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景生情,情由心生,之前一直都喜欢读朱自清的散文,但是在这个冬天里,再读朱自清的《冬天》,尤其是读到一家人一起吃豆腐的那段,感到特别温暖。
“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读到这段话时,从心里升起一股温暖:这哪里是在吃的豆腐啊,分明是一家人在享受着家庭的温馨,享受着天伦之乐。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在“玩儿”,对于大人来说,这也是难得的与孩子们拉近亲情的一种形式。难怪在作者长大后对小时候吃豆腐的情景还念念不忘。
亲情,是与生俱来的,但更多的是靠后天的经营与积聚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家都忙了,忙到一家人好好地在一起吃顿饭的时间都没有了。生活条件好了,我们可以随时在外面的饭店里吃上或许比家里的饭更可口的饭菜,但是这饭仅仅是填饱肚子而已,并不能增加一家人的感情,也不能凝聚亲情。这也让我想到了我们小时候。
那时候我们兄妹三人,靠爸爸妈妈微薄的工资过日子,日子自然过得艰辛。但是由于妈妈的勤劳,她总能给我们做出可口的饭菜。记得有一次学校外出郊游,每个班都准备了小节目。快中午时拿出妈妈为我准备字自制的葱花油酥烧饼,就让我们班很多同学羡慕死了。后来到师范念书,胃不好的时候,尤其是冬天,妈妈也会给我熬好粥送到学校,再配上自家腌制的小菜,那时就感觉特别温暖。现在回想起来就更温暖了。想着小时候围着煤火,用筷子扎着蒸馍在火上烤,烤焦一层剥一层,剥一层吃一层,直到把一个馍吃完为止;想着快过年的时候围着炉火烧粉条,看着黑黑细细的粉条在火上“刺啦”一声就变得白白胖胖的,甭提多开心了。想念小时候的番茄汤,炸果子,想念小时候在野地里挖土坑烤红薯等,还想念中秋节时爷爷把一个月饼分成四块儿给我们吃的情景。其实想念的都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的快乐,体会的吃之外的暖暖的亲情。
从儿子上高中起,我们一家人也很少能聚在一起吃吃饭了,孩子在学校吃,大人在单位吃,一家人在一起吃饭也成了奢侈。而今,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多了,可以在一起吃饭的机会也多了,就很想念这种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温暖,尤其是在这寒冷的冬天里。虽然由于身体的原因,自己晚上很少吃饭,但是这个冬天,一家人在一起的晚上,及很想在一起吃饭。下了班,买买菜,回家在厨房里摆弄一些可口的小菜,边做边聊,虽然麻烦,但是却让一家人有了沟通与交流的机会。说说单位的趣事,说说对生活的打算,聊聊热播的电视剧,再拌两句嘴,抬几句杠,仿佛这才是真正的家的样子,是家该有的氛围。尤其是热乎乎的炖锅,在电磁炉上冒着腾腾的热气,顿时感到屋里就暖暖的。这时候我们也在享受着一顿饭所带来的温暖。
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不缺吃,不缺喝,但是似乎缺少的就是吃喝中的温暖。吃,不仅仅是为了活着,更是为了更好的活着。一顿饭,可以给家庭增加很多的温暖。同样一顿饭,也可以给朋友增添很多的温暖。
我们家没有过生日的习惯,但是有一次一个朋友给我过了一次生日,那顿饭至今都让我温暖。我的生日是在冬日里,我过的第一个生日是在朋友家里,温暖备至。从来没过过生日的我,一天突然接到朋友的邀约,让晚上到她家里吃饭,自己连想都没想就去了。一进屋,就看见桌子上摆了一桌子的菜,都是朋友的爸爸下厨做的。现在还记得她家的那套盘子,翠绿色的,中间一个,边上一圈,刚好摆出一朵花的造型,特别好看。刚吃了一会儿,突然停电了,我很诧异。突然点着蜡烛的蛋糕就摆在了桌子上,当他们说生日快乐的时候我们才记起那天是我的生日。我没过过生日,不知道该怎么做,在大家的一步一步的教导下,吹灭蜡烛、许了愿、且了蛋糕。能记得当时自己就跟个傻子一样,脑子一片空白,心里满是感动。那顿饭足足让我温暖到现在。那时的朋友现在早已经升级到铁杆闺蜜了,我们还会经常聚聚,不是为了吃什么,而是为了我们心中的那份温暖。
一顿饭,很简单,但是要把一顿饭作出亲情的味道,吃出亲情的味道可就不简单了。大道至简,亲情不是在轰轰烈烈的大事中凝聚起来的,也不是仅仅由血缘关系就可以凝聚起来的,它靠的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的经营,就像朱自清的父亲带他们吃豆腐,就像朱自清的父亲为他买橘子。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中包含的、生成的都是无尽的亲情。
一家人在一起吃顿饭,多好!一顿饭可以温暖整个冬天吗?可以温暖整个一生吗?心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