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自己,持续奋进吧!

今天在微信上跟前同事聊起了许多往事,也聊到了以前的很多同事,而这些同事现在大多都不在出版界了,改行的改行,经商的经商;有离开北京,去其他城市发展的,也有逃离北京回到老家发展的,还有干脆放弃自己的事业,全心支持丈夫的事业并做好家庭后勤保障的。

曾经的我们都是意气风发,怀揣满腔热诚,毕业之后就在同一家单位工作,而且一干就是至少5年以上。因为同事,因为领导,当然更因为我们对图书的热爱和对出版行业的特殊情怀 ,我们才能在每年薪水象征性地增长的情况下还能坚持这么久。

可最后,大家为什么又都坚持不下去了呢?刚离开那段时间,大家都认为总编的退休似乎是压垮大家的最后一根稻草,最后的救命稻草离开了,我们好像也没有了再在那待下去的意义和理由了。于是,自此之后,陆陆续续地有人离开,周围和你同期同年进社的人越来越少。

人员流动很正常,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有人来当然会有人走。可是在2018那一年,那么密集的员工辞职,除去个人原因外,公司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但是现在回过头来想,把总编的退休当做我们离开的理由,实在是一种调侃,我们留恋总编对自己的好,却反而拖延了离开的时间,对于一个下定决心要离开的人来说,就算是下刀子也得离开呀!

有时候,人就需要推自己一把,想要把自己置于破釜沉舟的处境是很需要勇气的,但也正是这种不给自己退路的决心,才能让你内心的激情真正迸发出来,才有机会找到事业的第二春,到达人生的新高度。

就我自己来说,离开国企出版社,丢掉所谓的铁饭碗,去到更加企业化和商业化的出版机构,是想试试自己的能力到底还有多少没有发挥出来,想看看自己有多大的潜能。公号大咖Spencer说人其实需要奋斗前置,也就是降低你的失败成本。

奋斗前置的说法我现在发现原来是那么地贴切,越早逼自己不舒服,不安逸,越早开始折腾,即使后期摔倒了样子也不会太难看,想要东山再起也并不难。技能和实力的累积与提升才是自己的软实力,无关乎你是谁,无关乎你的学历,无关乎你所服务过的企业。

奋斗前置的黄金时间,是刚入职场的那几年,职场人工作5年后会迎来离职跳槽的高峰,一小部分人是因为找到了更好的下家,但更多人仅仅是因为不满意当下的工作待遇或行业机会。可惜那几年的我忙于生娃,忙于家庭,没有这种远见和认知,身边也没有人提醒和督促,浑浑噩噩地就到了30多了。

好在开始了就永远不晚。前置已不可能,那就努力完成现在进行时吧。再说现在的我离开也有我的优势啊,领导不用担心我什么时候生娃,二胎都有了,就踏踏实实工作吧。年纪不小了,再玩跳槽游戏不太好,辞职的事自然也不会随意提出的。总之就是安稳踏实,领导放心,同事放心,家人放心,我自己也终于定心了。

致敬自己,持续奋进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