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出生与身世
灵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话说花果山顶上有一块灵石,受天真地秀日月精华崩裂出一石胎,因见风,化作一石猴。
这孙悟空乃石头所化,无父无母。哪里来的父亲?
听我慢慢道来。。。。。
孙悟空能最后修成正果,成为斗战圣佛,与他生命中出现的三个父亲有着决定性的关系。
以下我就按出场顺序一 一道来,其实这也正是他的成长轨迹。
孙悟空的第一个爹:须菩提祖师,
石猴孕育之初无名无姓,拜须菩提祖师为师后,须菩提祖师给他赐姓起名为孙悟空。并解字“孙”字为“子 系”二字,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 此处其实也指的是孙悟空此时还是处在婴儿期,人处在婴儿期的时候,正是学习各种生存技能和知识的时候。书中写他与众师兄学习语言礼貌,讲经论道,习字。这些也都是一个人类的小孩应该学习的。后又传授给了孙悟空七十二变腾云驾雾等等各种本领。作为一个男孩子应该会的应该学的一些技能技法都传授给了他。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此时的孙悟空可以说完成了从一个猴子向一个人的转变。
小孩子在十岁之前可以说都是猴子,因为人的大脑要到25岁才发育完全,十岁之前的小孩子一般是靠本能来控制自己的,还不能从意识上做到完全自律。
现在孙悟空继续成长,慢慢长大,从一个小婴孩长大成为了一个少年。
现在,孙悟空的第二个爹该出场了。
话说孙悟空与菩提老祖学艺归来,学了一身的本领 。开始变得不安分了。闯地府,改了生死薄,闹天宫,打烂凌霄殿。并且要自立为“齐天大圣”。
大闹天宫在精神分析上来说,指的是俄狄浦斯情节中杀父娶母。“齐天”,天为父,就是要与父齐,代替父亲。
这时如来出现了,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孙悟空的本领再大也没能逃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西游记》书中写道“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反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作联山,名唤“五行山”,轻轻的把他压住。”
此乃书中原文,看到这里既写出了如来对孙悟空的严厉管教,也表现出对他的爱护。此是如来父亲原型的体现。
这时的父亲应该是有力量的,就是要能制止孩子并且也能给他确立规则,如来的五指化为金木水火土五行,也暗喻为世间的各种规矩法则。 这些都是在潜意识中完成的,孩子是无意识的,其实父亲可能也是在无意识中做到这些的。
孩子渴望取代父亲的禁忌不能被实现,父亲作为一个分离的实体存在,在禁止孩子超越界限的同时,也提供了保护。
所以,父亲也代表规则,如果此时没有如来出现,没有一个父亲在也孩子的生命中给他立规则给他保护,那么,这个孩子长大后也可能是即没有规矩没有力量的。
孙悟空的第三个爹:唐三藏
孙悟空大闹天宫又被如来压在了五行山下简直就是他的成年礼。直到五百年后唐僧出现揭了如来的“六字真言”,将他从五行山下解救出来,这,算是礼成。后面开始了孙悟空又一次的升级与打怪之路。
话说孙悟空大闹天宫被佛祖压于五行山下五百年后,见到取经的唐僧路过于此,便说道:我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只因犯了诳上之罪,被佛祖压于此处。前者有个观音菩萨,领佛旨意,上东土寻取经人。我教他救我一救,他劝我再莫行凶,皈依佛法,尽殷勤保护取经人,往西方拜佛,功成后自有好处。。。。。。
如来爸爸先在孙悟空的头脑里安利了个信念,然后让唐三藏救了他,带领孙悟空去向那个信念出发。往后的十万八千里取经路,其实就是孙悟空走上社会的职场之路。由于唐三藏对他有救命之恩,又有师徒之谊。到这里,唐三藏与孙悟空已经建立起了链接,所以唐僧的信念会影响到孙悟空。“师父”,本身就带个父字,所以这取经的一路走来,就是一个爸爸对一个孩子的事业的影响与带领。再加上观音给的紧箍咒,一路走来,翻越千山万水,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也没有放弃,最后终成正果,成为斗战圣佛。
在取经路上,最后能坚持下来跟唐三藏的引导与坚定的信念分不开。孙悟空虽然答应佛祖不再作恶,皈依佛法,也只是嘴上应承,中途多次反悔跑回花果山。若不是唐僧的坚定信念要去西天取经,孙悟空的本事再大也无处施展,也不会最后成佛。
以上所写的孙悟空的三个父亲,其实也是现实中的每一个爸爸身上的三种功能。这三种功能就是:
一、在带领孩子玩耍的过程中教给孩子技能;
二、在从小到大的成长中,让孩子知道规则。知道家庭的伦理规则,知道社会规则。
三、把父亲的信念传递给孩子,为他以后走上社会后,有什么样的事业、什么样的成就产生影响。
此上三种功能里不一定全部来自于父亲,有可能是师长,朋友、领导和亲戚。。。。
但是,一个父亲一定会对这个孩子产生这些影响。回想一下你的爸爸对你的工作、事业有过什么影响?你脑子里的哪些信条是来自于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