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

这是周国平的一本书,前几日就已经读完了,只是一直没有写感受,今天闲来无事谈谈自己的感受。

如果没有读过林清玄的《孤独是种大自在》,我觉得周国平的这本书就是最好的书,但读过之后,两本书都不错,只是个人更喜欢林清玄一点。至少林的意境和格局更开阔一些,这也完全是个人喜爱而已,不喜勿喷。但周的这本书我认真读完感觉对于年轻人来说也是一本不可不读的好书,至少他讲的三观很正,他让我们对于自己的人生有一种全新的思考,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和态度对待今后的生活。周一直强调生命本真的样子很重要,也很难能可贵,毋庸置疑,那份与生俱来的纯真谁都有过,但一直拥有就是一种本事了。那是一种超脱物质基础,搭建精神上层建筑的享受,没有财务自由做保障,一般人也不会过的那么自在和佛系。这样的书就像某个闲瑕的午后,坐在阳台靠在椅子上喝着热茶,晒着太阳望着窗外的蓝天白云,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怕的刺裸裸的享受。但不要一直期盼这种享受,那样会让自己觉得自己是一个植物人,只会这样的动作,或者被人误认为坐吃山空的败家子。所以书中内容只是在当时精彩过后,并没有留下更深的印象,但对于当时的自己还是很知足的,对现在的自己依旧有所指引。至少他的一些最本真的生活态度我内心还是尊敬的,像人本来就是那个样子,随着生活环境以及自己的遭遇和阅历让自己变的不像生命本来赋予他的那个样子,只是赶着流逝的年轮最后我们还终将变回原来的样子。生带不来死带不去的身外物,追之汹汹,弃之亦是。

生活给我们出了很多难题,好在都是选择题,前期习惯了别人为我们做的选择,醒了的自己开始做选择,结果不一定好,也不一定不好,只有自己才说的真切,说的铭心。没醒的,还有依赖惯的,依旧是随着大众的意愿过着大众的生活,不会太坏,也不一定会有多好,也许偶尔也会有围城里想出城的感受,坚强点的出了城,更多的看看城门也就回去了,慢慢的跟大家一样也都适应了。从前我认为适应是一种出色的交际能力和生存本事,现在我不敢轻易给它下结论了,因为适应一种生活状态的自己不敢再轻易尝试内心所想,这让我很害怕,甚至是恐惧。适应是我们主动得到了内心的满足还好,那种无可奈何的适应简直与温水煮青蛙有异曲同工之妙。

生命本来是什么样子,是纯真,是激情,有了这两种本质我们可以做很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是很多能做的事情没了纯真,热爱的事情没了激情,那也就只能做点可以适应的事情。在《明朝那些事儿中》有一段关于对待清军是战是和的争论上,大多数人觉得在摇摇欲坠的大明面前,只有委屈求和才是救国之道,但就有那么两个人坚持主战,有些事就是不能妥协的。明知事可为而为之,是一种理智,明知事不可为而为之,在不合时宜的背后更是一种情怀和骨气。人生亦然,在自己的某些选择上,纵使结局不好,难道就不做了么,生命本来的样子不是这样的,该做的还是要做的。

周虽没有明说,但我认为他要表达的无非就是"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洒脱,以及在追求自我的路上"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淡然心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不少人都会有阶段性的迷惘,不知道自己下一个阶段真正想要做的是什么,或者说人生的目标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来解...
    向东大叔阅读 473评论 1 2
  • 文/胡桃夹子amy6 儿时的记忆里,家里的墙是土色的,总是用浆糊贴上各种报纸,画报等来装饰北方人睡的炕,我总是...
    胡桃夹子amy6阅读 510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