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部门刚换了一个新领导。大家都知道,新领导肯定对业务有新的想法,于是他经常在工作微信群发表他对某项业务未来发展的看法。按理说,有新想法都是好事,万一能落地就能抢占市场大幅提升业绩,员工应该积极响应并着手调研。但我发现很多同事只是表面上表示积极,但私下都会觉得领导又无端给他派活,增加工作量了,积极性十分低。之所以会有这种心态,很大程度是跟目前国企的考核机制有关。现在很多国企总部没有直接的业绩压力,狼性不够。员工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只要把手头的事情办好即可,都不愿意去创新或者寻找市场的新机会。部分领导也就看重下属是否能把事情办好,并且少惹事。这种机制导致员工的积极性普遍较低。
然而,这不能成为我们消极怠工的理由。工作不仅仅是为领导而作,更多的是要为自己而作。我的前领导就是一个榜样。我刚入职时,他给我讲了他工作积极的一个“光辉事迹”(当然是为了给新员工灌输部门价值观)——XX银行与支付宝在缴费上的合作就是他积极主动促成的。当时支付宝为了丰富它的应用场景,希望能各家银行合作,把缴费业务开放给它。当时支付宝不像现在,跟银行的合作仍处于弱势地位。四大行都不屑于跟它合作,认为缴费业务都是分行辛苦拓展得来的业务,为什么要跟你分。后来支付宝找到了XX银行(中等规模股份制),联系上的就是我的前领导XX(当时只是一个组长)。他非常看好支付宝未来的前景,觉得合作对双方都有利,于是向直属领导汇报了这个事情。但直属领导并不认可(也许是不想多惹事),也就是没有再继续往上汇报。我的前领导就非常大胆地,抓住部门例会的机会,直接越级向部门领导汇报了这件事情。部门领导对此很感兴趣,让他牵头跟进后续的事宜。于是,他就很积极地促成了双方的合作。现在看来这个合作十分正确,开放的缴费业务成为XX行的一个亮点业务。我的前领导也因此获得了部门领导的高度赏识,2年后在领导的安排下调回原分行部门当总经理助理(不知道直接领导后面有没有给他穿小鞋)。后来,他的职场一直非常顺利,30出头成为某家基金公司总部的部门一把手。我想,这样的工作积极性,无论到哪家公司都会得到领导的认可。反观我们,领导派点活就觉得不爽,有什么理由抱怨得不到赏识呢?
工作永远是为自己而做。虽然在国企确实存在背景决定论的现象,但我见过的大部分国企领导仍是会喜欢工作积极有冲劲的年轻人。换位思考一下,当你做了领导,是不是也会这样想呢?多劳多得还是职场的主旋律,不能因为目前公司的机制而自我懈怠。现在市场足够大,有能力有冲劲的人总会找到适合发挥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