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2018年6月19日: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阅读究竟能够改变我们什么?这个问题,其实与“如何评价一个人?”这问题的答案类似,可以从五个层级来理解。
例如,你的父母,要你介绍一下你的男朋友是怎样的人,你会如何介绍?
你一般会说他长得如何,做什么工作的,哪里人,父母是做什么的,说到这,可能也就结束了。但是,这些都是表层的东西,是属于外表感知层的一个评判。
如果在深入点,我们来到角色层,也就是他是干什么的,工作中担任什么职位,他有什么比较特殊的身份。这些,是从角色层面去了解一个人。
再往里深挖,就是看他家里是不是很有钱,是不是很有资源,认识很多大佬、有背景的人物,这是从资源结构层,对一个人进行了解。
再往后了解,就比较困难了,从能力圈对他进行了解,他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是不是潜力股,发展空间如何。这个层面的挖掘,需要一定时间来了解才能发现。
最后一个层面,就是存在感。就是他价值观层面的东西,他为什么而奋斗,为什么而工作,这个层面,基本是关于为什么的探询了解。
一个人的内在存在感,决定着下面层级的变化,如果你本就满足于当下的存在感,你也就没有意愿提升自己的能力圈,扩宽自己的资源结构,也更谈不少改变自己的角色和外在的形象了。
我们经常说,一个人一直没变,其实你就要清楚,他到底是哪个层级没有变化。我们常说,一个人变化很大,到底又是哪个层级变化很大呢?
实际上,我们讲阅读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改变,也是一样,当你问自己为什么阅读,实际上问的就是你想通过阅读,改变自己的哪个层级。
写于2018年6月9日:你是如何看待每一件事?
今日没做多少有助进步的事情,主要在家里带着外甥女,然后翻看了几本书,但都是浅读,缺乏思考。
长大了的人,都说小孩活的快乐,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我今天,也在想这个问题,我发现小孩与成人的两点不同之处
一,小孩的注意力,时刻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他们只会把时间花费在自己兴趣之内的事情,否则,他就会表现出拒绝和不满的态度。成人为什么觉得自己苦,不如小孩快乐,这或许是第一个原因。
二、小孩对陌生的事物,总抱持有一个好奇心。他们总是在探索新鲜的事物,并希望从中找到乐趣。所以你会发现,小孩的生活从不会枯燥。
为什么一个小孩,拿一个木头都能玩一个下午,因为在小孩眼里,这不仅仅是个木头,他或许会把它想象成孙悟空的金箍棒,或许会把它想象成其他有趣的东西。
小孩会对接触到的事物赋予想象力,找出新鲜感,这是成人总觉着活的不如小孩快乐的第二个原因吧。
因此,想要活的快乐点,从两点下手即可,一是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二是多点想象力,多点好奇心,以有趣的方式去面对一些事情,你会发现其中很多的乐趣。
还有一点启发,就是做一件事的动力和热情,其实不是绝对的,它取决于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比如你直接让小孩吃饭,大多时候,其实他是不乐意的,但当你和他说,咱俩吃饭比赛,看谁是第一个吃完的时候,小孩对吃饭这件事,就会重新富有兴趣。
今天为此看了几本书,胡适写的《人生的意义》,《好战略,坏战略》,《自卑与超越》,没什么深刻的体会,就不写了。
写于2018年6月7日:你所忧虑的东西也太小了吧!
今天去东莞,时间基本花在路上,一天都没做什么有助进步的事情。只是在车上用手机勉强看一个半小时左右的书。看完了,自问其实也没什么收获。可能坐车时间太久,整个人特别累的感觉,什么事也不想做,什么事也不想想,有种比较丧的感觉。
想到六弟考试落榜,曾国藩写给六弟的一封信:
“六弟抱怨自己的命不好,我很认同这个观点。不过只是一次小小的考试落榜就发牢骚,我取笑他志向太小,忧患的对象也太小了!
君子立志,要有为民请愿的气量,要内修圣人之心,外建霸王伟业,这样才不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才称得上是天地间的完人。
所以这样的人所忧虑的,是自己没有舜和周公的才能,是自己的德行没有修行好,是自己的学识没有什么成就。所以,他们忧虑民众愚昧不开化,忧虑外国侵略者狡猾难以对付,忧虑小人当道而贤才被忽略,忧虑百姓们没有得到什么恩惠。
正所谓为天命感到悲伤,同情穷苦百姓,为他们感到怜悯,这才是君子应该忧虑的事情。他们不顾及自己的进退,自己家人的饥饱,也不顾及世俗的荣辱、得失、贵贱、毁誉,君子们根本没有时间去顾及这些东西。
六弟小小一次考试不中就觉得自己命不好,所以我取笑他所忧虑的东西也太小了! ”
我目前,何尝不像曾国藩的六弟呢?值得反省……
专注个人成长领域的内容分享
每周更新 篇篇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