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日益成为影响我们身体慢性病的主要诱因,大部分对于高血压的认知还停留在“不就是血压高一点吗”的阶段。
而我们对高血压的防控,已经到了“深入其中”的地步。
现阶段我国高血压防控现状问题,要点如下:
1.我国高血压发病趋势以大、中城市为热点呈岛状分布。政府及医疗机构应高度重视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2.高血压防控主力在基层,建立以县域为主的三级防控体系和基层临床路径将是未来的防控部署重点。
3.青少年超重是高血压发病前移的重要因素,建议在学校设定配餐标准,增加青少年运动量。
4.规范的血压测量、提高高血压相关科室重视、提高门诊血压测量率、规范家庭血压测量对血压的控制及管理具有很大的益处。
5.针对临床上难治性、特殊类型及有合并症的高血压比例偏高的问题,提倡早期联合治疗以实现血压达标。
6.功能社区在高血压防控中的作用尚待进一步发挥,针对这一问题,动员工会和妇联将血压管理纳入单位日常管理中将是有效的措施。
总体上,完善三级防控体系,规范对科室、医生和患者的管理是今后高血压防治的核心。
减盐 ,为健康加分
食盐摄入过多可使血压升高,会增加胃病、肥胖等疾病的患病风险,也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生风险。
食盐摄入过多还可导致糖尿病、胃癌、骨质疏松、肾结石、哮喘等多种健康问题。
降低盐摄入量的主要好处就在于可以减少高血压。
普通人不觉得,经常监测血压的高血压患者就能发现,多吃1克盐,治疗方案不变的情况下,血压会升高1~2毫米汞柱。
据估计,如果全球盐摄入量减到建议水平,每年可以避免250万例死亡。
要减少盐摄入,生活中该怎么做呢?
首先,使用限盐勺,帮助控制用盐量;炒菜时临出锅再放盐;多选用本身味道浓郁的食材,比如西红柿、香菇,转移单纯对咸味的依赖;使用香醋、辣椒、花椒等调味料提味;使用新鲜的蔬菜和鲜肉,少用腌制食品;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木耳、山药、马铃薯等,以抵消过量钠的危害;必要时对儿童吃的食物进行单独烹调,帮助儿童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
其次,购买包装食品时,应注意看配料表和营养标签。配料表中如果有食盐,那肯定是添加了盐,食品的含盐量肯定高。营养标签上的钠(Na)就是表示含盐量的高低。不买、少买含盐量高的食品,同类食品要选购含盐量低的。
再次,减少外出就餐、少吃外卖,是减少食盐摄入量的最好途径。
预防 重在生活方式
高血压具有“双峰一谷”的特点。其中“双峰”是指一天中血压最高的两个时段,即上午8时~9时,下午4时~6时。多数患者此时间段进行血压测量最准确。“一谷”是指一天中血压最低的时间段,即凌晨2时~3时。掌握上述特点后进行血压测量,更利于评估病情。
在日常生活中还可通过以下方式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1.戒烟限酒。
2.盐敏感者应控制摄入,合理饮食。
3.合理减肥,控制体重。
4.适当参加体育活动。
5.劳逸结合,保持愉快心情,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身体是一切的基础,基础没有,谈何“上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