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史上最为美满的经典创造时期当推文艺复兴,因为它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成就最高、影响最深。
文艺复兴指的是从中世纪中叶起,以意大利为中心掀起的欧洲新文化、思想运动。大约自14世纪持续到16世纪。文艺复兴(Renaissance) 一词原系再生、复兴之意,意指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再生,强调人的重要性,探讨自然与人的联系以及在艺术中追求理想的形式与秩序。
文艺复兴时期之所以产生灿烂辉煌的艺术,而且其数量大得惊人,是因为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宗教理性和宗教伦理的压抑,人们一旦从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中发现了那种对人性的心仪和赞美的传统,就自然而然地回到了那种彰显和弘扬人的艺术上了。
这里,我们先来看著名的佛罗伦萨画派。
佛罗伦萨确实是个特殊的地方,它堪称意大利的,而且确实也属于近代欧洲精神最重要发源地的独一无二的城市。文化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热情洋溢地说过,尽管“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已经高声的宣布了文化的价值,特别是古代文化的价值。但是,对古代文化如此热诚推崇,承认它是一切需要中的第一个和最大的需要,则除了15世纪和16世纪初期的佛罗伦萨人以外,实在任何其他地方都找不到的。”
乔托,被尊为主流的西方绘画的创始人,就是因为他的作品摆脱了拜占庭艺术的程式,引起了自然主义的新理想,同时创造了一种可信的空间感。正是乔托在西方艺术史上第一个使人物处于一种合理而又完整的空间中,同时营造结构的统一性。他颇类似但丁在文学中的地位,是中世纪最后一个画家,文艺复兴的第一个画家。在其身后的艺术家中,乔托的影响是无以估量的,首先是为佛罗伦萨的规划带来了生气,然后又对马萨乔甚至米开朗基罗都有极大的启示力量。
乔托(Giotto di Bondone,约1267-1337)出生郁在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村庄。他在12岁时就显现出艺术方面的天分。有一天,他在一块平的石头上为父亲放的羊画画时被大画家契马布耶发现,深感他将来会成为有出息的艺术家,就执意将他收为了弟子。
契马布耶《宝座上的圣母》(1280-1290)
乔托的才华是多方面的,在绘画、雕塑和建筑等方面均有建树。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中的第一个天才艺术家。
乔托的时代恰好是人的心灵和才能刚从中世纪的舒服中解放出来的时候。尽管他所画的作品大部分与传统的宗教题材有关,但是,他富有勇气地给了这些题材以一种现世的、有血有肉的生命与力量。其中,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生气。
大约1305-1306年,乔托在帕多瓦的阿雷纳礼拜堂画了著名的壁画系列,一共39幅,主要描绘与耶稣和圣母有关的《圣经》故事。其中的众多人物获得了一种全新的立体感,是实实在在的人的造型。而且人物的表情也愈加生动起来。
乔托《耶稣受难》(约1290-1300),板上蛋彩画
或许《耶稣受难》这幅画是乔托流传下来最早的作品之一。乔托是缺乏有关解剖和透视知识的。可是,他拥有更重要的 对人的情感的理解和人生价值的判断。乔托和哥特式和拜占庭的绘画传统 不同,他不是将耶稣画成僵化的、没有血肉的符号,而是将一个真正的人物悬挂在十字架上,并且显然因其本身的重量而显得下垂,就像正在忍受着可怕的痛楚一样。在这里,宗教题材的作品已经限制不了艺术家的生活体验,在既有的框架里悄悄加入了现世的色彩。这在当时是非凡的艺术追求。
乔托《接受圣痕》(约1290-1300) 板上蛋彩画
《接受圣痕》也是一件较为早期的作品,描绘的是《圣经》中的一个著名的片段。所谓的“圣痕”指的是基督殉难时身上留下的伤疤。据说,有时这样的圣痕也会出现在其他人的身体上(尤其是手足和肋骨处),意味着一种特殊的、刻骨铭心的虔诚而受到宗教感应的奇迹性结果。无疑,这是一件难度不小的作品,因为描绘对象圣弗朗西斯虽然出身高贵,有过奢侈享乐的生活,但是后来摆脱尘世,自甘清贫在山上当了僧侣,这样画家就无法将画面处理成金碧辉煌的样子。因而,画家采取了其他的一些做法来突出人物形象的力量。在这里,乔托把人物的形体拉长,施以柔和的色彩。不成比例的人与建筑物的关系旨在突出奇迹事件的特殊性和人物形象的伟大。就人物形象而言,圣弗朗西斯具有鲜明的立体感,朴素的褐色一炮下的身体有真实可信的血肉,而庄重、专注的表情完全没有了那种传统的宗教绘画中刻板的样子。 背景上郁郁葱葱的数目与贫瘠、荒凉的膳食形成强烈的反差,有力地强化了信仰的美好和无限的生命力。值得注意的,画中的人物穿着当时人的服饰,由此也透露出颇有现实感的气息。
画面下方的小三联画记述的是与圣弗朗西斯有关的事迹。左边描绘的是“扶起倾斜的教堂”。据说,教皇曾经梦见教堂的倾斜,而圣弗朗西斯一个人就将其扶正。中间一幅是可能是“在主教面前”,描绘的是圣弗朗西斯要献出自己所有的财产的愿望。右边的一幅则描绘了圣弗朗西斯与动物的故事。据说,在圣弗朗西斯面前,即使是动物也听从他的吩咐。有一次,他对鸟儿讲道,要求他们因为得到他的祝福而向上帝表示礼赞。顷刻间,鸟儿飞到天空中并且排成一个十字型。
乔托为佛罗伦萨附近的帕多瓦阿雷纳礼拜堂所画的湿壁画系列不仅数量多,而且成为当时的旷世之作。这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乔托的湿壁画作品。壁画共分成三排,占满了所有可以被利用的墙面,气势恢宏。乔托采用的是一种朴素的、但又令人全然信服的艺术风格。帕多瓦在14世纪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城市,乔托的作品又无疑为其增添了奇光异彩。
艺术家与其说是在渲染宗教的神秘感,还不如说是用人文主义来阐释宗教题材,同时用现世生活的人物形象来叙述宗教的故事。戏剧性的构图、人的表情神态、人与环境的联系、画面的空间感、人物与物体的立体感、枝干和明暗关系等,在这一系列湿壁画中都有别开生面的探索。
乔托《金门相会》(1302-1305),湿壁画
这幅画讲到的是,上帝派遣天使长加百利,告诉玛利亚的父母乔基姆和安妮,说他们要在耶路撒冷的金门下相会。一旦他们两个人在那里接吻,那么年纪已经很大而又长期未孕的安妮就会怀上玛利亚。这无疑是一种宗教性的奇迹事件。
当两位圣者在前景的位置上接吻时,左边是被画框截断的牧羊人,似乎在画面以外还有另一半的空间正在延续着。站在圣乔基姆和安妮身后的是一群穿着各种颜色简谱的长袍的女信徒们,她们与其说是在目睹这一重大事件,还不如说是自顾自谈笑着,牧羊人的眼睛所看的这个方向更是强调了这一点。这些不加矫饰的人物无疑更加富有生活的真实气息。
乔托《乔基姆之梦》(1305-1308) 湿壁画
圣乔基姆是圣安妮的丈夫,即圣母玛利亚的父亲,而乔托为阿雷纳教堂所做的湿壁画当属西方艺术中对乔基姆的传说所作的最著名的描绘。在这幅作品中,圣乔基姆正睡在牧羊人的小屋前,意味天使翩然的出现在他的梦中,告知他玛利亚即将诞生的喜讯。这是具有戏剧性的事件,但是,画家却有意地采取了相对静谧的场景,让乔基姆依然陶醉在美妙的梦乡里,以强调出此梦超时空的伟大意义。
同时,画家也做了大量的去除枝蔓的处理,画面中没有留任何多余的细节。作品中的背景更是简单,只是蓝蓝的底色而已,但是却具有深邃的魅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上,天空中天使飞过,左手握着象征着三位一体的三叶草装饰的结杖,右手则指向了乔基姆。两个穿着不一的牧羊人尽管是衬托乔基姆的,同时显现出了比同时代其他作品中的任何任务更为真实可信的一面。对角线的构图安排旨在强化画面的生动性。
乔托《向圣安妮宣告受胎》(1305-1308) 湿壁画
圣安妮是圣母玛利亚的母亲,她年级很大了,还是没有孩子。后来经由天使的显灵传信,通过金门下的接吻而奇迹般的怀了孕。
在这里,圣安妮正跪着聆听天使带来的重要讯息,合起来的双手表明在这一非同寻常的时间里内心的虔诚。室内的布置简单真实,床、帷幔和箱柜等陈设都平淡无奇,觉悟喧宾夺主的干扰,却增添了此时此刻庄严肃穆的气氛。建筑上的浮雕则已经明白的提示画面中所叙述的事件。
画面左侧有一个待在回阆中的年轻女仆,无论是她的形象大小还是服饰的色彩,都与年老的圣安妮截然有别。同时,她从形体上到精神上都被隔离在另一个窄小的空间中,因而无法听到和理解天使所传递的神圣消息。
从女仆、圣安妮到天使,是一条潜在的对角线,在同一画面的结构中,凸显出了人物的不同地位。
阿西尼城教堂天顶画 之一
《圣弗兰西斯与贫穷女神结婚》
《逃亡埃及》
《殉难》
薄伽丘在《十日谈》说:“有些人,为愉悦无知的眼睛而作画,而不是为愉悦自己的智慧,这是那些人给艺术造成的错误。乔托使得在这种错误中淹没了几个世纪的艺术重现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