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我们熟知的白石老人——《李燕聊齐白石》有感

      关于齐白石,可以说对于他的了解基本上还只是停留在中学的历史教科书上提到的齐白石老先生善于画虾,关于齐白石老先生的其他事情基本上可以说都是毫无了解,可以说在正规的教科书上对于齐白石老先生的艺术地位是谈得比较少的。但是在长大之后,看过了一些艺术画展,也听过一些关于中国艺术史的书籍之后发现对于齐白石老先生基本上没有任何了解。但是如果想要了解中国的艺术发展情况,想要学习中国的绘画,关于齐白石那是必须得进行研究的。

      可以说提起齐白石老先生,我们的第一印象可以说就是其很会画画,他的画作在海内外都非常有名。但是就像这本《李燕聊齐白石》书中所说的那样,我们对于齐白石本人了解吗?可以说‘白石老人’这个称谓有多少人清楚?可能有人会说我们只需要会欣赏齐白石的画作就可以了,不用了解画家本人,就像听歌一样,可以说有这种想法的人还是不少的,但是这是真的吗?这是对的吗?相信这对于学绘画专业的,尤其是国画专业的学生应该不会认同的。

      想要更深层次的了解齐白石先生的画作,画风以及画骨,我们就需要深入了解白石老人的其他方面,例如生活态度,处事态度等等。而市面上关于齐白石先生除了画虾之外的书籍是相当少的,而本书所要谈论的内容就刚好是这方面。可以说本书的两位作者李燕和徐德亮都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徐德亮作为李燕先生的助教,可以说在本书中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李燕先生的父亲李苦禅作为白石老人的徒弟之一,也是成功的继承并发扬了齐派的绘画风格,可以说李燕先生在本书中聊到的关于白石老人的一些事迹的真实可靠程度是相当高的。这一点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在关于人物的回忆录方面,真实性是文章可读性的首要保证。

      本书主要是采用的访谈的形式来探讨白石老人生平在做人处事,画画上面的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在第一聊“那年我9岁,师爷92岁”里面两位作者通过对话访谈的形式就通过讲述在与白石老人第一次拜访的场景,在这里面我们知道里面老尹的生平经历,也对于一些传言做了侧面澄清。例如谈到了齐白石与画鸽子的趣事,在这里作者就澄清了齐白石画鸽子是在1950年以后的事了,与之前传言的一九四几年的齐白石画鸽子做了澄清。可能看到这里有人会认为这些与画画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如果能耐心继续往下看就会发现不一样了。例如后面就谈到了齐白石所有的画作里面,谈到了不同的画品味不一样,有的话纯粹是为了生计,有的则是包含了别样的感情。学画画的读者,尤其是在学习齐白石先生的画作的时候如果能够了解该画作的成因的时候,可能对于进一步理解画作的含义是很有帮助的。

      可以说,本书由于是采用了访谈聊天的形式来展开,可以说使得阅读本书的读者可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会更亲切。当然在本书中作者有相当一部分笔墨也是着眼在自己的父亲上面,通过父亲李苦禅的角度来观察齐白石,可以说这也是非常符合作者在那个时代的身份。总的来说,本书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而且里面的真实性是相当高的,正因为这一点作者在本书中谈到的不为普通人熟知的白石老人是值得我们去认识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齐白石桃实 立轴 设色纸本 102.5×34 cm 钤印:木人 题识:白石齐璜。 自题画盒:桃实。青木先生属。戊寅...
    中华书画博览阅读 380评论 0 1
  • 一切都明明白白, 但我们仍匆匆错过, 因为你相信命运,因为我怀疑生活
    赖小丽阅读 143评论 0 1
  • 要离开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是不舍得的,骨子里带出来的不舍得。 我是个念旧的人,从半夜不睡觉在用力回忆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
    一夕Joy阅读 391评论 2 3
  • 我现在经历的生活,有着许许多多的事件可以成为我写下这篇文章的契机,可是我却迟迟没能动笔,我认为此前的那些理由足够充...
    绿川阅读 480评论 1 3
  • 对于多数中国人而言,只有过了农历春节,脑袋里的日历才会从2015“咔”的翻倒2016。在这一年的尽头,那些麻烦、诱...
    剥了皮的荔枝阅读 476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