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人到暮年会得到怎样的待遇?

家人

今天坐公车上玩手机看到一篇文章,很有感触。文章内容是一个从事16年护工的老师傅讲他在医院做护工期间的见闻,总结说没有见过一家子女抢着孝顺的,只见着一个比一个不孝的。讲了几处见闻,有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被几个儿女合伙商量不给吃喝活活饿死的事情;有被保姆照顾而儿女几个月都不来看一眼的老人,最后需要转院都没有人愿意过来签个字;有打架成了植物人最后被妻子抛弃独自死在他乡医院的中年男人。故事中无一例外,在人生最后阶段都凄苦无助。

老去是常态

看到这里,特别心生感慨,现世的我们每个人都会走到老年或走到人生的边缘,在即将和这个世界告别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是什么呢?如果是挚爱了一生的爱人的抛弃?是疼惜了一辈子的子女的嫌弃?那该是件多么残忍的事情啊!听说人都是亲下不亲上的,对膝下子女的爱肯定比对父母的爱多。其实人老了,也会变回婴儿:大脑会简化、思想变单纯、行动力变弱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可是幼儿给人的感觉是朝气,老人则是暮气,可能就是因为这样吧,大家都更喜欢婴儿而不是老人。可是婴儿,因为可爱的外表,能得到很多人的爱,老人呢?垂垂老矣却经常都是无人关怀,多么心酸的事情啊!中国自古讲究孝道,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人类不讲究孝道,都任由年老的父母长辈在垂垂老矣的时候感受着生而为人的残忍,到了自己老去的时候,也是如此,由此推及每一个人,在人生的最后关头,感受到的都是痛苦,那么,生而为人真的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所以说,孝,是一种人性的传承;孝,是人性最需要保留的东西啊。


父母对孩子的爱

另外,孝,不仅是体现人生最后关头,更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子女的姿态。作为成年的自己,该怎么孝顺自己正在被岁月无情催老的父母呢?就讲讲我自己对孝道的感悟吧。

最近几年,几次听到我的妈妈讲一句话:“你们都长大了,也没有人需要我了,只有他们(指小侄子小侄女)目前还需要我,不过他们越长越大,也开始不需要我了”。听出来了吗?我的妈妈,目前需要的是被子女需要的感觉,每次听到这话,我都特别心酸,我都会跟她解释“妈妈,我们怎么可能不需要您呢?即使我们都长大了,您在我们心里和生活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啊,如果不是妈妈您在家,我们会觉得自己像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妈妈,特别是我啊,您的小女儿,要不是因为每次遇到挫折有妈妈您的鼓励和支持,我在外面受了挫折该怎么办呢?该去找谁诉说呢?如果不是因为您的支持,我哪里敢一个人去这偌大的城市闯荡啊,我的一切底气,都是因为妈妈您在背后的支持啊,都是因为知道自己无论何时都有家这个退路啊。”

孝道在我心里,就是知道父母的需求,并去努力满足他们。相信在这个世上,一心只想从儿女身上“吸血”的父母是特别少的一部分,天下大部分的父母都是辛辛苦苦一辈子,不盼望子女的任何回报,只期待子女都能平安康顺,能功成名就光宗耀祖那就更好了,终归都是你好他就好。那么,我们最该做的就是照顾好自己,不让父母担心;好好努力,做出一点成就,让父母欣慰;好好聆听父母的心愿,并去努力达成之。孝道是会传承的,身为子女的时候用心的去孝顺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孩子长期耳濡目染,相信也会孝顺自己的。如果世人都如此,那么大家不管是为小还是为老,都能感受到亲情的温暖,那该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那么也就不会出现文章开头那些凄惨的案例了,那就也能想到自己人到暮年能得到的待遇是亲人的爱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言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
    授米阅读 1,259评论 0 2
  • 我们的第一周从7月的第一天开始。 首先,得制定时间。 复制了这张时间表后,发现下午时间消失了,不过上午时间基本执行...
    石子雨阅读 475评论 4 1
  • 君山敦厚,渭水香如酒。宁远镇,千年秀,风光无限好,遍地栽杨柳。坡放牧,川收麦子仓归斗。 林海松涛吼,四季高歌奏。天...
    木貞ma阅读 227评论 0 0
  • 前言 颈椎小关节综合征在临床非常常见,很多以往不太明确的颈部、枕部以及肩部的疼痛都是由于这个疾病所引起。据我个人了...
    付维亮阅读 1,384评论 0 3
  • 麦田,是我喜欢的景象,特别是风吹麦浪的感觉,妙不可言。守望者,也是我一直喜欢的姿势,守卫和了望,如牧羊人,在山野之...
    如月如月阅读 919评论 1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