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大龄女青年,被家里人催婚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从不愿意结婚到理解婚姻这件事,我有一个完整的发展路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待婚姻的态度,影响父母对婚姻的态度。而父母的婚姻状态决定了我最初对待婚姻的感受,但最能激发我去理解婚姻这件事都是来自朋友们的婚姻。
他们结婚30年,在我看来,父母之间的相处方式是突变式的。在很平和的状态下,突然爆发争执;在争吵结束后,又无故和好。这种前一分钟还在吵架,后一分钟就合好对他们来说是常态。在波动的婚姻情绪里长大的我,一度错怪婚姻本身,我不要结婚。读书离开家后,开始反思他们争吵的事情,大多可以归因到做事的方式彼此不认同时彼此都不妥协。以之前买户口的事为例,我已经到了读小学的年纪,可是没有城市户口。因此,第一年我上的是一所借读学校。为了避免以后每年交的借读费用,当时我的母亲,坚持要买下城市户口,这样便于我上学。但是父亲不同意,觉得小孩已经可以上学了,每年交借读费即可,不需要再买户口了。父亲母亲为此争执了好一阵子,以母亲的胜利为终结。从这事看来,两个思考问题出发点不一致的人,也不想去理解彼此,导致争吵。但在这个过程中,以脾气和情绪来压制对方,直到最后以服从某一方,或事情的不了了之为终结。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争执、恶言、甚至动手,并且也没有意识到要避免当着孩子的面。在这样的婚姻常态中长大,我对婚姻的态度回避,把吵架当沟通,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奶奶和外婆分别是生于1923年和1935年。她们有着极其相似的命运,老公都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去世,在此之后便改嫁。我参与他们的生活已经是在90年代了。虽然没有参与过他们的成长,但是感受最深的是,她们愿意奉献自己给原来的家庭,缔结婚姻的家庭,以后后来组成的家庭。每一次过渡,都是以男人的转移为存在。在她们的婚姻观里,男人是一生的衣食。这点猜想,是从她们改嫁之后,一心关照对方的孩子,而忽视自己的孩子而来的。在农村的社会环境里,没有丈夫的婚姻,女人无法独自存活。自力更生前提是家里有个男人才能获得群体的话语权。失去了男人,改嫁无疑是最好的出路。都是没有完整的家的人,身上夹杂着强烈的依附感和自我保护欲。这样组成的家人,出现上面的情况是合理的。站到他们的角度复原曾经的争执,在争夺的是存在感,是决定权,而不是事情的本身。自我保护欲和依恋感在交替出现。我开始理解父母遇事的行为。
周边的朋友陆续步入婚姻,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找到的婚姻伴侣各有不同,有趣的,有能力的、经济条件好的、父母安排的、只要能结婚的。伴侣是人的试金石,你的伴侣就是你的另一面。婚姻里的三观不在乎高低,只关乎合适。三观相符的人在一起,有幸福的可能,但依然会有问题。但是看到幸福的婚姻的人,都有去做同一件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不会只站在自己的立场,责怪对方。”婚姻本身无好坏,而是看双方用什么态度和方式去对待这件事。对我最重要的是找到与我目前的三观一致的人,并且彼此可以抱着一起去解决问题的态度去生活,共同成长。我对婚姻这事释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