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本书第465天
分享人:渝悦书友会•开心
今日共读:《香港重庆大厦》
图片发自简书App
【推荐理由】
以重庆大厦为代表的低端全球化,给我们展示了未来全球化的另一种可能性,越来越多的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个体,通过类似于重庆大厦这样的经济枢纽,参与到全球贸易中。
【作者】
麦高登,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主任。
【概要】
一、新格局
第三世界国家的小商人们就在香港重庆大厦讨价还价,购买货物,贩卖到家乡获取利润。在重庆大厦里的各色人等各司其职,赚钱的信念超越了国界和宗教的差异。
这种内部自发形成的独特秩序,使得大家在法律缺席的情况下基本还能和睦相处,甚至孕育出一种世界主义的气氛,形成了求同存异的多文化格局。
二、经济环境
重庆大厦低廉的生活成本、香港宽松的签证制度、低价的进货渠道,使得重庆大厦中奇异的生态系统也得以运作至今。而香港采用的是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因而能持续地容忍能为之带来贸易和经济活力的重庆大厦。
三、意义
重庆大厦存在的意义:成了连通贫穷与富有地区的经济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