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7

彩泥捏粽趣绘端午,传统文化点亮童心

7月27日消息(通讯员 赵洁 报道 赵洁 梅鹏杰摄影)为传承传统习俗,让学生深入了解端午文化。7月27日,武昌理工学院“灯塔计划”心爱筑梦公益团队在当阳市郑琦乡村少年宫开设“彩泥捏粽趣绘端午,传统文化点亮童心”课程,以彩泥为舟,载着孩子们驶入端午文化的浩瀚长河,让传统习俗在指尖摩挲中悄然浸润童年。

课堂伊始,团队成员李晓彬翻开“文化扉页”,从屈原投江的千古浩叹,到端午祈福、驱邪的古俗溯源;从赛龙舟的激昂鼓点,到包粽、佩香囊的细腻仪式,一一铺陈。讲解声中,孩子们眼里冒出熠熠微光,是对端午文化的好奇张望,更是渴望触摸家园情怀、拥抱传统热望的期许。


彩泥“粽艺”环节启幕,团队成员李晓彬演示时,指尖似有魔力:浅棕揉作“糯米”团,深绿搓成“粽叶”条,轻轻包裹、塑形,一颗彩泥粽便有了模样。孩子们瞬间化身“小匠人”,彩泥在掌心翻腾:有人给“粽叶”添上纹理,让翠绿更显生机;有人往“糯米”里藏入红泥“蜜枣”、黄泥“蛋黄”,让彩泥粽有了专属“馅料”;还有人突破常规,捏出龙舟造型的“创意粽”,让端午元素碰撞新火花。

捏粽间隙,问答声、欢笑声交织:“为啥端午要包粽子呀?”“龙舟要多少人划才快?”团队成员们围绕彩泥作品答疑,拆解藏在其中的文化密码——彩泥粽的三角形状,藏着驱邪祈福的古意;龙舟造型的创意,呼应着端午赛舟的传统。孩子们边捏边悟,手中彩泥粽渐渐成了端午文化的“立体课本”。


“看!我的“八宝粽”能带来好运!”孩子们捧着彩泥粽陈列展示,教室里“粽香”满溢。夕阳西沉,孩子们带着彩泥粽与满脑端午故事回去。这一场指尖上的端午之约,让传统文化不再是课本里文字,而是可触、可感、可创造的鲜活存在。当彩泥粽的色彩淡去,端午文化的根脉,已在童心深处悄然扎根,静待来日枝繁叶茂,滋养更多文化传承的盛夏。


武昌理工学院“灯塔计划”心爱筑梦公益团队顾洋洋队长感慨:“彩泥捏粽是文化种子,播撒进孩子童年,我们盼着它发芽成长时,能让传统文化借指尖捏塑活在手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品简介:2040年,藏族女孩卓玛具有医生和特勤侦探的双重身份。在一次太平洋巨大海啸来临之前,他奉命去执行一项特殊...
    莎太阅读 27评论 0 0
  • 王宫庭院 影像记录194 2024年5月1日,西班牙,塞维利亚,塞维利亚王宫。 伊斯兰建筑,包括穆德哈尔建筑的特色...
    彭求实阅读 43评论 0 1
  • 今年的端午佳节,恰逢六一儿童节,粽叶飘香与童趣盎然相互交融,为这个假期增添了别样的魅力。三天的假期里,人们或是阖家...
    女码农的重启阅读 46评论 0 0
  • 年轻人能单手撑地跳下土坯的高度不超过八米,而且要求能顺着滑下去一米,能快到地面双腿圈缩着再着地,过高都会把骨頭振骨...
    野鸡和猫和老鷹阅读 17评论 0 0
  • 年轻人能单手撑地跳下土坯的高度不超过八米,而且要求能顺着滑下去一米,能快到地面双腿圈缩着再着地,过高都会把骨頭振骨...
    野鸡和猫和老鷹阅读 1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