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绝·处暑(平水韵)
陈玲静
袅袅凉风起,离离热气消。
一帘秋影入,共享岁妖娆。
谢志辉点评
1.格律与形式:严守平水韵,“起、消、娆”里“消”“娆”同属“萧”韵部,韵律和谐自然。虽为五绝,无严格对仗要求,但“袅袅”“离离”叠词相对,“凉风起”与“热气消”语义呼应,以简洁笔触构建规整格律框架,尽显古典短章之美 。
2.意象与画面:“袅袅”摹凉风轻柔之态,灵动鲜活;“离离”绘热气渐散之状,细腻生动。“一帘秋影入”,将秋景具象为可入帘的影子,画面细腻,似见秋日悄然而至;“共享岁妖娆”,由景及情,展现对时序流转、秋日盛景的欣然接纳,画面从自然细微延伸至生活共情,层次明晰 。
3.情感与意境:借“凉风起”“热气消”,传递暑退秋来的畅爽之感;“一帘秋影”藏对自然变化的细腻感知,“共享岁妖娆” ,抒发对岁月、对秋日的珍视与热爱。以简约笔墨营造出清新、欣然的意境,极易让读者共情节气转换间的生活意趣与自然之美 。
第二篇
五绝·坐地铁(平水韵)
王水中
呼啦通地心,阴府悸人沉。
撞破天光出,知音在抚琴。
点评
1.格律与形式:遵循平水韵,“心、沉、琴”同属“侵”韵部,韵律和谐。作为五绝,虽无严格对仗要求,但“通地心”与“悸人沉”、“撞破天光”与“知音抚琴”在语义上形成起伏对比,句式紧凑,符合古典短诗的凝练特点。
2.意象与画面:“呼啦”拟声,生动再现地铁入地的动态;“阴府”喻地下空间,渲染神秘压抑感。“撞破天光”写出从暗到明的强烈视觉冲击,“知音在抚琴”则关联武汉知音琴台典故,让现代场景与历史文化碰撞,画面从具象到意象,层次丰富。
3.情感与意境:前两句写
第三篇
五绝·处暑记(平水韵)
王水中
年年同暑不,今岁最难熬。
但看云舒处,秋凉在念叨。
点评
1.格律与形式:遵循平水韵,“熬、叨”同属“豪”韵部,韵律自然。作为五绝,语言通俗直白,“年年”与“今岁”形成时间对比,“同暑不”以反问起笔,引出对今年酷暑的感慨,句式简洁却有生活气息,符合短诗的凝练特点。
2.意象与画面:“年年同暑不”点出往年与今年暑天的差异,“最难熬”直抒胸臆,写出暑热难耐的状态。“云舒处”以云的舒展暗寄对清凉的期盼,“秋凉在念叨”则将对秋凉的渴望具象化为“念叨”,画面从日常感受转向对自然变化的期待,贴近生活。
3.情感与意境:全诗围绕处暑前后的暑热展开,前两句写暑热之甚,后两句转向对秋凉的期盼,传递出普通人在节气转换时的真实感受。语言口语化却不俚俗,易让读者联想到自身经历,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