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游自在,2018再见!

    今天回家,第一次出国的经历很勤快的每天发美篇,美篇发个热闹,回家的路途中让我沉淀沉淀。

    出国难免忐忑,尤其在莫斯科转机,远在非洲与我们去塞尔维亚汇合的剑儿也是不放心,仔细的千般叮嘱,怕我们办不好转机手续等等。回国时我对自己今年的要求就是学英语。只要不是文盲不是哑巴,在这个国家一点不用忐忑。

    在塞国,我们用两天时间行走在贝尔格莱德大街上,用六天时间游走在塞尔维亚乡村,小镇和其他城市,接触了塞国老年房东,中年房东,青年人,充分体会了一番异国风情与文化。首先感受到的是,这是一个家庭观念很强很温情的国家,无论机场,大街小巷,人们全家老少在一起的场景非常多。

        客观的说,塞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尤其是通讯,旅游服务还远没有到位,比如没有公共厕所,公共场所不提供饮水,没有充电设施,手机不能支付……不客气的说,塞国文化显然是不能与五千年文明的中国相提并论的。但是,这些并不影响你对这个国家的喜爱。

        在这个国家,我和剑儿的同感:自在!

他们不惊奇歪果仁的出现,尽管一街满满的本国人中,只有三张异域面孔,他们也不奇怪更没有所谓的“欺生”。人们普遍礼貌友善甚至热情。比如进酒吧,只是上厕所,人家也是很礼貌的对待你。比如我在机场充电,发现插座没电,老远坐着的一个男人看到,走过来告诉我另一个地方有插座可以用(得提一句,这中年男人好像颇有些像阿兰德龙哦)。

        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不夜城。上午八九点街上人很少,白天特别清净,到了晚上(下午四点多),一群群男女青年,一对对恋人情侣,一家家扶老携幼,全在街上,宽宽的行人道满满的,餐厅,酒吧满满的,感觉全城倾巢而出。

      1999年北约因科索沃问题大规模轰炸贝尔格莱德,半个贝尔格莱德被夷为平地。贝尔格莱德第44次被毁,这座城市阅历了115场战役,44次被夷平,现在还到处能看到被战火熏黑的大楼,但是今日的她却成为欧洲闻名的不夜城。

      在塞国感受最深的就是悠闲。好像闲人很多,据说是因为失业率高,没有数据调查我也不知道,只知道他们文娱形式似乎很少,像我们的棋牌室,足浴按摩,电影院,KTV……都没见到,就见到他们坐着聊天,一小杯饮品(酒或咖啡)能坐一下午,一晚上,大城小镇都这样。

        这个国家不是很富裕,但是人们不缺乏审美,我们在乌日策入住的人家里,文艺气息挺浓郁。我们在贝尔格莱德住的民宿,装修格调很现代。人们居家生活也还是很便利的,各种电器一应俱全。

      可能到欧洲的国人都会感慨他们的国民素质吧。塞尔维亚也不例外,人民特别友善礼貌,行车走路很有规矩,大家都按规则来,整个国家特别有秩序。说到素质,此行我更觉得是由许多细节构成。比如,坐的满满餐厅,酒吧,一点不吵闹,尤其是餐厅,大家说话尽量不影响别人;比如说开车,很少有人別你,硬行加队,路口车辆一定会耐心等待直行车过去;三四米宽的路,也会看红绿灯按指示行,止……我们国内这些年也提倡素质教育,孩子们被安排学习琴棋书画,这当然好无可厚非,只是我觉得还应该有关言行礼貌方面的细节灌输。贝城夜晚的街道铺满了人,但是人们大体都是靠右行走,所以人再多,不拥不挤。

      一个集悠闲,清净,热闹,友善,礼貌,拥有漂亮建筑,异域风情,满街原装美女帅哥的国家,让我们自游自在结束了美好假期,告别了2018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出发,去贝尔格莱德 传统农历年的年底,我想是时候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了,或者说是度假,彻底放松一下,以洗涤掉...
    Daniel耿阅读 6,705评论 0 2
  • 今天开始读《陆澄录》,大意能够读懂,但是没有能力去深究,主要也欠缺格物的精神。 这几天看了学友们的...
    墨涵洁阅读 2,548评论 1 2
  • 家乡是一壶酒;家乡是一杯茶;家乡是一股清泉。 家乡的味道是尝不出的,唯独用心去体会、去品尝……
    艺术论坛阅读 1,371评论 0 0
  • 爸爸下午学科三,妈妈下午要上课。 中午的时候,妈妈就把钥匙交给儿子,交代了下午放学后自己换好足球服去训练。 下午爸...
    云起山下阅读 6,330评论 0 0
  • 文学是人学,人是有七情六欲的,所以好的文学作品必定会在情感上打动人。东野圭吾的作品虽为推理小说,却并不只是因为悬疑...
    笑对红尘阅读 4,728评论 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