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升职记-宋仁宗时期北宋武将最后的挣扎

闲扯北宋历史的另一面(12)宋仁宗赵祯时期

自打宋太祖赵匡胤立下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以后,武将在宋朝的势弱就不可避免,后代一直诟病宋朝的武力孱弱。其实历朝历代在开国平定天下以后,国家的工作重心由武治转为文治,是个很正常的现象。太平盛世,自然是文官治天下,要是军队满街跑,那就不正常了。其它朝没人说,宋朝一直被拎出来当作反面典型,应该跟后来遭受的的“靖康之耻”有关。杯酒释兵权背后的北宋基本法

一般而言,开国三代以后,由于承平日久,兵也疲了,将也垮了,大家都忙着过太平日子。如无战事就不会有什么名将出现在政治军事舞台了。除非像汉武帝那样主动挑事的,或者唐玄宗那样被人挑事的,才能又出现如卫青、霍去病、郭子仪那样的统帅人物。

北宋经历了太祖、太宗、真宗朝,开国的一班猛将死的七七八八以后,到了宋仁宗的太平时期,又出了个著名的军事人才-狄青。

狄青,山西人,出身贫门,自少入伍,善于骑射,有勇有谋,凭借战功,一直升至枢密使,为军方最高职务,位极人臣。由于五代开始有给军人刺字的习惯,狄青人出身基层,自然是少不了刺字,后来虽然显赫,却被称为“面涅将军”。

图片源自网络

电视剧《水浒》里,经常听到林冲、宋江等人被官府称为贼配军。当时有罪之人经常被发配充军,当然也要被刺字。狄青也是这个路子,16岁时替兄顶罪入伍,从一个“宋兵甲”开始做起。狄青参军还算赶上了一段好时候,那时宋朝一直受到西北少数民族军事压力,边境摩擦不断。对于平民而言,战争不是好事,对于军人而言,没有战争才不是好事,不打仗怎么升官,哪有地位。

狄青由于作战勇敢屡受升迁,到了宋仁宗的宝元年间,狄青已经出任延州指使。由于有勇有谋,且临战总是身先士卒,狄青在与西夏的多次武装冲突中,一转之前宋军被动挨打的局面,多次率军获胜,得到朝廷和高层的重视和肯定。

著名的文人尹洙在陕西任经略判官时,与狄青谈论军事,觉得是个人才,就把他推荐给了经略使韩琦、范仲淹。韩琦是后来著名的宰相,而范仲淹,除了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后代熟悉,在当时他还是一个狠人,驻守西北时,没少让西夏人头疼。这二人见了狄青,认为是个人才,对他很重视,当然还是在军人范畴内的尊重。不然看以后韩琦对狄青的态度就知道,狄青在文官眼里始终只是一号军人而已,出不了那个圈子。

仁宗很信狄青

范仲淹劝教狄青多读书,比如《左氏春秋》,还对他说:“将帅不知古今历史,就只有匹夫之勇。”狄青也上路,知道应该多读书,自己再生猛,以后领兵还得靠万人敌(兵法),光靠生猛成不了事。日后文武兼备的狄青,自然更加战功卓著不断升官,一路升任西上阁门副使,后又晋升为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又加升为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惠州团练使。

宋仁宗也信狄青,把他看作帝国军事领域的柱石。后来狄青调任真定路副都总管,历任侍卫步军殿前都虞候、眉州防御使,升步军副都指挥使、保大安远二军节度观察留后,又升马步军副都指挥使。一串头衔后,最终以彰化军节度使身份任延州知府,升枢密副使。

解释一下宋朝的官制。北宋时文官为东府,职务最高到宰相,是管理政务的。武装力量称为西府,最高长官到枢密使,掌管军务。这里说武装力量而不是武官,是因为两宋一直都是重文轻武,唯恐军队造反,做为军方最高长官的西府枢密使,一般也是文官出任。狄青出任枢密副使,已是西府的次官,基本算是武将的最高职务了。如无意外,狄青的职场生涯也就这样了。

不过上天还给了狄青可以更加显赫的机会,宋仁宗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两广土著首领侬智高叛乱了。狄青一生经历二十五战,尤以平定两广土著首领侬智高的叛乱的功绩最显赫,其中夜袭昆仑关,简直是名垂青史的精彩战例。

平定岭南

当时北宋承平日久,一片歌舞升平,侬智高的突然反叛,打了当地宋军一个措手不及,先是邕州沦陷,接着沿江的九个州也不姓赵了。声势大振的侬智高,趁势包围广州城,导致岭外骚动。

宋廷开始也没缓过神来,以为问题不大,仅派杨畋这一名不见经传的文官率军负责处理蛮人叛乱,结果可想而知。后来发觉这股叛乱还挺严重,又赶紧命孙沔、余靖为安抚使,率官军讨伐叛贼。这哥俩也不是领兵的材料,宋仁宗也明白。此时狄青打报告请战,说:"臣当兵出身,除了战场杀敌,没有什么可以报效国家。希望能带得数百个蕃落骑兵,再加上一些禁兵,去将叛贼的头砍下送回京城。"仁宗很欣赏,赶紧任命他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负责处理两广叛乱,并在垂拱殿设酒为他送行。

狄青赶到岭南接管指挥时,侬智高已经回师重新占据邕州,狄青联合孙沔、余靖的部队进驻宾州。此前由于将领蒋偕、张忠因轻敌而战败阵亡,官军声威大衰。狄青命令各将不得妄自与叛军接战,而听从他的统一指挥。结果广西兵马钤辖陈曙趁狄青还未到时,擅自率步兵八千攻打叛军,溃败于昆仑关,手下的殿直袁用等人都逃了。狄青认为号令不一是部队失败的原因,一早集合各将领,绑了陈曙,并召回袁用等临阵脱逃的三十人,依战败逃跑罪,推出军门斩首。孙沔、余靖等人相视惊愕,其它将领和士兵都被镇住了,知道文人和名将带兵的不同了。

狄青传令军队驻扎休整十天。侬智高得到侦察的人回报,以为宋军不会很快进击。不成想狄青第二天便集合军队人马,一夜就翻过了昆仑关,从归仁铺出来布阵,杀了侬智高一个措手不及。宋军与侬智高主力大战,战事开始时侬智高势大,一度占据战场优势。狄青沉着应战,手举白旗指挥自己的精锐骑兵,从左右两翼杀出冲击叛军,一举扭转局势。宋军大胜,击溃侬智高的全军,“追赶五十里,斩首数千级”,俘侬智高手下的将领五十七人。

狄青的经典战役

叛军首领侬智高在夜间纵火烧城后逃走,遁往大理,最后不知所终。战后打扫战场,宋军曾发现一具身着龙袍的尸体。按以往很多将领的做法,肯定拿这个当做击毙对方元首的证据,向朝廷报功了。但狄青为人耿直,认为不能籍此确定就是侬智高,因此按下不提。由此可见狄青的为人为官的正直。

说个额外段子,在翻越昆仑关之前,由于之前的战事不利,宋军全军士气很低落。狄青看到了这个问题,用了个歪招激励士气。狄青拿出一百个铜钱,告诉大家,“此次用兵胜负难以预料,若能制敌,请神灵使钱面全都朝上!”

左右官员对此感到茫然,这怎么可能,你又不是赌神,弄不好反而会影响士气,劝狄青别找麻烦。狄青却不加理睬,在全军众目睽睽之下,将一百个制钱全撒到地面。大家凑近一看,一百个全部朝上。官兵见神灵保佑,雀跃欢呼,声震林野,士气大振。

狄青命侍从拿来一百根铁钉,把铜钱在原地不动地钉在地上,盖上青布,还亲手把它封好,说:“待胜利归来,再收回制钱。”狄青平定了邕州,带领胜利之师北还,如约到掷钱处。部下将钱起出一看,原来这一百个铜钱两面一样的,都是钱面,大家才恍然大悟。当然宋军取胜,主要还是狄青指挥得法,将士三军用命。狄青占卜,只是采用了心理暗示的方法,鼓舞了军队的士气。这个段子被后来的剧作家移花接木,用到了影视剧《康熙王朝》里的施琅身上了。

图片源自网络

狄青平定岭南,稳定了北宋后方,同时也给朝廷带来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按说大将沙场建功,朝廷论功行赏,该升升,该奖奖就完了。但狄青在出征以前,就已经是枢密副使,距离西府首脑仅一步之遥,还能不能升,往哪升,成了北宋朝廷的一个难题。这个难题的出现,纯粹是两宋朝廷自找的,因为就以文制武的传统来说,绝不允许武将成为西府最高长官。

文官做枢密使,就像找个文职去国防部当了回部长一样,听起来是军队最高长官,却只是管理武将,专业业务由军队的将领处理。这种模式有它的两面性:一、军队这些将领必须听这个文官的,形成以文制武;二、这个文官,由于不是军队出身,不可能也不会在军队建立自己的势力。分而治之,朝廷就放心了,一旦由军队里有威望的武人出任枢密使,北宋朝廷感觉可就不是这个味了。

狄青得胜归来,朝中宰执大臣们开始跟仁宗皇帝建议封赏问题。一帮文官,讨论武将的升迁,犹如外行给内行定职称,立场和公正性自然有问题。宰执大臣们意见很统一,如宰相庞籍:赏钱可以,升官不行。理由很多的:现任枢密使没过错,不应给狄青让位;之前有大臣因军功升官,就是赏赐太过了;比狄青功劳高、威望大的武将多了去了,朝廷都没让他们当枢密使,荣衔和赏钱都行,就是当枢密使不行。举个栗子,如曹彬。确实是这样,大将曹彬是开国著名的大将,太祖赵匡胤的心腹,平定江南都没当上枢密使。

宰相庞籍全力以赴的阻止狄青升官,并非有私怨。相反,庞籍还算是提拔狄青的伯乐之一,而且赴岭南平叛,也有庞籍的极力推荐和背后支持。庞籍的态度只是体现了文官集团的集体观点,并非人情。宋仁宗虽然欣赏狄青,但在整个文官士大夫集团的一片叫嚣声中,接受了宰执大臣的意见,给了狄青一堆荣誉头衔,就是没升官当枢密使。

跟史实不同,庞籍在小说里总是个反派

有人看不下去了,比如枢密副使梁适。梁适,文官,著名状元梁颢的儿子。作为文官集团的一员,他替狄青出头,自然也有他的小九九,比如他已经位及高官,如想再进一步,不搞掉目标岗位的现任,如宰相庞籍,他怎么当宰相。不论初始目的如何,梁适向皇帝的进言,对狄青而言还是公允的。

梁适告诉宋仁宗,有功不赏,有劳不录,日后如何再激励军队为官家效力。之前那位文官文彦博,平定了一个贝州骚乱,回来就拜相了。此次狄青平定整个岭南,当然功劳更大,如果不升官,岂能服众。梁适还有邪招:既然庞籍他们整个文官集团一个声音,那就走后宫路线。梁适找了仁宗身旁一些能说上话的内侍,有意无意的在仁宗面前念叨狄青的功绩。

仁宗皇帝果然被说动。宋仁宗本来就希望做一个励精图治,奋发向上的好皇帝,赏功罚过,善待功臣也是他原本的心思。不重赏狄青,实在是过意不去。宋仁宗召集宰执大臣们,下令加封狄青为枢密使,正式出任西府一把手,而不接受反驳拖延,即刻生效。

狄青起身军队基层,当上枢密使时脸上还留有当年的刺字。仁宗曾劝狄青敷药除掉黑疤,狄青指着自己的脸说:“陛下根据功劳提拔臣,而没过问臣的出身门户;臣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这些疤痕,臣希望保留它好鼓励军队。”事实也的确如此,平民百姓可以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一个跟他们一样出身于草根,却不甘于命运,努力拼搏而位及宰辅的样板。

文官们可不这么看。狄青,一个论罪充军出身,出自行伍而无进士背景的武人,出现在枢密使的高位上,是对国家安全的威胁,更是对文官治国体系的威胁。没错,在文人眼里,这事带来的影响的重要性顺序,就是这样的。

图片源自网络

狄青在出任枢密使后,很少再有光彩的片段出现在史册中了,你能看到更多的是文官集团对他的挤兑。这些人包括有一直长者风范的谦谦君子,有原来欣赏他、提拔他的那些伯乐。在对付“枢密使狄青”这件事上,文官集团的态度高度一致。狄青虽是一个沙场上出生入死过的英雄好汉,但在朝堂之上陷于文官的重围,远比他在战场上陷入敌军包围更加危险。

枢密副使王尧臣,北宋出了名的书法家文学家,动不动就拿狄青脸上的刺字说事,虽然狄青级别比他高。曾有一次王尧臣当面对狄青说:枢相大人,您这可是越来越鲜亮了。老实人狄青终于火了,他冷冷的看着王尧臣:你要是喜欢,我也送你两行如何?一下喷住了王尧臣。

韩琦,仁宗朝的能臣,后来的宰相,当年在西北也提拔过狄青。现在级别也低于狄青,看狄青一万个不顺眼。狄青自己都感慨,我跟韩琦级别功业相当,但跟人家就差个进士出身。

欧阳修,我们熟知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写的诸多誉满天下的文章中,还有一篇《论狄青》。全文客观评价了狄青的功绩和人品,但最后的结论是,盖小人也。不是说狄青人不好,而是出身不好,你是个大兵起家,就是不行。

朝堂一万个人天天拿着放大镜看你,你就是个和尚也能被找出头发来。不断的负面新闻跟狄青联系起来,被放大、被演义。比如有一回狄青家请了个水陆道场,烧了点纸,造成了些烟雾。立马就有传言,说狄青家跟原来的五代大军阀朱温家很近,当年朱温篡位前,家里也有异光产生。

东京汴梁发水,大家都往高处搬家避水。狄青没琢磨太多,选择了相国寺,就是那个因为《水浒传》而著名的大相国寺。相国寺是普度众生的地界,自然敞开大门接纳各方人等。很多平民也在相国寺避水,狄青一来,大家都围观草根英雄出身的枢密使大人,交口赞誉。这还得了啊,文官集团是婶子能忍叔也不能忍了,纷纷弹奏狄青:招揽民心,恐有不臣。

跟兰陵王一样,狄青上阵总是戴着面具

宋仁宗还是挺偏爱狄青,虽然这么多人哔哔,仁宗还是叫来宰相文彦博,告诉他:狄青是忠臣,朕对他还是很信任的。文彦博说了一句话,结束了狄青的职场生涯: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这句话,捅在宋仁宗的前列腺上了。是啊,太祖皇帝赵匡胤陈桥兵变前,不也是周世宗的忠臣吗。

仁宗没词了,回去琢磨去了。不久有人捎话给狄青:你自己主动提出辞职申请。这算是朝廷给的台阶了,保留狄青最后的尊严,让其体面的下岗。狄青耿直不能接受,找人去评理。宰相文彦博一句话说的狄青凉凉了:无他,朝廷疑你。什么都不重要了,你被朝廷猜忌,还能如何。很快有了正式的诏命,狄青被“提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宰相身份,出判陈州。

好了,文官士大夫们终于赢了。到陈州的狄青也没得清净,在文彦博的授意下,朝廷每隔半个月就派人走访慰问一下老干部狄青,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熬了半年,狄青终于“背疽”发作,郁郁而终。

一代英雄,只是生错了时代

宋真宗:书中自有黄金屋-文人的美好时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948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71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49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21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2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42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97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41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03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34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7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39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55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0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94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62评论 2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