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割据四川的政权为什么都二代而亡?

历史上割据四川的政权为什么都二代而亡?

这种模式一再反复出现,有什么必然原因?


1.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221—263)

前主刘备/后主刘禅

包括被刘备取代的刘焉/刘璋父子


2.十六国时期的成汉政权(304——347)

叔侄两代五个皇帝互相杀来杀去有点乱

李雄→李雄哥哥的儿子李班→李雄的儿子李期→李雄的堂弟李寿→李寿的儿子李势


3.五代十国时期的前蜀(907—925)

前主王建/后主王衍


4.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934—966)

孟知祥孟昶爷俩


5.元末明玉珍建立的大夏(1363—1370)

明玉珍/明升父子


6'.明末清初割据四川的张献忠,因为有清朝入关这个外部变量在第一代就亡了.否则也很可能亡在第二代.




0.二代领导人能力不行,昏庸腐败

民间普遍接受的观点;

很难解释这一模式为何在四川这个地方反复出现,应该有更客观的原因.

作为代表人物的刘禅其实还可以,没什么太大的错误.

孟昶也还行,吃了自带文艺青年属性的亏,加上对手军事优势明显.

只有王衍是彻底的混蛋.

其它几位暂不了解.


1.内部政治既得利益集团矛盾

入主四川建立政权的外部势力集团,与四川当地旧有势力集团之间的矛盾斗争.

还是这一模式在这一地区反复出现,而不是在别的地区.

各势力集团的形成和矛盾斗争过程结果是否也和地理条件有关?


2.地理,交通条件

相对外界封闭,进出都相对困难.

影响粮食等战争资源运输.


2.资源物产(人口,粮食)

人口,土地资源,物产相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少得多.

导致国力不足,贫弱.


有没有其它的反例大致符合上述1,2,3条客观条件却没有快速灭亡,甚至能对外扩张成功的案例.

即一个原先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建立发展起来的势力能向外扩张并取得成功.

1.刘邦建立的西汉

  关键是刘邦能取得对关中地区的军事控制.这在正常情况下难度很高,诸葛亮就到死也没做到.但是刘邦在各种历史机缘巧合的配合下居然前后两次做到了.

  前一次是灭秦时项羽牵制了章邯,让刘邦趁虚而先入咸阳.并且原本贪财好色的刘邦居然能做到"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为再次取得该地区奠定了群众基础.

  后一次是楚汉争霸前期项羽错误地主动放弃关中回老家彭城建都,并把关中分裂成三秦三股较弱的势力来对付刘邦.刘邦这边又超水平发挥快速发动奇袭各个击破.项羽这个时候也发现势头不好,马上就在彭城之战把刘邦杀得大败, 使刘邦陷入“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的危机局面.但是之后刘邦在战略上的成功逐渐扭转了战术上的接连失败.就是利用自己和韩信,彭越等多股势力从各个方向不断牵扯调动使项羽疲于奔命,最终于垓下一战定胜负.

  所以刘邦的成功关键在于能抢先迅速发动奇袭控制关中地区.

  诸葛亮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他在隆中对时本来指望的策略一个条件是能从汉中,荆州两路出击.但因为关羽失荆州不能成形.另一个条件是等待北方政局动荡的时机始终没有出现.关中被司马懿守好了无机可乘,前面1,2,3条客观因素随着时间逐渐积累不利影响.


2.满清入关

    对于像鲜卑,契丹,女真等东北地区的政权这几个条件为什么就不适用了?

    东北通过狭窄的辽西走廊与华北地区连接,有山海关的阻隔,地理环境在古代也是相对封闭,但却没出现过四川那样的局面.

    首先是东北这样的高纬度地区,气候,农业生产模式,非常特殊,跟中国内陆其它地区相当不一样.

    其次是东北地区跟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势力,和通过新疆西域到达的西藏高原势力,实际上都有很深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并不真正孤立.这在施展老师的<中国史纲>课程里也有交代.


3.二战初期的日本

    为什么能以岛国的自然条件侵略东亚(基本符合2,3条.第1条比较复杂)

    (1).日本在东亚率先进入了资本主义工业现代化

        明治维新引入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思想.

        相当于是以工业现代化国家的先进生产力侵略传统封建农业国家或者苏俄这样的比较落后距离又远的老牌资本主义公家.

        这样跨越等级的生产力差距已经不是古代战争那样的同一个生产力水平维度内的较量了.

    (2).一战在各方面削弱了西欧列强,二战又使得原有的世界格局被打破.其它欧洲列强在二战初期无暇也无力顾及日本在东亚的军事崛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之一长安自古繁华地曾把云裳舞羽衣可叹羞花闭月姿马嵬一抔荒烟里 之二馆娃陈迹几回春越女吴娃皆作尘月上洞庭暮色沉依稀五...
    罪己_阅读 1,324评论 0 0
  • 这里车水马龙,人们各行其事,谁活得事事顺心,谁又轻松的耗着未来的日子!眼里的疲惫,透着的是快乐吗?
    飞燕孙阅读 1,148评论 0 0
  • 姓名:杨新玲【厦门神州骆驼服饰有限公司】 【日精进打卡第31天】 【知~学习】 《六项精进》诵读1遍共84遍 《大...
    杨馨菱阅读 1,738评论 0 0
  • 这篇文章,总结一下启发我的两个人。 第一位是阿里的朋友 她是阿里的,现在杭州,2018年4月来深圳出差,我们一起吃...
    新真我阅读 1,837评论 1 3
  • 与书遇见是一种缘分,从万千书堆中,抽丝剥茧般的选到心仪的书,找个犄角旮旯坐下来,静静的品读,与书鼓舞。 001青铜...
    朗月微光阅读 2,795评论 0 13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