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初冬湘桂行(四)

                                                                      (四)11月21日

      桂林旅游,精华在山水。虽说市内也有象鼻山、两江四湖,也能看得到一座座突兀耸起的山峰,但是更美的是在去往阳朔的漓江两岸和阳朔周边。小时候学过的文章《桂林山水》,一直是吸引我们向往的所在。今天,我们真的要去看了,还是满怀了期待,小小的激动。

        表弟安排人帮忙预订了实名制的船票,又让朋友开车送到距离市区一二十公里的磨盘山码头。接待大厅跟张家界兵马俑玉龙雪山的规模布局相似,只是那些是出了大厅乘车,而这里是乘船。   

磨盘山码头

      从小印象中的漓江竹排,可以站立亲水、能看鱼鹰蹲坐,却早已经绝了迹,说是安全和保护环境的必须。漓江水达到了二级饮用水标准,也就是可以直接饮用呢,确实是大江大河之少有。游船大多数是两层船舱三层甲板的,下两层乘坐,最上层观光,对号入座,途中带餐,跟高铁飞机上的类似,每人加收30元,包含在245元的套票中。途中也还有服务员推荐漓江啤酒鱼和四碟特色小菜的,单点小菜每份30元、四份全点100元,啤酒鱼单点88元,套餐150元,大约四分之一的游客加点了推荐的餐食。

已显漓江山水美景

        开船二十多分钟后,相当于飞机飞入巡航后,大家可以上到顶层甲板观光照相,自然是有所谓的专业摄影师推荐了130元含十张照片的专业拍照及相册,几乎所有的游客都有了预订。今日无风、阴间多云,光线柔和均匀,空气质量优良,可视清晰,从专业摄影师的专业角度讲,特别适宜拍照。

      漓江两岸皆是山,而往阳朔下行的前40公里两侧,都是石灰岩地质和喀斯特地貌,几乎每一座山都只有一个峰,每一个峰就是一座山。张家界的山是像石柱一般上下一边大小的,而桂林的山,更多是上边是尖角或者圆角,下边逐渐加粗,满山绿植而不是高大树木,山连着山,连绵不绝,山上并无建筑和村庄,就是那样原生态的、无声、悠闲的待在那里,似乎跟游客的咋呼、尖叫、称奇、夸赞没有任何关系。

一路山俊水清

      漓江之美,还在于水。船下身旁的这条漓江,穿过桂林市去向南而流,奇美的不仅在于水的清澈水的二级可饮用,也不仅在于水色碧绿波光粼粼,而在于这一段漓江,似乎深度统一的在几米,江底似乎都是较为平坦的石头,因为,我们总看得见水底的鹅卵石,间或有冒出水面形成“洲”的,也不超过1米高,水大之时估计也会成为江底。于是我好像想起来,以前在脑海中的漓江竹排形象,都是穿了壮族服饰的男女,头戴了竹编的斗笠,用一根长长的竹子,伸到江底撑了筏子走,而不是用浆划了走,可想江底的平和水流的浅。

竹排划出碧波来

      脑海中还保存的景象是竹筏荡过,拖出一个锐角扇形的水波,与蓝天、青山构成绝美的景象。现在是大船,机械动力,就听得到发动机的轰鸣,看得到的是船尾排出的浪花,而扇形水波,却又被几十米后的又一艘轮船吞噬扰乱,不能再现“筏在景中过、人在画中游”的绝美画面。两岸青山,因为形状与颜色的不同,被人们想象、抽象、美化成一个个动物、物品,九马山、官帽峰等等,不说不像,越说越像。漓江山水的出名,还在于有一处景致,被二十元人民币当作背面,大家就纷纷手持二十元拍照留念。摄影师开玩笑说,他让人拿出二十元拍照用,有游客掏出俩十元的呢。

群山映水中

      漓江山水之美,最能展现的是图片,用文字无法准确表达了呢,而且,写桂林山、漓江水的文章真的太多太多,我也就不再为文字记录分心,专心欣赏这大自然天赐的稀世美景吧。

山水如画

 

      船到龙头山码头靠岸(也是叫龙头山呢,跟韶山滴水洞的山同名),游客纷纷取照片,果然每家都拍了二三十张,所谓的专业摄影,技术和器材真心一般,却还拼命劝我们把超出十张部分按照每张十元买走,虽然有好多人不加挑拣,但是还是有一半的人放弃了一部分,我仍然感叹,太商业化的旅游,为何不商业化的降降价呢?更商业化的是码头的各种小交通,2公里的距离,竟然一律的按照每人15元计费,为何不能按每车不超过20元计费呢?全国最贵的出租车,也不会2公里60元吧?

      来阳朔县城的人当中,也有极少的部分,直接下了码头就转道陆路返回桂林的,而所有的游船都是单向卖票,空船返回桂林,我一直不理解,既然是水路,逆流而上同样能欣赏漓江美景,景色又不会因为船只经过的方向而改变,甚至反向观景,应该有不同感受呢。 

这是啥扑克啥打发?
码头上的长廊

        步行2公里,穿过阳朔西街,路过县政府,也挺好的,只是所有城镇的步行街,都越来越大同小异了,除了售卖当地特产,就是全国都有的手串、摆设、玩具等旅游产品和各种烤串、炸串了。入住的桂福大酒店,据服务员说是三星级的,要价每间350元呢,标牌价竟然是500多元,表弟朋友联系的老三,是他们的黄姓董事长,打过电话确认了优惠到260元。如若不是旅游重镇,一个县城最高档的酒店,也无非卖到300多元吧。而酒店道旁的饭店,一律的打着“啤酒鱼”的招牌。

阳朔就在山水间
桂福大酒店
啤酒鱼 好吃

      来阳朔晚上的活动,就是看印象刘三姐的实景演出。又是一个1.5公里的距离,坐车不值,走路稍远,我们就早出门,慢慢踱过去。大门口的设置,跟洛阳谷水的武则天实景演出相像,不同的是大门到检票口还有一段类似景区的道路,碗口粗的竹子整簇的拥在一起生长,参天蔽月(白天应该是参天蔽日了)的,一律有射灯照耀,尽显广西竹乡特色。

竹乡景象

      木制镂空的“对歌楼”灯火通明,只是无人对歌。进的露天剧院内,上千个塑料座椅已经入座一半(因为露天,为了方便刷洗,都跟体育场一样用塑料的,维护成本也低)。天色已经完全黑透,适应了之后隐约可见前方有水面、群山,以及水面有竹筏快速漂过,其实现在的竹筏都已经不再使用竹子,而是类似于下水管道的塑料PVC管,两端翘起,以减少阻力。

对歌楼

        演出之前几分钟,先是由放置在船上的大型投影播放有关视频和背景,我倒感觉屏幕还是小了,如果可以,长宽各增加一倍、面积增加到四倍效果可能更好。 

实景画面
座无虚席

        这台实景演出,是著名导演张艺谋和王潮歌、樊跃(说实话后边两个我来现场之前没听说过),完全利用漓江的真山真水,除了主要演员外也使用了当地普通渔民百姓作为几百名群众演员,是我国实景歌舞的开创者,从2004年3月开始到现在,几乎每天一到两场,截至2019年7月,共演出7000多场,接待国内外观众180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20亿元,开启了山水、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洛阳的武则天实景演出,估计没少来这里学习交流。

恢宏场面

        演出的确场面恢宏。灯光、音乐、服装、道具、特效,营造出了漓江渔民生产、生活、聚会、沐浴、娶亲的盛大场景,而且艺谋老兄的创意确实叫人佩服,特别是在身着灯光服的壮族少女出现在远处竹筏搭起的、横跨水面的歌舞台上时,演员一个接着一个出现,旁边的观众惊呼“哇,这么多”时,我对媳妇说,看吧,肯定多到超出人们的想象、整齐到震撼人的心灵,这才是老谋子的风格。果然如此,不仅人数多达300多人,而且服饰上灯光的明灭整齐划一,配合的天衣无缝。

印象 • 刘三姐

      说实话,相比武则天的实景演出,我倒认为后者更好。因为刘三姐靠的是名气、震撼;而武则天还演绎了一个故事。不过,据说经营印象刘三姐的公司,已经申请破产了。所以,名气的确可以创造收入,怪不得到么多人整天想着出名;名气也能带来麻烦,当你只空有虚名的时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