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终于是结束了,除去硬装的几个月来——这些全是装修师傅的事,后面两个月来的软装,就全是自己做主的事情了,还不错,能在工作忙碌之余,闲下来的时间里把一个“家徒四壁”的房子,按照自己的心意,一步一步搭建出欢喜的样子出来,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呈现”——不仅是家居陈设,更是自身潜能,都在这次的家装中,尽现了意想不到的所在。或许,有人会觉得家装是费心劳力的一件苦差事,也有人很愿意事事托付给别人代以效劳,更有人只期许着一切结束后的安然享受居住,然而,从这次的家装经历中,我却长久地回味在,亲力亲为地“建造”这个拥有自己构想的空间里的过程中,这是一份满足,也是一次超越,更关乎着自我成就的体验。
现今,我已住进了新装修好的屋子里,和孩子一道有了属于自己的“领地”,他有他的,我有我的——世界。每每见到他大了,也高了,说些开始让我听不全懂的话了,我就在担心着他,有一天也要脱离我的“庇护”,要学会独自的做他认为该做的事情了。而这,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给他一个单独的房间,一张单人的大床,把他“抛进”多少年来他不曾有过的经受,进入一个陌生的,可能还有点后怕的世界里。他在成长,便不会畏缩与我们的分离。这也便是我选择在此刻装修的一个原因了。
当然,有时我或许也知晓一点,就是这种“分离”不光是孩子的事情,也在乎自身,从我父母的家庭里,也就出来了,这也是多少年后的事情了。
因而,家装对于我来说,便多了些意义,再加上是第一次能够“随心所欲”,便也就格外的重视起来。但起初并没有想要写点什么,也没有事后的那些感受的,或许更多的只是份期待,对于最终会“变化”成什么样的局面,在那个时候全然还是不知的。最开始,在没有装修工进场之前,自己还用简易的“装修设计”的软件,渲染出了不少效果样图,但因为一些原因,也没有用上。但大体上,我能知道的就是,整体的风格走的还是简约型的,不会铺陈的太满,尽量誊出一些自由宽敞的空间——这是我和妻能够达成一致的地方。
还有一个,也是我能确认的,就是家装所用的家具,大多都是会用某家的,一来方便快捷,卖场离住所也近些,所需要的家居用品,几乎全都有,这样就不需要跑很多的地方;二是风格简洁,像我这样的年纪倒还没有到热衷于那些厚重古典的色调。在还没有动工前,我和妻就几次三番地逛过某家,挑选陈设,为即将拥有的房间做了一些预设。后来,有很多的设想其实都没能实现,要不遇到更好的“取而代之”了;要不因为布置或格调的不协调而“弃之不顾”了,但唯有一件家具,是从头到尾都坚持了下来,早早地就看中了,每每逛到那处,都会盘桓一会儿,再细细打量一番,大约只盼着有朝一日真的能搬进自己的新家。
这,后来也就如愿了。当所有硬装的部分完工后,便开始了添置需要的家具陈设,最先也就购置了——一件两米多高的书柜,褐色的,带有玻璃的橱门。这看起来挺不错的,搁板有好几层,每一件大致是能放下好些书的。书对我来说,倒是成了首要需要考虑安置的物件。还有一个好处是后来发现的,就是可以把过去“堆积如山”的书籍重新翻一遍,归类整理一番,这样看起来便也就“顺眼”了许多。
不过在货物送到家之后,所顾虑的是如何把这些配件组装起来。在某家购买家居产品,送货和组装是分开来收费的。出于节约的初衷,和也认为组装该不是困难的事情,况且在当时心底也是有一个盘算的,何不秉持着西方人自己动手的传统?在影视剧里,每每看到西方人在自己的大房子里,操持着手上的工具,做一些修补装饰房屋的技工活,这一方面大概与他们雇佣人工成本的不菲有关,另一方面自然是他们从小培养的动手能力促使着他们对这些手头活是有兴趣的,自己动手更能彰显作为个性化的一面。
这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在组装各式家具的时候,体验到的并不是劳作的辛苦,更多的是创造和成就。把一件又一件购买来的零散组件,按照现有的组装说明书的工序,一步接着一步地完成,最后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成品,真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像加高件的书架,买回来的只是整齐地封装在6个长条纸箱里的一堆成型的组件。若没有前期拿几个小家具“练”过手,那么见到这些,多少想来还是有些犯怵的。此刻,看来便是一种挑战,又像是一种游戏。按图操作,在板子上安装螺钉,再固定木板,反复如此,书架的柜面就装好了,接下来就是上几个柜门,柜门都是现成的,主要就是上铰链,调试闭合,这一步做成后,最后就是搭书架上的搁板,这是件容易的事,只要数好孔眼就不会装歪斜了。大约一个书架就是这几个部分组成的,还记得装第一个书架,是从上午开始的,全部弄好后,已经到了下午,算来有四五小时了,这是慢的了,费了些心思,有些地方还要琢磨下说明书上的操作,还有的地方弄错后要再返个工。过了一些日子后,再组装第二个书架时,就没这么长时间了,至少短去了一半的工夫。
做完一个家具的组装,特别是那些大的,组件多一些的,会多一些成就感——尽管东西不是你设计制造出来的,但是凭着你的双手,把一堆零散的部分,按照它应有的模样,组合起来,使他成为了一个富有“生命”气息的活物,最终展现在了你的面前。这是一种创造,不是从无到有的那种,而是,从死寂到生动、从混乱到整合、从遮蔽到敞开的重现的过程,也许,这个物件与你真正有了照面,开始投入进你全部的世界里。
这是挺有趣的体验,让我想到了孩子小的时候,陪着他搭乐高积木时的情况,与现在有着大体相同的感受。都是凭借着特定的“图纸”,分步骤完成每一块的拼建,最终形成图上所设定好的那个形状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我们老早就有了这个形状的“内在影像”,存在脑海里的某一处地方,然后,就是一点点让这个影像变得清晰起来,最终“活现”在你的眼前,成为真实的存在。我于是常有这样的认为:大人的组装家具和小孩子拼装乐高玩具,其实是一个样的,也就是说,大人的这个活也是一种“游戏”,也会有着“好玩”的兴致与乐趣。只不过,那个时候我是在陪着孩子玩,而现在他却没了兴趣,不再陪我干这样的活了,唯有一点遗憾的!
的确,组装家具确是一件好玩的事了,近乎到了“乐此不疲”的状态。记得有一晚上去某家拉了好几件家具回来,那时已经快十点了,一个人就留在新房子这里,一干就是几个小时,竟把新买的几件家具全部组装好了,那时便已经是凌晨一两点的时间。还有几次,晚饭后就和妻子过去那边继续组装,忙着忙着也就又过了零点,但我却浑不觉得困倦。看着一件又一件的家具成品呈现出来,有简单的,也有较为复杂一些的,如同一个又一个的“关卡”,也许我并不知晓,在拼完这一步之后,接下来的那一步会遇上些什么样的麻烦,也许会顺利些,也有可能会有点小阻碍出现,好在最终的结局并不坏,我们克服了该有的一切困阻(如果有的话),所有的家具都如样的成了型,有带贵妃榻的三人沙发,有孩子的两个高低衣橱和他的储物架,也有我的几个书架,还有一套简约型的餐桌椅和其他在某家买的全部家具。想来大概我是可以胜任某家的家居安装工了,或也还戏谑过赞自己是“家装小能手”,的确也是这样子的,为了做好这些活,我还特意添置了某家的工具套装,配上了一个手动电钻,拧起螺丝来便是那么有模有样的了。
然而,这次家装最为困难,或许也是最能体现辛劳的要属墙体打孔了。我们本不想在粉刷一新的墙面上钻孔打洞的,因此,我们省去了不少需要挂在墙壁上的油画,就连原本想要液晶电视挂墙的初衷也最终还是放弃了,改为放在电视柜上。不过,整套房子的窗帘,发现却不得不需要打孔,卫生间还好,窗户的边框上贴了墙砖,是可以用特定的水泥胶粘住,其他就不大好这样操作了。原本,如果我们去找一间制作窗帘的店铺,全部打包让他们定做,这些自是不用多烦心的事,但是,我们并没有这么做,想的更多的还是,要再试一试,或许安装窗帘的手艺活也不是那么复杂。于是,小窗帘都是在某宝上购买,房间里的大窗帘仍是在某家置办,包括窗帘的布和横杆配件。但是,遇到困难的就是打孔固定的事了。我们又特意在网上买了一个据说是可以打水泥砖的手动电钻,终于有一天,按上6mm的钻孔,对着窗户边框的墙上就开始钻孔了,那真是一次痛苦的经历,以为能很快地打出一个几厘米深的孔出来,谁知耗费了十几分钟,也才深进去一点点,后来我们再用锤子敲击水泥钉往里砸,迫使里面能松动一些。就这样电钻使劲钻,再铁锤用力敲击,心酸劳累了半个钟头,总算是才把窗帘竿一边的两个洞眼钻好,塞进了膨胀螺帽。在当时,真的是有一种绝望的心境,恨不得就这么算了,还是找专业人来安装就好了。当天也就做了这点,回去之后,再想着这事,或许还是有别的办法的,便猜测以为是钻头的缘故,于是便又在某宝上购买了几种不同尺寸型号的水泥钻头,试了一下,却比之前好一些,但也还是要钻个十来分钟,才能出一个洞。这样的效率也是令我心碎,大概正常地钻孔作业总不会是这样子的吧,况且,接下来要打的孔又比现在的还要粗一点。此时,继续能想到的,就是再次更新工具。于是,我们为了能把每个房间的窗帘顺利安装好,便又花钱购置了更加专业的带有冲击功能的电钻,很显然,这个就强劲的很了,加上配好的冲击钻头,钻一个水泥砖的墙体,“轰隆隆”地几下,就能出来了一个四五厘米深的钻孔。随着喷溅而出的一身泥灰粉尘,还有那始终平举着的双臂和震动不息的酸痛,便活像是一个专业的家装工人了。记得有一天,一连在墙壁上打了二十个8mm口径的钻孔,安装了三个窗帘和两个搁板,这估摸着是我可能一天之内最多的打孔数了。从中我也生出了一些经验,这是之前所不知道的,那就是红砖墙体很容易钻孔,而混凝土墙体就比较费劲些,在使用冲击钻的时候,双手使力地需要同时配合着前后撞击,使其内部墙体松动,这样便能打进混凝土墙壁里了。
这就是从生活中获得的真实的经验,不期而遇却又令人体会深刻。
对于这次家装,最令我随心所欲的恐怕只有书房的装修了。因为,这里完全是可以按照我自己的心愿来陈设布局。加上房间空间不大,放上一排书架和一张书桌,所剩的空间就更有限了,因此,这并不需要多少的绞尽脑汁地来添置家具,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尽可能的协调风格上的一致性。为此,我添加了一些装饰物,并且把一个低一些的书架当作了一个如同玄关台面的功能使用,在上面立了一座黝黑色的花瓶,插上一枝假花,再在上面配上一幅圆形山水墨画,这样看起来,倒有了几分东方书香的意境。而另一面,我又好奇地添上了一个欧式的沙漏,和一个埃及纹饰的笔筒,带来一点西方文化的神秘。最后,我又以一座苏格拉底人物的摆台收尾,为书房多增了一些思哲和智慧。这便是我喜欢的,或许也是我当下的心境外化后的呈现。俗语有云:一几一案,皆照应着主人的品性,这倒是真的,诚不欺我。
如今,家装全都完毕了,我也住了进来,正享受着新房子给自己带来的新鲜和劳动之后的成果。软椅而卧,回顾走过的这三两个月,不免感怀颇深。之前忙碌许久,无暇舞文弄墨,此刻方才得出闲来,又觉得不直抒胸臆,恐辜负了这段奇妙而又艰辛的历程,时间长了,也就渐渐淡忘了。人的经历并不是常有的,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有时我们只能“可待成追忆”;有时我们还可“只是当时已”了然。
在我的书房,我又开始写一点东西了,这算是在这里写的第一篇文章,也颇有了点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