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拖延症患者吗?

一直觉得自己并不是太拖延,工作上的事情会主动提前准备,就是生活中的事情,则习惯晚一点点再做,等有心情的时候再做。


比如说,吃完饭不喜欢马上洗碗而是待会儿再洗,有可能只是几分钟后洗也有可能是几个小时后洗,看心情而定;


比如说,洗完澡不喜欢马上洗衣服而是第二天再洗,如果是夏天的衣服会泡着第二天再洗,因为觉得洗完澡是享受的事情,而不愿意再干活。


……


但是常常因为这样待会儿再做的习惯,导致有时候事情越拖越晚,或者一不小心就忘了。如果造成了一点点小麻烦,我也是乐天派,没什么大不了了!


直到看到这本《拖延心理学》,这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两位资深心理咨询师——简.博克和来诺拉.袁,花了30多年时间对全世界的拖延者进行跟踪研究,写成了这的经典著作。


终于醒悟到自己的拖延症!


曾经会认为自己自己并不是在拖延。而只是生活习惯、思维习惯的差别。我可能会告诉自己说, “我累了,需要休息一下。” “我已经做了这么多事,理应休息一下。” “我还有大把的时间,不急不急。”“我就是此时此刻不想做我应该做的事情。”


这不就是自己的真实写照吗?


书中分析了最常见的三类拖延症:


1 逃避型拖延者


“我拖延是为了避免不愉快的情绪,比如压力、不确定性或不堪重负的感觉。”


这是一种经典的拖延类型。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避免工作本身,而是避免伴随着这个工作一起出现的负面情绪。


我们也可能会拖延一个根本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的任务。这里我们避免的是怀疑、不确定性或是感到愚蠢所带来的负面情绪。


比起普通的懒散,逃避型拖延症更倾向于是心理问题,你害怕面对失败和挫折,害怕在成功路上可能会遇到的未知的不安定的元素。你希望塑造出自身优越的形象,即便没有获得成功也不是自己能力比别人差。

2乐观型拖延者


“我拖延是因为我觉得这件事情用不了很长时间就会做完。”


“这只需要几分钟。”“不用担心,我很快就能完成它。”“就再做一件事!我绝对不会迟到。”乐观型拖延者长期地低估他们所需要的时间或者过高估计了他们的能力。


但这种类型的拖延有一个例外的好处。乐观型拖延者知道他们在压力下工作得更好,对一项任务需要多长时间(即使需要十几杯咖啡和一个通宵)有一个现实的感觉,因此选择故意拖延。


3 享乐型拖延者


“我拖延,就是因为我不想做我应该做的事情。”


享乐性拖延者玩乐、放松,基本上做的都是他们不应该做的事情。他们会一直等到自己真正想要开始工作,而这种情况对有些人来说从未发生过。


这种模式甚至会得到加强,因为有时候,其他人可能会主动帮你做该做的事情——当你的伴侣受够了脏乱的水槽,主动去洗碗;当你的项目合作伙伴你帮你完成本你该做的工作;当你的同事不得不给你收拾烂摊子。


(当先生指出我的拖延症的时候,我还表示反驳:你看不惯那你就去做呀。这时就是先生再为我的拖延买单)


看起来你侥幸逃脱了。但从长远来看,享乐型拖延者会因为不靠谱或懒散而造成不良影响。其他人在为你的拖延买单,所以表明上似乎没有什么严重后果,但其实只是它们暂时没有显露出来,并且这个后果是以牺牲你的名誉为代价。


好吧,认清自己的拖延,接下来就慢慢改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