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恋爱ing发现了自己写的几篇练习思考的文章。现在整理出来,分享在这里。
心中有梦,路就不会遥远——如何确定自己的目标?
关于人生目标这个问题,时常被人讨论,我也经常反问自己,每次得到的答案都不太相同。好像自己的人生目标是跟随心情,处境、年龄不断变化调整的。为什么要有人生目标?人生目标其实就是人生规划,有了目标才能明确和指导自己需要做哪些事情。不至于让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中随波逐流。有人会问定了目标有啥用?也不一定能实现,很多人把人生目标当成了人生口号,喊的震天响,却不见落实到行动上。这不是目标的错,问题的根源在于你设定的目标和内心真实的想法是否一致,内心是否对此有很强烈的行动欲。没有行动欲的目标不能称之为目标,只能叫想法。那如何才能确定自己内心真实的目标,这也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常见的方法就是把自己想实现的事情,都写到一张纸上,然后做减法,留下的最后一项就是自己非常想实现的目标了。如果这样也没法让自己明白内心真实的目标,那不妨换个思路,你今天最想干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那么想干?背后驱使你去做的动机是什么?这样慢慢的延伸,就能确定自己近期或者长远的目标了。心中有梦,路就不会遥远。
拒绝做手机的奴隶——你的手机你做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来打发地铁上的时间。有站着闭目养神的,有手机看剧、看新闻资讯的,有聊天、打电话的。粗略看了一下,地铁上的活动90%都和手机相关。很多人的闲暇时间几乎被手机占据,一方面手机作为通信工具,变得像吃饭一样不可或缺,联系家人朋友,处理工作中的日常。另一方面,手机作为娱乐工具,给人提供了多元化的娱乐方式,看剧、看书、聊天、打游戏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仅仅以上两点就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手机绑定到了一起,再加上手机给生活服务上带来的方便,点外卖、日常支付,让人们更加离不开手机。不出家门,已知天下大事,颇有一种一部手机走天下的感觉。不能否认手机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捷,但这种便捷的背后,也让我们的时间更加碎片化。手机分散了我们过多的注意力,让我们很难聚焦到一件事上。因为手机的存在,很多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习惯性的三分钟一看手机。手机带来的"社交压迫",让人不敢轻易漏掉别人发来的信息。另一方面手机像个"时间黑洞",让你的时间在手机上不知不觉流逝。那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合理利用手机,拒绝做手机的奴隶,让手机真正服务于我们的工作生活。
今天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人和人的差距那么大?难道真的如古话说的"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鬼神九交贵人十修身"那样?最近读书,书上的大多数观点是认为人与人最本质的区别在于认知,认知的不同,导致人对待事物时态度的不同,既而产生行动上的差异。量变到质变,既而产生巨大的差别。那什么导致了家庭环境的差异?有人说地域、文化、受教育程度等,我觉得这样都可以概括为阶级或者阶层。不同阶级或者阶层的人就像是楼的台阶样,高台阶的人是俯看低台阶上的人,他们视野更广,得到的信息更多。那什么导致了阶级或者阶层?我觉得是资源分布的不均匀、不平衡,产生了不同的阶级。阶级的本质是对资源的掌控程度。那现在是不是可以说人和人的差异本质上是对资源的拥有程度上的差异?这个好像也没深入到本质。我们会继续问什么导致了人对资源拥有上的不同?有人会说认知,好像又绕回去了。人与人的差异应该不是一个简单的特征能完全概括的,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和作用的结果。
《今日思考,什么是男朋友?》
早上起来,就去赶地铁了,今天是周一,人特别多,没有挤上第一波列车,在等车之余思考起了那天男朋友的概念。什么是男朋友?男性朋友?不是,男朋友应该是相对于女朋友来说的,不是单一的关系。那男朋友和女朋友之间有啥关系呢?毫无疑问是恋爱关系,那怎么来定义和描述男朋友呢,应该是恋爱关系中男性的一方称之为男朋友。至此我们对男朋友有了初步的概念,但对概念的内核还是没有透彻的理解。我们在深入挖掘一下这个概念,男朋友是指恋爱关系中男性的一方,那什么是恋爱关系呢?恋爱关系?好像不太容易说清,那什么是恋爱呢?恋爱应该是一个双向的词,是描述两个人关系的。恋爱?恋恋不舍的爱情,应该是描述双方情感状态的。那什么样的情感状态称之为恋爱呢?恋爱,恋,恋恋不舍,描述的是双方情感上的深度,情感上彼此痴迷、相互爱慕,没有对方活不了的那种程度。爱,爱情,相爱的感情,那爱情的状态是什么样呢?爱情应该更侧着于爱,让彼此感受到爱的感情,怎么才能让对方感受到爱呢?陪伴?理解?包容?,爱应该是对彼此情感上的投入,让彼此感受到对方和别的关系的不同。每个人在爱中的诉求是不一样的,提供对方的情感诉求点,对方才能感受到来自你的爱和情。那么现在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恋爱关系,恋爱关系应该是在爱情中彼此提供情感诉求点,共同呵护情感的关系。那什么是男朋友呢?男朋友就是在恋爱关系中,能够满足对方情感诉求点的男性一方。
《女友问我男朋友的含义后,我明确了自己的责任》
近日,在和女友的聊天中,女友说我不懂男朋友的含义。这让我陷入了沉思。女友为什么这样说?隐藏在背后的点是什么?还有什么是男朋友?那什么是男朋友呢?男朋友是指恋爱关系中男性的一方。男朋友别称男性伴侣,伴侣是婚姻关系,走向伴侣关系的中间环节是男朋友。男朋友,比男性朋友多了一份亲密,男闺蜜也可以倾诉衷肠,为什么还要男朋友,因为两种关系的最后结果不一样。男性陌生人 ~ 男性朋友 ~ 男闺蜜 男朋友 ~ 男性伴侣 ~ 孩他爸。明确了男朋友的概念后,也明白了女友话语背后的点:1. 没有肩负起男朋友的责任,男朋友要转变成伴侣关系,需要对彼此的未来有个规划。其他的男性关系没有这个责任。2. 男朋友要实现伴侣关系的转变,不能仅仅考虑亲密关系,还需要考虑双方家庭的融合,情侣关系是双方关系,婚姻关系是两个家庭的关系。至此明白了男朋友的含义,也懂得了女友的话。那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呢?需要朝着把男朋友变成男伴侣的方向前进。
今天看了思维导图方面的知识,想起来上学时期,课堂上记笔记的经历。那时候记笔记基本就是把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自己再重复抄到笔记本上,看着很用功,但效果很差劲。每当考试逼近,复习知识的时候,拿出笔记,需要花费很久的时间来阅读上面的内容。当时的自己没有意识到这种记笔记方法的低效。课堂上90%的时间,浪费在记笔记上,然后复习的时候,又浪费90%的时间再次阅读这些信息,然后又浪费很多的时间思索所记内容的意义。周而复始,这些时间的浪费,导致学习效率的低效,继而影响自己的学习动力,使得学习变得枯燥乏味、机械无聊。今天看了思维导图才明白,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用大脑习惯的语言和大脑交流。运用自己的大脑,开发自己的大脑。学习的本质其实是建立起事物之间的联系,把知识点和知识点通过关键词联系到一起,把新知识和掌握的知识联系到一起,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昨天听了《时间管理》书后面的几节,很受启发。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我们被海量的信息淹没,各种新闻、娱乐八卦应接不暇。这些信息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我们每天很忙,但却又感觉一无所获。静下心来才发现,我们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了很多没有意义的地方,每天讨论着热点话题,八卦着别人的生活。外界消耗了我们本不多的精力。留给自己、关注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所以我们才会感到每天收获甚少。当精力投射到外界上时,我们的时间便在这些东西中消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见证了别人的成长和奇迹,却"委屈"了自己。我们缓慢的生长,像缺了阳光和肥料的庄稼。我们仰望着遥远的参天大树,却忘了让自己扎根泥土。把目光聚焦到自己身上来,每天关注自我的提升,把精力集中在自我上。远离那些无意义的社交,远离对自己毫无帮助的新闻八卦。做自己的阳光和雨露,把营养洒在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