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已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共识。基于我国的“双碳”目标和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模型模拟显示,尽管减排步伐将因行业而异,要想在未来二十年里实现排放量的快速下降,首先要求作为最大排放源的电力部门实现低碳转型。
工业热泵是一种利用电能或热能等驱动,能够将低温热源的热能转移到高温热源的节能装置。
探索工业热泵的无限潜力:这种革命性的技术不仅能够为住宅、商业和工农业领域提供可靠的供热服务,还能在工业过程中实现热能的回收与升级。它的身影遍布于供暖、制冷和空调系统,无论是在工业、商业还是多户住宅建筑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区域供暖也得益于其卓越的性能。工业热泵以其高效的能量转换能力,将余热转化为更高级别的热能,满足工艺需求,展现出其在节能和环保方面的卓越贡献。与传统的被动回收方法相比,工业热泵通过主动回收方式,在节能方面展现出更大的优势,尤其是在被动回收无法触及的领域,它能够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工业热泵行业分类
探索工业热泵的世界,我们发现它们根据核心工作原理被划分为三大类别:蒸汽压缩式、吸收式和吸附式热泵。
蒸汽压缩式热泵以其高效的能量转换而著称,通过在压缩机中对工质进行压缩,不仅提升了压力和温度,还能巧妙地从低温环境中吸取热量,并在高温环境中释放。
而吸收式热泵则以其独特的工质循环过程——吸收和蒸发——将低温环境的热量转移到高温区域。至于吸附式热泵,则依赖于固体吸附剂与工质之间的吸附与解吸作用,以实现热量的精准转移。这些技术各具特色,共同推动着工业节能和效率的提升。
工业热泵行业发展历程
工业热泵的起源可追溯至19世纪初,当时科学家们开始深入研究热力学和热动力学,探索如何利用自然界的能量进行转换。这一领域的先驱是美国工程师彼得·冯·里特曼,他在1852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热泵。里特曼巧妙地运用蒸汽压缩机,将低温热能转化为高温热能,实现了制冷的革命性突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热泵技术也经历了不断的革新和完善,为现代工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热泵发展历程
1
热泵技术
在20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浪潮中,热泵技术以其独特的制冷和干燥能力崭露头角。然而,随着20世纪50年代的到来,这一技术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以一种创新的供暖方式重塑着人们的生活。尽管早期的热泵技术相对原始,主要依赖空气或水进行能量转换,效率不高且成本昂贵。但科技的力量是无穷的,随着时间的推进,热泵技术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热泵不仅效率显著提升,性能也得到了质的飞跃,成为节能减排、绿色生活的新宠。
到了21世纪,热泵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成熟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商业领域。现代热泵技术已经实现了高效、节能、环保的目标,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供暖方式。
热泵发展历程
2
工业热泵行业上中下游
工业热泵的核心组件,如压缩机、阀件、热交换器、控制器、水泵和水箱等,构成了其上游产业链的基石。特别是压缩机和换热器这两大部件,在原材料构成中占据显著比重,对工业热泵的性能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下游应用领域,工业热泵展现出了惊人的多样性,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制药、食品加工以及轻工业等多个行业,彰显了其在现代工业中的不可替代性。
热泵发展历程
3
电阻加热器技术
电阻加热器,这种利用电阻产生热量的设备,正推动着我国工业热泵市场蓬勃发展。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了247.25亿元,而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跃升至282.31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达到14.18%和14.03%。这一稳健的增长势头不仅反映了国家对节能环保政策的重视,也彰显了工业热泵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展望未来,预计这一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展现出持续增长的强劲势头。
未来发展观点
上述提及的化工行业加热环节电能替代的一系列技术,可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供热系统,以满足化工行业加热和冷却需求的电气化。这些技术可以根据技术成熟度、可实现温度、替代后用电增长规模与投资规模进行分类。
工业热泵市场供需情况
我国工业热泵市场产量在2022年达到了412.52万台,比前一年增长了28.2%,需求量达到275.61万台,同比增长44.1%。尽管产量和需求量都在增长,但由于市场需求旺盛,产能还需进一步扩张,市场供需存在不平衡。预计未来几年,该市场供需将趋于平衡,产量和需求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工业热泵行业进出口情况
我国工业热泵行业在2022年出口数量为130.7万台,金额为79254.7万美元,而进口数量为0.2万台,金额为323.3万美元。显然,出口规模远大于进口,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工业热泵行业在技术和生产规模上的优势,能够满足国际市场需求。预计未来几年,该行业出口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工业热泵行业市场份额
我国工业热泵行业的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几家大型家电企业手中,其中美的集团以超过20%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第一,格力电器以16.3%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海尔智家则以7.8%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三。这些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反映出我国工业热泵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较为集中。
(热泵主题企业市场份额图)
▼
工业热泵行业政策
工业热泵是一种高效、环保的能源利用方式,近年来得到了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广。政策方面,一方面,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扶持,包括对热泵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给予补贴或税收优惠;另一方面,政府也在推动能源结构调整,鼓励企业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以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此外,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制定了强制性的能源效率标准,要求新建建筑必须安装热泵设备以提高能效。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工业热泵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工业热泵行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工业热泵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提高能效比、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性能。同时,热泵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也需要更加规范和标准化。工业热泵设备的价格相对较高,对一些经济能力有限的企业来说是一种负担。此外,长期使用成本也需要考虑到,例如维护费用、能源消耗等。
工业热泵在运行时会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如果排放不当,可能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企业在开发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环境保护,采取更加有效的技术,减少排放,另外,用户对热源和与热汇可达到的温度及容量了解不足,这限制了热泵技术在市场中的推广。
工业热泵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工业热泵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变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工业热泵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能源利用方式,将在未来的能源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工业热泵技术将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工业热泵的能效比、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更好地满足工业生产和生活需求。其次,工业热泵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目前,工业热泵主要用于制冷、制热和干燥等领域。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工业热泵将应用于更多的领域,如化工、制药、造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