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家里的书架上看到一本书,糟糕的记忆让我怎么也想不起来是不是看过了,打开书随便翻了几页,貌似有印象,可怕的是,我完全想不起来这本书讲了些什么。
刚开始看一本书的时候,我还比较仔细,至少是一行一行地读,但是读到书的下半部,基本就是一目十行,就想着快点把书读完,好歹算是又读完了一本书。这么看书的后果是,书看过没过多久,就会完全不记得书里讲了什么,更不要说这本书对自己有什么帮助了。
昨天写了《做一个靠谱的人》,其实写完之后感觉很糟糕,原因是,里面基本没有什么自己的想法,大部分是照着罗胖的思路写的,充其量也就是把他的话用自己的话再说一遍,有的地方甚至就是照抄一下,算是凑个字数。
今天学习笑来老师的专栏,里面讲到,我们做每件事情都要想一下做事的目的是什么。就看书这件事情来说,把书看完肯定不是目的,看书的目的无非从书里学习知识,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工作。据说台湾作家李敖看完一本书,书就被“肢解”掉了,他把书里有用的页面根据分类贴在不同的地方,如果正反面都需要,就买两本书,这样方便他自己写书的时候查找资料。读书不分方法,读书只讲收获。
按照这个思路,昨天根据罗胖的思路写了文章,在写的过程中,我前前后后分段式读了好几遍罗胖的文章,加入了自己的思考,组织了自己的语言,虽有抄袭成分,但也颇有收获,这也算是一种很不错的读书方法。
现在我在《得到》、《微信读书》或者Kindle上读书时,习惯性的开始画画线,写写个人感想,哪怕有时候只是写下一个问题,有点像在旅游的时候,在景点刻下“xxx到此一游”。旅游时的这种恶习用在读书上还是很不错的,哪怕只是画一下线,也是在仔细读了之后,觉得好才会画的,一目十行式的读书,可能根本不知道书上写了什么。如果能给自己提个问题,或者写一些感想的话,那就是加入了思考,效果更好。这种到此一游式读书最次的作用,至少下次再翻看的时候也能证明自己是不是读过了。
写读后感是做读书笔记的更进一步行动。一本书读完,如果能把书的大意讲给别人听,让别人能听懂,才算是把一本书读懂了。当然,现实生活中没有多少人愿意花时间来听你说,写读后感,自己讲给自己听,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完之后,不管对于自己的记性有多自信,没多久,一定会忘记的,更不要说看完的体会了。通过文字形式记录下来,下次有需要,可以翻看一下,如果还能觉得当时的想法很low,这就说明自己的认知已经升级了,应该为自己高兴。
《得到》有个栏目叫《每天听本书》,这个栏目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书通过不到半小时的时间转述出来,让听者很快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这需要很强的阅读理解归纳能力。如果听过之后,能用自己的语言再归纳一次,变成精华版的浓缩版,这本书基本算是读进去了。我也在《得到》买了好多《每天听本书》,也听了不少,下次就得慢慢整理总结了。
这种“到此一游”式的看书方法,还被我运用到了工作中。平时工作的时候,看了一个文件,我开始尝试把文件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这么做有个好处是,下次需要的时候,我就不用去看别人写的很长的文件了,只需看一下自己写的概要,很快就能了解文件的内容,毕竟看自己写的东西总比看别人的东西来得快很多,效率也更高。有时候我还试着把自己对于一个问题的思考过程写出来,下次翻看的时候,也就知道了当时是怎么得到这个结论的,如果有什么更好的想法,也方便自己改进。
看书的时候,在书上“踩上几脚”,留下点“到此一游”的足迹,效果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