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交作业,家长该如何教育

其实作为教师身份,我会严抓作业,因为这是教学的重要一环,或巩固当日所学,或为了让学生开阔眼界,或为了让学生保持题感,一定的作业量是教学保质的重要手段,所以当我碰到孩子没有交作业的时候,我处理起来是不含糊的。课后催促,课上提醒,限制进入课堂,总之要让孩子对自己的作业有个交代。当然,再怎么严抓,都不能完全杜绝这个问题,因为不交作业的原因很复杂。

但是,今天我发现我的娃也出现屡次提醒也不交作业的情况,我有点恼羞成怒。没控制好情绪就对孩子一通说教,越说越激动,最后要求孩子即刻把作业补上。我觉得我该冷静一下,隔断我任由情绪自动驾驶的状态。于是我敲下了这篇文字。

反思在处理孩子没交作业的事情上,我有点操之过急了。我完全没有意识到,在和孩子沟通前,已经有了“对错预设”:孩子是错的,家长和老师是对的。这个对错预设,意味着我已经站在了孩子的对立面。家长和孩子互相对立时,怎么可能有良好的关系和沟通呢?我充当了高高在上的批评指责孩子的家长,孩子呢,沉默、不理睬我,最终虽然不得不屈服于我写完了作业,但孩子是翘着嘴巴补完的。这样的沟通显然是违背了家庭教育的重要原则:关系是教育的前提。

所以正确的沟通方式:

1. 先学会换位思考,不做“对错预设”,设身处地体会孩子的感受和想法。

2. 通过询问、倾听,确认孩子的的感受和想法,共情孩子。

3. 沟通全程陈述事实,没有对错评判,没有出谋划策。

4. 信任孩子:他们做/不做一件事是有他们自己的考量,知道做/不做的后果。即使在家长眼里,这样的决定/考量是不周全的、不理智的、不恰当的,也请家长信任孩子,给孩子试错的机会,而不是强迫他们按家长的要求做。

5. 当家长给孩子做决定/试错的机会时,不仅给了孩子信任、尊重和无条件的爱与接纳,还构建了一个安全的沟通环境:孩子说真话或者做“错”事不会被批评指责否定,家长能理解和共情孩子,这样孩子就不需要隐瞒或说谎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