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看,这是一本讲互联网行业产品经理的书,大概是因为作者自身就是该行业内著名的产品经理。但细细读来,我愈发认为这是一本适合企业管理层阅读的书(我认为称呼为文档也许更合适),并且你的职级越高,越应该阅读此书。
为什么这么说呢?基于以下几点理由
创新性的工作
关键性的生产要素是否出现决定了一个时代的最大推动力,不管是产品经理还是企业管理层都需要把握住这个动态。因为新的生产要素是从未出现的,所以产品经理的最大职能是结合生产要素给产品创新。对应到企业管理层,创新性不仅需要表现在产品上,而且需要在组织、商业模式上都有所创新。
当然目前国内仍然有不那么在意创新的企业,一方面是这些企业可能采取的是跟随策略,他们把创新的收益让位给领头羊,相应地减轻了创新的风险;另一方面是因为该企业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也可称为自闭的环境。
这个自闭的环境可以分为需求自闭、技术自闭、供应自闭等。
比如空调是技术自闭的行业,基础调味品是需求自闭的行业,部分原材料是供应自闭的行业。这些行业的独有特点决定了在位企业的竞争优势,他们对创新性的追求就表现不同。因此产品经理主要诞生于创新性高的企业中,所承担的职能演变过程经历了销售、生产、项目、设计到企业内部资源整合。
非标准化的工作
产品经理从事的是非标准化的工作,无论是从技能、输出和工作流程上都无法标准化。同理,企业管理层也是很难标准化的工作,比如不能说商学院毕业就能做好企业管理,不能说工作时间长就是好的企业管理者,不能说每天做好某几件事就能做好管理者。
因此,可行的评估方式是个人素质,具体可参考原书。
开放性还是封闭性
封闭性的环境不适合产品经理,也很难培养出好的产品经理,理由是封闭性环境拥有更高确定性的竞争优势,而产品经理主要解决的是如何在不确定性市场中找到最大的确定性,给企业带来最大的商业价值。产品是他们用来表y达这种确定性的媒介。
开放性行业和开放性企业均是对产品经理友好的领域,不仅体现在这些领域拥有更多创新的需求,并且产品经理能够最大地商业化他的个人素质。
如果你所处的是一个鼓励开放和包容的生态,不妨看看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经理是如何生存并繁衍的。
对结果负责还是对过程负责
产品经理需要对结果负责,不仅体现在用户端,更体现在企业端。这并不是说产品经理只需要像某些管理者「别给我解释过程,我只看结果」地做产品就好,而是为了避免本末倒置。
正因为产品经理直接对结果负责,才需要重视过程的正确性,也要提防过于追求过程正确而迷失了方向。
而基于这个特点,企业管理层也需要时刻反省自己是否过于执迷于过程的合理性而忽略了结果的价值。
而俞军的产品方法论正是从过程入手解决的结果正确的问题。
负面清单
俞军在书中提出了若干不适合产品经理成长的环境,我想补充的是,这些负面清单同样适用于追求创新的企业和追求成长的个人。负面清单如下:
- 短期利益导向
- 搞个人崇拜
- 技术驱动
- 内部争斗厉害
- 老板或直接上级,任一不会深度思考
- 文化价值观不好
- 论资排辈的等级观念强
- 周边合作者普遍缺乏批判性思维
- 产品迭代周期长
- 产品用户量少
- 产品经理分工过细
- 成熟稳定业务,工作内容稳定
- 产品行政干预严重
- 行业垄断和高利润,无竞争压力
- 设计或营销强依赖的产品
- 供给或渠道强依赖的产品
这本书内容的启发性随着章节数是递进的,重点推荐第四章和第五章。我们可以通过第四章的几个案例,看看产品经理是如何结合各个学科的理论来开发产品。第五章给企业的运营管理和组织建设提出了切实的指导,讨论了在一个快速变化、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企业需要从内到外把握哪些因素。
一件产品的开发过程充满了盲区,需要不断地迭代,这是因为用户的需求是变化的,用户对产品的认知是变化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也是变化的。在变化的环境中,如果采取「谋定而后动」的应对方式会显得笨重,在开放型的激烈竞争市场中企业会处于被动的状态。但也不是提倡毫无方向感的激进行为,企业作为商业社会的组成部分,需要更多地从投入和回报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遵循基本的产品方法是确定性更高的策略,这也是俞军为什么说产品经理需要从心理学和经济学中找答案。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俞军当年的传奇求职信
搜索引擎9238,男,26岁,上海籍,同济大学化学系五年制,览群书,多游历。
97年7月起在一个国营单位筹备进口生产项目。
99年4月起在一个代理公司销售进口化工原料兼报关跟单。
2000年1月起在一个垂直网络公司做分析仪器资料采编。
2000年7月起去一个网络公司应聘搜索引擎产品经理,却被派去做数据库策划,9月起任数据中心经理。
长期想踏入搜索引擎业,无奈欲投无门,心下甚急,故有此文。如有公司想做最好的中文搜索,诚意乞一参与机会。
本人热爱搜索成痴,只要是做搜索,不计较地域(无论天南海北,刀山火海),不计较职位(无论高低贵贱一线二线,与搜索相关即可),不计较薪水(可维持个人当地衣食住行即是底线),不计较工作强度(反正已习惯了每日14小时工作制)。
可以看出俞军毕业后到2000年一直从事自己的「本职相关工作」,他当时的成绩已不菲,更不用提现在的成就,可见他本人对这领域的热爱和付出。我想起某企业管理者的言论「我认为所有人应该从事自己所学专业的工作,否则是浪费教育资源」。我不否认这段言论自有其合理性,但如果你看过这本书,再看看俞军的履历,我想你可能会有不同的见解,欢迎留言讨论。
最后,俞军的这句话值得我们反复揣摩「用户不是自然人,而是需求的集合」。这是一个动态的、更高、更深地看待用户的角度,也需要我们抛弃Ego才能体会到它的精妙之处。
那么,你能理解为什么俞军会说「人工智能可能不会是新的生产要素」吗?欢迎留下你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