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妈妈,我也想打篇文章!”八岁的蛋子带着试探地问我。
“好啊!”我有点意外,但很支持他的想法。
“我能打吗……我打什么内容呢……”蛋子似乎在征求我的意见,又似乎在思考这些问题。
“能啊!文章就是我手写我心,什么在你脑子中印象深刻就写什么!”我鼓励蛋子。
“那我试试!我就写咱们这次的旅游好吗?”经历就是财富,蛋子立马想起了最近的游玩。
“好,是个很好的选材!”我确实觉得是个不错的想法。
说干就干,蛋子拿过手机,就开始摸索着创作自己的“处女作”。
因为是第一次写短文,也是第一次拿着手机打文章,蛋子的速度特别慢,但神情是专注的。看着他一会儿若有所思地回忆,一会儿用小手在屏幕上比画,我心里忍不住感慨:原来教育真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啊!事情还得从两个小时前说起。
今天我去参加面试答辩,因为花费不少心思,答辩还出现了小插曲,所以想一吐为快。于是躺到床上,我和蛋子各司其职,他看书,我打文章文字有的时候是我情绪最酣畅淋漓的宣泄。
“妈妈,一会儿你打完了读给我听听,好吧?”蛋子很多时候都是我的第一个听众。
“没问题,一会儿念给你听。”我当即应允。
因为事情刚刚发生,我几乎是一气呵成,一个小时左右完美收官,其实就是过程实录,润色、谋篇布局什么的感觉自己力不从心,很多时候就遵从内心。
“蛋子,我打完了,读给你听听,可好?”也许是留下记忆的开心,也许是敢于尝试的欣喜亦或是这么多年来一贯坚持的自豪,每完成一次小创作,我心里总是莫名的小激动。
“嗯,开始吧!”蛋子合上书本,静静地听我分享。我一字一句,读的是句子,传达的是心声。
也不知道是我习惯的感染,也不知道是我朗读引起的共鸣,蛋子就心血来潮准备尝试一下。
“妈妈,百无聊赖怎么写?”蛋子用的是手写,有的字还没有记住。
“还用到成语了,很是不错呢!”我一边帮忙,一边称赞他。
“妈妈,我把写好的读给你听听,好不好?”“行,来吧!”我干脆什么也不干,就等着蛋子的询问。
“妈妈,龙门石窟怎么写?”“妈妈,咱们在只有河南看了哪些剧场呢?”“妈妈,剧场的剧字怎么写……”蛋子的问题似乎接二连三,但蛋子始终在认真完成。
十一点左右的时候,蛋子的写作完成了。 下面是蛋子的短文。
去洛阳旅行
暑假马上就要结束了,马上就要迎来新的一学期了,可是我们还一次也没出去过。于是,当天晚上哥哥就和妈妈一起商量上哪里玩。终于,在哥哥和妈妈的讨论下,做出了决定,去洛阳玩。
说干就干,妈妈当天晚上就收拾衣服等其它用品,我也往我的小包里放零食、书、玩具、手电筒。早上起来就出发了,尤于去洛阳三四百公里,整整开了几个小时才到今天晚上住的宾馆,尤于景点明天才能去,因此,我就百无聊赖地玩着我带的玩具。终于等到了明天,我们吃完饭就去了景点。
景点的第一站是龙门石窟。买完票,我们就一个一个的进去了。龙门石窟里面全是佛像,一点也没意思,所以我和爸爸掉头就走,妈妈和哥哥继续往前走。走到了一半,爸爸给哥哥打了一个电话,问他(她)到哪里了,哥哥说他(她)们坐游览车早就到了门口,我和爸爸白跑了一趟,我们到时已经天黑了,刚好正是夜灯时间,欣赏了一会夜景,就回到了宾馆睡觉了。
今天是一个好天气,哥哥说上博物馆,看到由古代到现代的发展:什么唐三彩、陶瓷、石器、等一些物品。看完这些就去吃了口饭。吃完饭就出发上中牟县,到了中牟县就去了宾馆,然后,就去吃了晚饭,回来的时候却发烧了,我们立即去了医院做检查,后来发现没事了,就回家睡觉了。
今天,我们要去只有河南玩了,看了什么麦了呀麦了、曹操的麦田、候车大厅、红脸蛋儿、幻城剧场、第七机车车辆厂礼堂等,总之我们看了好多剧场,今天我们特别开心。我们回到了宾馆,吃完饭就睡觉了。
今天起床我们就回家了,这次的旅行就结束了。
蛋子迫不及待地给我们分享,一字一句地念给我们听,我们专注地听着,跟着蛋子的梳理回忆着。
“爸爸、妈妈,我写得怎么样?”蛋子诚恳地询问。
“表述清楚,语言通顺,第一次尝试已经很棒了!”蛋子爸爸竖起了大拇指。
“把经历清楚地记叙下来,还用到了四字词语,妈妈也认为不错,至于问题,妈妈也想给你提一些建议。第一,写文章不能记流水账,一定要有重点刻画,对于一些可有可无的可以略写甚至不写,比如文中好几次提到吃饭,完全可以不提。第二,写作的时候把自己的动作、心理、语言等表现通过文字描述下来,这样让读者才能感同身受。”我辩证地回答。
“妈妈,你能不能帮我修改修改,写一篇长长的文章!”蛋子有点兴奋。
“当然可以,文章不厌百回改,好的文章需要反复地锤炼打磨,妈妈可以试试,好不好?”我答应蛋子。
第二天中午,我趁热打铁,尽我所能地给蛋子的文章进行加工打磨,期待通过对比,能给蛋子一些启发,也更期待我的小坚持能如同一颗种子,播撒在蛋子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