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边有个小卖部》:虚幻的乌托邦

《云边有个小卖部》是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影片中的主人公刘十三在大城市里经历了爱情和工作双重失败的前提下,连夜被外婆带回云边镇,在外婆和童年好友的陪伴下,找回了生活的意义和迎来了事业的成功。或许,这部影片的剧情有些俗套和模式化,但导演却利用角色之间的羁绊和情感以及美好淳朴的乡村生活,为我们打造了一个温暖幸福的梦。

          故乡与远方:精神寄托

故乡的记忆藏在童年的回忆里,小时候不知道什么是故乡,长大后却想念故乡的每一寸土地,就如影片中刘十三与外婆的对话“山的那头是什么”“是海”、“故乡究竟是什么”“祖祖辈辈埋葬的地方”,这两段对话生动诠释了故乡和梦想的关系。小时候的刘十三努力学习,梦想着去往大城市;长大后他在大城市拼命工作,却想念故乡。

云边镇是刘十三的故乡,是他和外婆共同生活的地方。影片里,云边镇四周被青山绿水环绕,云雾飘渺,俨然像世外桃源,同时云边镇的四季美景变化,更让故事富有层次感,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和刘十三一起感受云边镇的温情和美好。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里的“云边镇”,代表的是每一个在外游子的故乡,温馨浪漫。在当代社会下,我们在喧嚣的城市里工作学习, 都怀揣着梦想,努力奋斗,想在大城市里找到属于我们的一方天地,但个人所承受的压力和焦虑,总是让我们想回到故乡这个避风港。影片中刘十三也是这样,回到了云边镇,但他并没有完全放弃工作,而是将工作搬移到了故乡,重新寻找生活的希望与勇气,“云边镇”也因此成为了刘十三的一种精神寄托,就如鲁迅先生说过:“家乡是人的心灵港湾,也是一个人永远不变的归宿。无论走到哪里,家乡始终是我们内心的依托。”

                情感:真挚浓厚

这部影片最吸引的除了描述了飘渺虚幻的云边镇,还有各个角色的复杂真挚的情感,如刘十三与外婆之间彼此陪伴的祖孙情、刘大田与秦小贞之间双向奔赴的爱情、毛婷婷与毛志杰的复杂深刻的姐弟情、更是有互帮互助的邻里情。这部影片情感浓厚,前期多条叙事线索平行发展,刘十三为完成卖一千份保险的赌约,和好友程霜一起开始寻找镇上的客户,在这过程中,他们帮助镇上首富刘大田追娶秦小贞,了解了修脚店的聋哑人毛婷婷对弟弟毛志杰的无私奉献、弟弟对姐姐的误解,这一切发生的是如此的平静自然,但在毛婷婷的结婚典礼后,一切又改变,秦小贞的毁容、球球爸爸的自杀、刘十三外婆的病逝、好友程霜的离开,让刘十三的内心重新跌落谷底。在外婆的葬礼后,他独自一人,背着背篓,迎着大雪,爬到云边镇最高的山顶上,为外婆挂上一盏指引回家路的灯笼,这是云边镇的习俗,亲人去世,家属和帮忙的乡亲会沿着山路挂灯笼,一直挂到山顶。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死者的魂魄在大山中迷失,成为孤魂野鬼。但外婆去世时正逢除夕,乡亲正忙,刘十三只能独自去挂灯笼。

影片中,刘十三在山顶上望着远方,在寂静黑夜里显得尤为悲伤和孤独,这帧画面,导演通过漫漫黑夜与一盏灯光的对比,让观众能深刻感受到刘十三内心的凄凉,同时也是通过刘十三外婆的突然离开,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因为我们不知道,在未来的哪一天,哪种东西就会消失。正如德国诗人席勒说过:“人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死也是一刹那的事”。

              喜悲:如何界限

我们常说:喜剧的尽头是悲剧。现在的很多影片也是如此,比如《你好李焕英》、《独行月球》,它们打着喜剧的幌子,可在最后,往往骗取观众的眼泪,让观众在“先笑后哭”的方式中,感受到生活的无常与艰辛。

而观看这部《云边有个小卖部》后,或许观众仍认为采取的是这种方式,但在我看来,这部影片里的喜悲是没有界限的,导演用娓娓道来的手段讲述着云边镇的喜与悲。刘十三一夜回到云边镇,和好友程霜一起陪伴着外婆,与她们过中秋,吃外婆亲手做的美食,在夜晚赏月喝酒,一起度过平静闲暇的时光,可在这欢乐的时间里,处处隐藏着外婆即将离开的细节,要程霜买的录音机,在中秋节听到刘十三的祝福语“阖家团圆”时的眼底悲伤,欢乐中总是隐藏着悲伤,即使在影片最后,刘十三完成了一千单的赌约,成为了正式员工,这本应该高兴,可亲人好友的离开,刘十三独自在大城市里生活,又怎会高兴呢?

这部影片剧情俗套,因为开头我们就好像已经知道,外婆会因病去世,刘十三会打赢赌约,可影片中的悠闲美好的时光,丰富浓厚的情感却一直治愈着观众,教会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坚持自己的梦想和爱。正如导演张嘉佳在小说中写道:希望和悲伤,都是一缕光。总有一天,我们会再相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