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严歌苓的书,有一种觉悟:人心终有不同。作家她不光撕裂了所有世间虚假的美好,将隐藏的斑驳人性中最丑陋污秽的一面展现在读者面前,也把那撕下来的血淋淋的皮囊给我们看,让我们去审视。看着她的文我总是不自觉地叹气。这叹气也是无力无声的。
主人公赵无定,一次偶然事件,和小臭儿爷俩结了缘。小臭儿的爷爷岁数大了,腿脚也有疾病,却无钱医治,只能肿胀着一只脚比两只脚还巨大的脚捡着破烂,生活十分困难,但他却非常爱他孙子。就算是捡到发了霉的风干栗子也如同献宝似的让给他孙子吃可他孙子却不舍他尝一口那大块的冰糖。日子就这么无关紧要地过去,不担心任何人生老病死,时间总是这样淡定从容无情无义飞快闪过的。几年后,当他已经成年的孙子当兵回来,伸手和他爷爷要钱时;之后当他孙子问他再次要钱结婚买钢琴时;他只能拖着他年老残疾的身子一次又一次去画院当人体模特儿。他的爱是那么无私,像一只微微颤抖的脱了毛的老斑鸠,仍哺育着早已不需要他照顾的孙子。他为他,抛下了别人看不到便以为没有的尊严。而他孙子,对他抛下了应尽的孝道。老头是那么善良,当无定妈妈猝死街头,是老头将她送回家,尽管她从来都是无视老头的。当所有人都瞧不起他的丑陋时,他便天未亮就捡破烂,悄悄地来悄悄地去。没有人发现他隐藏在残破躯体下温柔的心,他爱他的孙子,护着他,溺着他,帮助他成家立业,却换来了孙子的嫌弃和故意不见,甚至于从没有吃过一次孙子家包的饺子 。
唯一体谅老头的只有赵无定,但他,却不能改变什么。无定从老头那里看到了生命原本的姿态,和世人肤浅丑陋的嘴脸。他说,活过半辈子都未有伤痛,那么他这就算是活透了,可当他早起出门,看着证明老头来过的巨大的脚掌印时,他觉得自己还是会痛,为老头凄惨的一生感到悲痛。贫穷的人,难道到最后连尊严都被剥夺了吗?不会的,这个世间,总还是有善良的人会发现善良人的,正如赵无定。他不嫌老头脏,给他擦身上淋了的馊掉的粥饭;他为他争取更多的报酬,希望他过得好一点;但他同样觉得自己对不起老头,他无法阻止他爸爸,那美曰艺术的审丑将快要尊严全失的老头推向了更可怕的舆论深渊;他也无法阻止老头不向现实低头,为了挣孙子钢琴钱就再一次要裸着身体受尽侮辱与嘲笑,为世人的笑柄;挨家挨户找老头,给他送去算错了多出来的工资……最后的最后,没有揭穿老人想要隐瞒的真相。
读完这个短篇,心涩了很久,狠心读者怎么能这样,将老头刻画地如此不堪,悲凉。与丑同生,同逝,就这样毫无转机地过了余生呢,不是,作者留下一个赵无定,他与老头的交锋让我们看到了,老头是那么美,那么美。如作者言:高一层的审美,恰是审丑。
当我们看惯世态炎凉,读懂人心险恶,自觉地建起一座围墙时,请记住:我们允许围墙的存在,但这围墙仅仅是用来保护自己而不是推倒它去伤害别人!
人,终究不可仅仅貌相,不论我们贫穷亦或是富有,不要忘记善良永远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