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接触《正面管教》是在2018年的3月份,当时参加HRPC《一人一门成名课》,我当时分享说自己想要从事家庭教育、幼儿教育这个领域,师父江老师就推荐我看《正面管教》的书籍,回来后我就把《正面管教系列》的全套6册书买回来看,里面讲了很多正面管教的养育工具,对我来说是非常受用。
今年10月份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唐玉荣老师,第一次见面我们就聊了一个下午,因为有共同的信念、价值观,相识相聚在一起,(更有缘分的是唐老师的妹妹,居然和我同名,嘿嘿)有种相见恨晚、无比亲切的感觉。
相信心念、正念的力量,当你强烈的渴望想要得到什么时,它就真的会到来,我渴望自己能够像唐老师一样做一名自由讲师,能够将自己所学传播出去,分享给身边更多的人,希望能够帮助到身边的朋友改善亲密关系、亲子关系、走出教育的误区。我决定想要考取《正面管教资质认证》,就报名参加了唐老师的《正面管教家长课程》,唐老师的授课模式温碗而亲切,一天下来的课程收获非常大:
上午分享:
什么是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体系源于美国,以世界闻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鲁道夫·德雷克斯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由简·尼尔森和琳·洛特等教育专家组成的团队,随着不断发展完善,成为一个涵盖沟通方式、冲突处理和建立相互尊重关系的教育体系——【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正面管教》是一套非常实用的实操工具,帮助我们夫妻改善了养育孩子的方式。
不发脾气——冷静的动作和空间
唐老师通过活动的方式让我们参与,亲身体会和感受。
活动一:手掌大脑
用有趣的视觉效果帮助我们了解,当我们失去理智时大脑内部发生的变化,对我们的“大脑盖子”有意识,帮助我们意识到“大脑盖子”打开很正常,我们无需自责,重要的是学习将“大脑盖子”合起来的方法。
1、伸出我们的左手,打开手掌:
2、手掌到手腕的部分代表了我们的脑干,主要负责掌控人类的基本生理功能,比如呼吸、心跳、睡眠等;
3、收拢我们的大拇指,这个部分代表中脑,还称爬行动物脑或原始脑,主要掌控人的记忆和情感的储存,也叫情感触发器;
4、然后收拢我们的四个手指头,形成一个拳头,手背的部分代表大脑皮层,主要掌控人的听觉、视觉、触觉等。拳头的正面,即四个手指的部分特别是指甲盖的部分,我们叫它“大脑盖子”,代表大脑的前额叶皮层,是大脑唯一能够理智思考的地方,也叫理智脑,掌控人类的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直觉、思想、社会认知、自我意识、社会道德等。
当我们生气失去理智时,我们的“大脑盖子”就会打开,“理智脑”失去作用,我们的行为被“动物脑”主导,就会出现不理智、情绪化等。
【正面管教】教育我们,做为父母,我们首先要找到自我平静的方法——即将我们的“大脑盖子”合起来,我们才能更好的传授给我们的孩子,教育孩子学会自我情绪管理。
活动二:照我说的做——行大于言
伸出右手,摆出“OK”的姿势,听唐老师的指令,“请将你的手放在下巴的位置”,我们都看着唐老师将手放在了“额头”的位置,我们也不自觉地模仿唐老师将手放在了“额头”的位置,而并没有按照唐老师说的放在“下巴”的位置,这就是“行大于言”,行为大于言语。
我们常常命令孩子“不准看手机/电视”;希望孩子懂事、有礼貌、爱学习、懂得感恩等良好品质,试问我们自己是否以身作则,做到不玩手机/看电视,有礼貌、爱学习呢?
这个活动帮助我们家长意识到,想要改善孩子,首先从改善自己开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孩子就是父母的复印件,父母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做。
活动三:和善与坚定并行
和善是:尊重孩子
坚定是:尊重我们自己和不同情况的健康界限。
坚定的语言:
1、确认孩子的感受:我知道你还想玩(和善),现在是睡觉的时间了(坚定)。
2、表示理解:我知道你想看电视不想做作业(和善),但是应该先做作业(坚定)。
3、转移注意力:你不想刷牙,而我们可以一起刷(和善),来,比赛一下(坚定)。
4、事先约定:我知道你还想吃糖(和善),还记得我们的约定是什么吗?(坚定)。
5、提供选择:你不想上床睡觉,但现在是睡觉的时间了,等你穿好睡衣,你想讲一个故事还是两个?
6、提供选择,决定你要做的,然后要坚持执行:我知道你想玩游戏,但时间到了,你可以现在关掉游戏,或者我把手机拿走。
和善但不坚定,坚定但不和善,都不能达到良好的长期效果。
和善而坚定,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育儿风格定位是什么,了解自己在哪儿,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象限回到“和善与坚定”并行。
活动四:厉害的巨人·拥抱的力量
角色扮演,每个人轮换扮演爸爸妈妈和孩子的角色,让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来体验爸爸妈妈对我们的养育方式,换位思考,来感受和体验。
我感受到,“爸爸妈妈”永远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巨人”姿势,我地仰视他们,脖子很酸很累,我不喜欢这样的感觉,我被迫听他们以命令、责备、威胁的语气对我说话,我有苦难言,我被迫服从和接受,我讨厌他们喋喋不休地讲一大堆我听不懂的道理……孩子一来由于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他们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二来孩子他觉得自己是弱者,不得不被迫服从。这些都是我们养育孩子的姿态
先连接,再处理情绪,然后处理问题。
1、当孩子有负面行为时,先给孩子一个拥抱;
2、如果孩子不愿意拥抱,告诉孩子:“宝贝,爸爸/妈妈需要拥抱,这样会让我感觉好。”
3、如果孩子还不愿拥抱,告诉孩子:“宝贝,等你感觉好了,咱们再拥抱。”
拥抱是天生表达和传递爱的方式,是孩子天然就理解的动作,它能让孩子体会到安全感,跟爸爸妈妈心连心。
工具一:积极地暂停
先对孩子解释“有时候我们会生气,这是正常的情绪。这时候我们需要点时间冷静下来,所以我们可以建一个特殊的地方,这不是惩罚你的地方,而是一个能让你平静,是你喜欢,感觉会好的地方。”
人们只有感觉好时,才能做得更好。
工具二:特殊时光
与孩子一起设置家庭时间,特别安排出:
1、【我的特殊时光】,我们只有先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家人;
2、【我和孩子的特殊时光】,放下手机,挂断电话,关掉电视机,全身心陪伴与孩子的特殊时光,如果电话铃响了,接起电话说“对不起,我现在不能和你通话,这是我跟孩子的特别时光”;当孩子听到爸爸妈妈告诉对方与自己在一起有多么重要时,就能与孩子产生情感连接,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对父母而言是重要的,这样也会减少孩子的不当行为。
3、【我和家人的特殊时光】
下午分享:
妈妈的理解——安抚孩子情绪的语言
工具三:共情——照镜子
态度:接受孩子的情绪
技巧:1、识别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
2、识别情绪背后孩子相信的原因
3、猜孩子的愿望
共情句式练习:
妈妈看得出来(知道/明白……),你现在觉得(感觉词汇),是因为……(孩子相信的原因),我猜,你想(希望、但愿)……(孩子的愿望)。
例如:妈妈看得出来,你现在觉得既气愤、郁闷又难过,是因为你特别想不做作业,但妈妈不让你这样做。我猜,你希望能永远不用做作业,想什么时候看电视就看,而且妈妈还不管。
认可、接纳孩子的情绪和骄纵并不同,你明白孩子希望无节制的看电视,不代表你会让孩子这么做。
工具四:正面语言
我们常常习惯用“不“语言对孩子说话,比如“不准玩手机、不准看电视、不要推人、不要打架、不要,跑去……”否定式语言,是在强化孩子的负面行为。只有使用正面语言,孩子才会更加乐意、更愿意接受。
态度:和善与坚定,而不是强硬
技巧:1、提前告知。
2、清楚、具体的有效指令:“请坐好”。
3、有条件的许可:“你把作业做完,就可以看15分钟的电视“;
4、用孩子明白的暗号、手势:“爸爸妈妈在聊天时,如果你想说话,在不打断爸爸妈妈说话的情况下,你做一个暗号或手势“。
期待明天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