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简书上写文章。听朋友说简书适合写故事,我爱写故事,故事也多,也都是真实的,就来写了。
说起保研,那都是五年前的事情了,对,2012年,我川大本科毕业,有保送中国人大研究生的资格,但是我放弃了。这些事,好久没提了,自己也从来不会主动说起。可能有人会说,多可惜,人家想考都考不上呢!今天为何会说到此事呢?今天我去面试了一家新单位,重庆一个老国企,也是我从业以来的第二个单位,对的,我工作五年了。
面试官是个中年人,约摸四五十岁,很和蔼,他的座位前面是一位中年妇女,年龄跟他也相差不多,老国企总是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居多,在等候人资部部长的间隙,两位,叔叔和阿姨,跟我闲聊起来。
“你读书的时候成绩应该很好吧,川大的呢!”扒拉扒拉……其实我没觉得自己学校有多好,更没觉得自己有多优秀。
“嗯,成绩还好吧,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只有靠挣奖学金为家里减轻负担……毕业其实我还保送了研究生,中国人大的,没去……”
前面那阿姨赶紧回过头来,大吃一惊,“哎哟,人大都不去,多好的机会啊,现在大多数毕业生,应该占一半的都想读研呢,你怎么没去啊?”
“一个我这个专业研究生也没啥好研究的,主要看实践,一个,主要是家庭太困难了,想早点为家里减轻负担”。
然后这个话题没有继续聊下去了,我继续在那里坐着等人资部部长。前面的阿姨时不时地说一句,嗯,科班出生呢,这么好的学校毕业,在一般的企业是埋没了人才了,云云。我不知道她说的是不是也指他们单位。
工作这五年以来,到现在,今天,此刻,我可以很自信地说,我从不后悔五年前的选择。我跟阿姨说:选择不重要,每一条路,都有他要走的理由和样子,我选择了这条路,我就要走出这条路的样子,这样而已。
然后,思绪开始发烧。想起那时候为了供我读大学,父母带着还未上学的弟弟远去广东打工(那一年,弟弟还不到一岁)爸爸没有手艺,妈妈是文盲。爸爸在那边干过垃圾场,菜市场,工厂搬运扫垃圾,在垃圾场的时候四五点钟就起床,工资很低,他的脚气也是那时候染上的。妈妈带着弟弟,捡垃圾或者把半成品衣服拿到出租屋做手工活,我妈说货多的时候,她一天手工活挣的钱够他们三的生活费,后来妈妈回老家来的时候说,我弟弟一看到别人丢的水瓶啥的都会捡回家,我这才懂起……再后来,我听村里一起在那边打工的人说,我妈还去菜市场捡人家丢下的烂菜叶子回来吃……听着这些,我曾一个人默默地哭过很多次,每次问他们要钱,我内心都是最痛苦的。再后来,我获得了奖学金,然后兼职,生活费学费都够了,那都是大三大四的事了,前两年尤其辛苦。
当知道可以保研那个时候,我跟父母说,他们让我自己决定。我当时那个心情啊,毕业了啊,可以大把大把挣钱了啊,家里穷了一辈子啊(当时家里买的唯一的电视机,是爸爸那时候在广东商场打折买的,说是加上影碟机400元,是的,以前,我大学之前,家里没有过电视机),我终于可以挣钱了!终于要让家里人过好日子了(不要问为何我家这么穷,以后我会讲到)!终于不用让别人看不起我家了!而且,保送的话,我去北京,应该还有大笔消费的吧,可能学费不用交(当时猜的),生活费我也不知道有没有十分把握能挣到。后来,我就放弃了……再后来,就到了现在这个公司,国企,一呆就是五年……从基层做到中层,再到领导后备~
这几年公司业绩不好,所以才有这次的跳槽打算。工作以后,家里的清水房(从我初中就是清水,电路都没安装,大学期间父母没在家那几年,简直不能住人,我回老家都去爷爷家里住)我出钱装修了,这两年装了热水器通了自来水和天然气,妈妈很高兴,弟弟很喜欢我,我每次回家他都提前要我跟他用平板电脑下载电影回去看,家里还没有通无线网。
说了这么多,也没有励志的情节,自己的经历而已。我也不知道自己读研了又是哪般模样,也许,工作更好,圈子更好,遇到个更好的老公,不知道……每一条路都有他的样子,没有对错(就如当初我告诉自己的),只要选择了一条路,就走下去,除非你有退路,可是我回不去了,只有坚定地走下去,走出这条路的样子。有时候也会想,现在社会对学历的要求也渐渐高了,待哪天自己条件更成熟了,也去读个研吧,可能到时候会有人说了,“当初保送人大都不去读,现在拼命去考,跟自己找麻烦呢么?”
呵呵,人生就是这样,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哪有十全十美的?你得到了一部分,总得又失去一部分。计较太多,贪欲太多,也许到最后,什么都没得到。我只希望自己,如我母亲一般,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最后,愿我的家人,都好,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