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爱开小差的小A,常常迟到的小B,作业有些拖拉的小C……我和班主任冯老师圈定了重点家访对象后,便和家长约好了,下午放学到学生家里去。
谁知,天公不作美,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但考虑到已经和家长约好,我们还是决定按计划进行家访。
放学后,我们与学生一块儿步行回家,并决定分头行动,我负责小A家。为了缓和气氛,消除沉闷的气氛,我先拉开了话匣:“你欢不欢迎老师去家访?”小A是个活跃分子,屁股上像钉了钉子,前后桌都“深受其害”,这时,他又发挥活跃的“特长”,侃侃而谈:“我妈早上听说要家访,就开始审问我犯了什么错?还说一定是我表现不好才家访的。老师,你们到那儿别告状,行不行?”
听了他的话,我一方面想起课堂上冠冕堂皇的话:“这次的家访是每家必到,家访不等于告状……”另一方面又想到我和冯老师圈定重点家访对象时,我心里不明明想着他们的毛病,又何曾想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可话赶到这儿,我该怎样回答他?沉默片刻后,我故作轻松地回答:“可以,我不说你坏话,你给我什么好处?”他反应很快:“我以后上课认真听讲,多发言。”似乎怕这些还不能打动我,马上又接上:“我坚持每天读书,按时完成作业。”我知道他在同学们之间很讲义气,那会不会也对我这个大朋友讲义气?想到这儿,我忙接上话茬:“一言为定。”听了这话,他像吃了一颗定心丸,脸上闪过一丝轻松的神态。
说着话,不知不觉便到了小A家,高大的楼房贴着瓷砖,看着挺气派,小院里扫得一尘不染,还放着几盆绿意盎然的盆栽。一进院子,小A就大声喊:“妈,老师来了。”可屋里出来一个六十来岁的老人,小A似乎很失望:“奶奶,我妈呢?”“你妈有急事回店里了。”“说好了,在家等老师,怎么说话不算话?”他显得有些着急,接着转向我:“我去给我妈打电话。”我制止了他,跟他说奶奶在家也是一样的。但他脸上多少还有些失望。
我不知道他出于什么想法,这么想让妈妈回来,但我真正感受到了他对这次家访的重视。我像之前承诺的那样,没有向他的奶奶说他在学校的种种不是,尽量夸大他的优点,比如能说会道,人缘好,对朋友讲义气,成绩不算差但有进步空间……他的奶奶人很厚道,只是说小A的妈妈开了个理发店,忙,顾不上管孩子,希望老师多管教。我们聊了有十几分钟,便起身离开。
出门时,小A一脸阳光,连着几次跟我挥手告别:“老师,拜拜,拜拜!路上小心!”我猜想,此刻他的内心该是释然的。不知为何,他那天真的笑容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我突然觉得他很可爱、很可爱。
家访后的几天,我有意注意小A的表现,课堂上每次我将期望的目光投向他时,他几乎都能感受到我的心意,有时是怯怯地举起手,有时也会自信地高高举起,我尽量挑那些他可能会的问题让他回答,再趁机表扬他,课堂上他开小差的时候明显变少了,作业质量也有所提升。我很得意当初遵守了对他的诺言,也更清楚地认识到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告状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不忘这一"棍”之仇,给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
当然,小A只是个例,大多数时候,我们家访还是要针对学生的情况客观地与家长沟通,家长与学生会很清楚地从你说话的语气中感受到你是出于关爱,还是为了告状。
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让我们的家访路上多一些赞美,少一些“告状”,让家访像阳光一样洒向每一朵含苞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