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瞬,大梦敦煌。
敦煌——
无数人心里的诗和远方。
作者题记
第二天清晨,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我们的大巴车终于驶入敦煌莫高窟景区售票处。一路见公路两侧的飞天雕塑和又见敦煌的特色布标。
真的是,在一步步接近我这么多年来心心念念的敦煌了。
这一个个飞天容貌秀美,亭亭玉立,衣袂飘飘,反弹着琵琶,或者张开上臂,脚踩祥云,似乎欲轻盈地乘风归去。
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一张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其实,无论在哪里,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
乘上景区内的交通车,向着沙漠深处驶去,绿色越来越少,大地裸露出它的坦荡和沧桑。一路都是荒漠和沙砾,黄沙漫漫,满目荒凉。
早在几天前,导游就一再嘱咐我们游客最好到超市多买一些纯净水带着,这里的饮用水很混浊,含沙量和杂质太多。
这让我想起当年的乐樽和尚,还有那些凿窟造佛像的工匠们,在烈日艳阳下,漫天风沙中,没有多少绿色的植物,没有清澈的饮用水,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他们是怎么过来的?
后世一代代坚守敦煌,保护敦煌文物的守护者,该是克服了多少困难,在艰苦的环境里,忍受着孤独和寂寞,守护着心灵的圣地,守护者坚不可摧的信仰。这就是敦煌精神!
景区交通车在沙漠里行驶了二十多公里,终于看见了一些精心栽种的绿树,植被,敦煌莫高窟景区到了。
一个弧型的土丘,矗立这几座古朴的佛塔。沧桑而厚重。温暖而朴实。
莫高窟这块黑色的石碑是1961年3月四日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是1966年生人,比我的年龄都大。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莫高窟1961年被国务院首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于1991年授于"世界文化遗产”证书。
穿越了千年,携裹着历史的沧桑和厚重,一串串荣耀的徽章像颗颗明珠熠熠生辉缀满敦煌。
看到了吧?这拥挤的人流都是等待检票进入入口的游客。他们来自天南海北,海角天涯,有各种民族的服饰和穿着,还有不少外国人。对于外国友人来说,这场面恐怕更为壮观和震撼吧?
在这人流中,你完全不用担心迷路,人潮就拥着你一直向前了。
我也很欢喜,这么多有缘的朋友,跟我一样选择了来敦煌,不畏酷暑,不惧山高水远,千里迢迢风尘仆仆,来一场净化心灵的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