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法则退休理论
这本书里有提到的4%法则,4%退休理论是在1994年,由麻省理工学院学者威廉·班根(William Bengen)提出过这样的理论:
“只要在退休第一年从退休金本金中提取不超过4.2%,之后每年根据通货膨胀率微调,即使到过世,退休金都花不完。
通俗的说:就是算出一年的家庭支出(如果是单身就按个人算)除以4%,也就是把一年生活支出×25倍。知道这个金额后,努力达到这样收入,每年只要使用这笔金额理财收益中的4%就可以生活。
2. 学习投资还是最聪明的选择,用钱省钱是最省力的方法,但是这个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曾婉玲也说到了复利的力量: 72法则(复利) 用72除以年化收益,得到的数字等于资产翻倍的时间(年)。
例如投资报酬率为10%,那么翻一倍时间需要7.2年(=72/10);若投资报酬率为15%,那么翻倍时间就可缩短为4.8年(=72/15)。所以复利是由报酬率和本金决定,本金多又高回报率的投资,复利的威力才够惊人。
3. 财务自由是什么?就是有一天你的被动收入可以支付你的支出。
被动收入是什么?就是不需要工作就有钱
4. 我们开始寻找能提早财务自由、随心所欲过生活的方法。订出退休金目标后,过起节约的生活,把生活中的 4 大支出——食、衣、住、行减至最低。不买车、不买房、租便宜的学生公寓,骑脚踏车上下班,减少外食,穿二手衣、不买非必要的物品……从存下 50%收入做起,慢慢地每个月能存下 70%的薪水。
5. gap year:简单说,就是辞去工作,放自己 1 年假去旅行
6. 第一个步骤很简单,就是从今天起好好记下所有支出,这样你才能知道如何存金鸡;还没学会理财,就别想着投资,先把自己的账务理清,有了足够的准备后再来考虑投资的事。
7. 我们试了很多不同的 App,有些懒人 App 可以直接把发票照相,就会自动输入手机,但是最后发现,还是一笔一笔输入自己设计的 Excel 表格比较方便
8. 如果只是单纯记录花费,对存钱其实帮助不大,记账最重要的是到了月底可以看着表格上的分类,分析这个月各项开支,食、衣、住、行、育、乐各花了多少钱?有多少收入和存款?
9. 收入的高低并不代表存款的高低
10. 常常我们为了在别人眼中“看起来”过得很好,花掉未来生活的钱,甚至预支信用卡,买超出负担却根本不需要的东西,用半个月的薪水买包包、ipad,一个月的薪水换来 1 星期的度假,2 年的薪水买车,20 年的薪水买房子……买下新东西的快感不过几天而已,却要因此被牢牢困在工作中 40 年。
11. 使用信用卡消费,不需要有足够的存款,就能先享受更舒适的生活,却也同时消费了未来的人生。舍去不需要的身外之物,换取 30 年的自由,非常值得!
12. 在养成良好消费习惯之前,千万别随便使用信用卡,虽然信用卡用得好,可以让你累积到很多消费点数跟优惠,但大部分的人,并没有认真去研究这些优惠,只是贪图方便而已,先享受后付款的结果,可能欠下不少卡债。
13. 花个 5 分钟,把计算器拿出来,算算看当年大学毕业后,如果连续 5 年每个月努力存下 60%所得,27 岁那年会有多少钱?再把它乘上 1.276(假设复利 5%,5 年后的财富倍数),结果可能会让你吓一大跳……如果不够可怕,就算算 10 年(32 岁那年)的 60%存款,再乘上 1.629 倍,然后对照自己现在的银行存款,应该就会提醒自己要多存钱了!
14. 你也来算看看!
① 每月薪水×60%×12 个月×5 年×1.276=( )
② 每月薪水×60%×12 个月×10 年×1.629=( )
③ 现在银行存款=( )
① +②+③=钱跑到哪里去了?
15. 先把生命量化,用薪资换算出每小时的时薪、每日的价值(税后年薪÷1 年工作天数 250 天÷24 小时),再把看到的商品换成生命标签(价格÷时薪,高价商品则除以月薪)。
1 杯星巴克咖啡=1 小时的生命
1 件流行的衣服=2 天的生命
1 支新的 iphone=10 天的生命
16. 别忘了,人生能工作的时间有限(顶多 40~45年),这些东西真的值得我用生命来换取吗?
17. 大家常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但我觉得应该是“价值观差异大的夫妻”才是百事哀。不论收入高低,如果价值观太不相同,就常会为了钱而吵架
18. 如果增加了 3~4 倍的收入,生活花费还是能照旧,存款马上就会增加,再加上继续努力节约跟投资,存款更会像飞的一样快速成长。
19. 10 多年后,我们两个的最后一份工作,年薪都是大学毕业后第一份薪水的 3~4 倍
20. 每天要主动出门,上班、下班,有工作才有收入,叫做主动收入;每天躺在家里或躺在海边度假,不用做事就有钱跑进银行,就叫做被动收入。
21. 要建立被动收入的渠道,一开始并不容易。让投资股利从 1年几十元,到现在可以支付我们的生活费,花了快 10 年的时间。我们省吃俭用,存下大部分的收入当“钱母”,慢慢就会生出“小钱仔”。
22. 2015 年我回台湾待产,在那段期间,老 J 这个小钱迷闲得发慌,开始认真经营部落格,这个网站其实从我们旅行时就开站了,但前 2 年,部落格 1 个月只有月 10 美元的获利广告收益。不过在短短半年,每个月已经可以产生 1000 美元以上的收入。
23. 唯一的诀窍就是,我们一直不断重覆、重覆到耳朵都要长茧的“节约”和“谨慎投资”。
24. 把这些投资比喻成会下金蛋的鸡,我们找到了会下金蛋的鸡,当鸡长胖了,我们不会杀鸡取卵,而是固定拿它下的金蛋来花用;如果整体环境让鸡群变瘦了,售价降低,正好可以再多买点鸡养着,以后下更多金蛋,所以就算股市明天暴跌,我们手上的持股数依旧不变,还是一样领得到股利。
25. 最简单的投资工具,就是投资在整体市场的 ETF(指数股票型基金),它是根据市场指数选股,能入选 ETF 的公司都是产业中的佼佼者,如果公司表现不佳,就会被更好的公司所取代。一直会有新的产业、新的公司出现,自然也可以对抗通胀。
26. “如何节约”是一个被小看的能力,有时想节约还会被笑小气,然而,与其想办法把投资报酬率提高到 20%,不如增加自己的存款率,更有可能达到财务自由。
27. 节省开支、提高存款能力,对财务自由的影响,远远大于投资报酬率。
28. “如何节约”是一个被小看的能力,跟前几代的台湾人比起来,现代人的社会价值观差距很大,现在社会上充斥着鼓励消费的新闻及文章,奢侈品好像变成了必需品,大家都想吃好、穿好,用好。
29. 我们的投资原则如下:
① 不追求获利超越大盘的绩效(高风险)。
② 长期持有并持续买进,降低平均持有成本,避免追高杀低。
③ 选择费用(税捐、手续费、管理费等)最低的投资方式。
④ 每季发放的股利是主要被动收入来源(股价变动不影响持股数量,股利照领)
30. 几经试验,我们觉得最适合我们的方法,就是投资于 ETF(指数股票型基金),几乎把所有的退休金,都投资在美国 Vanguard集团下的基金,分配比例如下:71%美国市场指数 ETF(代号VTI)、20%总体国际股票指数(美国除外)ETF(代号 VXUS)、5%不动产投资信托指数 ETF(代号 VNQ)、4%美国整体债券市场指数 ETF(代号 BND)。
31. 连股神巴菲特都曾经说:“如果你对股市和产业不懂,那么就去买指数型基金吧,因为这比我的操盘绩效还好!”而且因为ETF 投资标的是在追从指数,不需要基金经理选股,属于被动式管理,交易成本跟手续费都很低。
32. 如果我们在收入增加时,还能维持原来的简单生活态度,把升职得到的加薪或是额外收入,拿来投资增加资产,财务自由绝对比你想象来得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