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上课有位同学有个自私的小动作,因为影响到另一位同学,所以我在“说教”他时的语气有点重。他当下就说,以后什么课我都不上了,坚决不上。
那一刻我内在的情绪上来了,是担心、害怕,也有点无奈。随之而来的是我那“讨好型人格”的念头,头脑已经在想要不要多给他奖励点积分,或者多提问他以重新博取好感。
但很快,我否认了这个想法。我在纠正他的行为这件事上,并没有错,而且作为老师在课堂中维持秩序,对学员一视同仁也是应该的,所以我并不打算给他什么“特殊优待”。
课堂正常进行着,我在时刻关注着大家的状态,包括这位同学。我看到他依然积极跟读,也会思考回答问题,于是便知道自己前面的担心是有点过了。
在玩游戏或奖励过程中,一般我都会按大数去奖励,按正面去肯定他们。我在课堂中也跟他们解释过原因,我希望每位孩子都尽可能多地赢取积分,尽可能多地兑换自己想要的奖品。他们仿佛也能理解我这个点。
只是刚刚有个念头,我是不是有时对他们过于溺爱了些,对他们保护得太好了些呢?他们未来要面对的,可是这个社会呀,这一整个社会呀。
管他呢,他们还是孩子,让他们多一些期待,多一些想象,此时此刻,活得开心,就好了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