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内核
什么是浏览器内核?
浏览器最重要或者核心的部分——渲染引擎(Rendering Engine),它决定浏览器如何显示网页内容以及页面的格式信息,不同的浏览器内核对网页编写语法的解释不同,所以同一网页在不同的内核浏览器里渲染效果也可能不同。
种类
Trident(IE内核):
Trident(又叫MSHTML),是微软开发的一种排版引擎,1997年IE4诞生时一同出现。
使用Trident内核的浏览器有:IE、360浏览器、QQ浏览器、搜狗浏览器、遨游浏览器(傲游1.x、2.x为IE内核,3.x为IE与Webkit双核)。
所谓的双核浏览器就是其中一个内核是Trident,然后再增加一个其他内核。国内的厂商一般把其他内核叫做“高速浏览模式”,而Trident则是“兼容浏览模式”,用户可以来回切换。
Gecko(Firefox内核):
这是Netscape的内核,基本不用了。
Presto(Opera老内核):
Opera12.17及更早版本曾经采用的内核,现已停止开发并废弃,该内核在2003年的Opera7中首次被使用,该款引擎的特点就是渲染速度的优化达到了极致,然而代价是牺牲了网页的兼容性。
新版本Opera使用Blink内核。
Webkit(Safari内核):
苹果公司自己的内核,也是苹果的Safari浏览器使用的内核。使用这个内核的浏览还有:老的Chrome、360极速版、搜狗高速浏览器、Android默认浏览器
Blink(Chrome内核,基于Webkit开发):
苹果在Safari中采用Webkit核心,并于2005年将Webkit公开为开源软件。谷歌当时采用苹果的Webkit核心打造了Chrome浏览器。Opera也宣布称将会转向Webkit核心,但是谷歌宣布此举后,Opera表示将会跟随谷歌采用其Blink浏览器核心,同时参与了Blink的开发。
未来的Edge也使用Blink内核
双核浏览器:
Trident+Webkit或者Trident+B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