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时家里没人,刚想静静,写点东西。
一会儿接到电话,母亲带着儿子在小区附近的幼儿园里玩儿。
说儿子不回来,起风了,让带件衣服。
去之后,儿子继续疯玩疯跑。一直玩到7点半。回来发现门锁了。
换做以前,我肯定要埋怨的:
怎么这么早就关门!
怎么知道劝着儿子回来!
光知道疯玩,不知道回家!
自己怎么会这么蠢,待到这么晚?
好在现在的自己有所改变。
及时打消抱怨的念头,开始看一下有没有其他路可以回去。
这才是最重要的。
问题不是为什么关门了,而是怎么样走回家。
开始一起往另一个方向走。
路上也不再着急,而是慢慢走,可以欣赏风景,还能跟儿子、母亲聊天。
心情放松地寻找可以回家的路,
时间过的很快,心情也不错。
在不远处就发现了一个小门,只不过需要协作才行。
我先爬过来,母亲把儿子举起,我再接过来。
就这样,回家的曲折路,变成了成了一次小小的探险。
经历特别,体验独特,对儿子、对自己也是教育。
告诉儿子以后要有时间观念,做什么事情都不可任性,都不能凭自己的性子来,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不可以做,有些事情什么时候做,有些事情什么时候不能做。
既是经验又是经历,见识不一样的风景,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三月底刚打算写点东西的时候,脑子里想了很多,笔下也能写出不少。
但前段时间进入了高原期+瓶颈期,想法很多,但转瞬即逝,笔下迟迟写不出。
所以停下来,开始大量输入,
看各种各样的杂书、闲书,而不只是针对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标去集中看。
这样反而有很多生活中的细节能给自己启发。
突然冒出一个词,就根据这个词进行无目的的幻想,有目的的联想,再根据自己看过书中的记忆和生活中的联系,把他们组织起来。
就这样,成文,还有血有肉。
而且与生活紧密联系,与自己体验紧密相关。
这样的文章才更有生命力,而不仅是无病呻吟。
空泛的让大家努力吧奋斗吧,只要努力就有未来,只要开始路就在脚下,远不如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给人更实在的启发。
暂停,是为了更流畅地播放。
曲折的路,别有一番风味,在心头。
暂停,大脑得到休息调整,工作会更高效。
不要怕弯路,每一次浪费,每一次停步,也是另一种收获,只要你看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