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走进敦煌·莫高窟之一——十六国北凉时期

这里是——敦煌·莫高窟
封面

从今天始,每日为大家分享世界里的佛教精华——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分南、北两个区。其中南区的492个洞窟是礼佛活动的场所,今存彩塑2000多身,壁画45000多平方米。

莫高窟的开创,相传始于前秦建元二年(336年):“有沙门乐僔,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杖锡林野,行至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造窟一龛。次有法良禅师,从东届此,又于僔师窟侧更即营建,伽蓝之起,滥觞二僧。”此后,北魏宗室东阳王元荣、北周贵族建平公于义先后出任瓜州(敦煌)刺史,信奉佛教,推动了莫高窟的开窟造像活动……

莫高窟·九层楼

九层楼是莫高窟标志性的木构建筑,据史料记载,地96窟建于公元695年,窟内为初唐时期建造的石胎泥塑弥勒大佛造像,高34.5米,俗称“北大像”,是莫高窟最大的一尊佛像。文献记载,从始建至今已经过5次重修,1928年至1935年间,由敦煌僧俗弟子和乡绅共同集资改建成九层,故称为九层楼。

莫高窟第275窟   窟室内景(北凉)

这是莫高窟现存最早的洞窟之一,单室,平面呈长方形。窟顶模仿我国中原地区木结构建筑的传统建筑形式。


莫高窟第272窟  西壁龛内北侧  胁侍菩萨(北凉)

敦煌石窟现存最早的洞窟是开凿于十六国晚期北凉时期的洞窟。这身胁侍菩萨是这一时期的典型形象,带有明显西域风格,特别是由西域式明暗绘画方法演变而来的晕染方式。

莫高窟第275窟   北壁  供养乐队(北凉)

供养人是出钱修洞窟的施主。这几身供养人身着匈奴装,有的手中执花,有的吹奏胡笛,虽然画面已很模糊,但从形态上可以看出他们面佛肃立、谦恭尊敬的样子,这种演奏音乐的供养人佛教称为“音乐供养”



莫高窟第272窟  西壁龛外南侧  听法菩萨(北凉)

听法菩萨上下分为两排,每排五身,每位菩萨体态健美,坐于莲花上,手姿灵巧,动态各异。十六国北朝时代,菩萨具有强烈的印度和西域风格。


莫高窟第275窟  北壁  毗楞竭梨王本生(北凉)

故事说:毗楞竭梨王为普渡众生,广求妙法。一个名叫劳度叉的婆罗门自称可以传授妙法,但听法者必须现在身上钉一千颗钉子。毗楞竭梨王欣然应允,让劳度叉在身上钉了一千颗钉子。得妙法的毗楞竭梨王最后终于修成佛果。图中劳度叉正向毗楞竭梨王胸部钉钉,地上跪着一位表情悲切的眷属。画面高度简练概括,突出表现了钉千钉这一情节。



莫高窟第275窟  西壁  弥勒菩萨(北凉)

这是莫高窟早期最大的彩塑,高3.34米,坐双狮座,左手作“与愿印”,头戴化佛宝冠,项饰璎珞,腰束羊肠裙。其特征带有明显的西域佛教风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