送行业资讯、学习资料以及康复教学音频图片素材哦!
“小南听说“是由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临床康复团队共同打造的听力、语言康复咨询平台,致力于为所有有需要的家长和教师带来满满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