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是唱片时代最后的鼎盛期。四大天王逐渐褪色,后来之秀乘风而起,神曲层出不穷。
2003年,也是香港黑帮电影的绝唱时代,传统武侠的最后讴歌。
之后黑帮片逐渐式微,武侠小说再没能统治市场。
那时谁都想不到,有些歌可以听十六年,有些人可以红十六年。
十六年过去了,当时听着《东风破》和《江南》的人早就长大。
再来看当年,除了印在娃哈哈矿泉水上面的王力宏没有变,一切都变了。
2003年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四大天王同台,一起清唱了歌曲《当年情》,纪念刚刚逝去的巨星张国荣。
唱到一半,刘德华哽咽。
这一年,张国荣、梅艳芳相继离世。
“有道是天姿国色、不可一世”的绝代风华不再,四大天王的热度逐渐退去,周杰伦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成为新的亚洲天王。
娱乐圈里后浪推前浪,人们远未到达手机听歌的时代。
MP3、CD机和Walkman占据大多数人的听歌时间,DVD和VCD家家备有,盗版碟片和KTV百花齐放。
再往前两年,远在新加坡的林俊杰还没想好将来干什么。
他家境殷实,看起来似乎应该去个好大学;
阿杜还在建筑工地当工头,每天只能在工地上练练嗓子,他的听众只是他的工友们。
一场比赛把两人的命运绑到了一起:
三千多人参加的“非常歌手训练班”,最后选出了八个人。
其中一个是阿杜,还有一个是当时还是高中生的林俊杰。
当年的歌手选拔远比现在苛刻,并非一具好皮囊就能脱颖而出。
你要么有绝对出众的嗓子——比如阿杜。
你要么得有扎实的创作能力。
海蝶音乐的制作人告诉林俊杰,你要想发片,那就在你服兵役的这两年好好写歌,写到我满意为止。
林俊杰照做了。
他卖出去的第一首歌,就是张惠妹的《记得》。
当时的林俊杰,还不清楚自己要不要发片,能不能当歌手,他的注意力都在自己的创作上。
服完兵役,刚到台湾的时候,他中文讲得一般,有时候交流还词不达意,公司就安排他跟着阿杜跑通告,见见场面。
阿杜比他早出道一年,发了一首《天黑》和《坚持到底》,一炮而红,家喻户晓。
他的通告林俊杰一场不落下,全部跟着参加。
林俊杰很会模仿阿杜的声线,他经常趁着阿杜没到场,就在一旁学阿杜唱歌,让粉丝们误以为是阿杜来了。
林俊杰时常疑惑,他对制作人许环良说,我长得一般,唱的也就那样,你为什么要签我?
现在来看,幸好当时许环良毫不犹豫地签下了他。
因为次年的金曲奖,林俊杰就拿下了最佳新人奖。
已经登上了《时代周刊》封面的周杰伦,早就无人不知。
他的新歌《以父之名》首播时,八亿听众同时收听。
这张专辑里的《晴天》,曾在网易云音乐拥有200万评论,承载无数人的校园回忆。
前奏响起,你就能回到那个教室、那个课桌,情窦初开的夏日、攥在手心的情书。
许多时候,音乐是记忆的书封。
那一年,周杰伦的绯闻女友还是蔡依林。
他给蔡的新专辑写了一首歌,叫《布拉格广场》,拿下金曲奖最佳编曲。
这首歌也成为蔡依林代表作之一。
如今,周杰伦结婚生子,当时桀骜不驯的少年也成了有双下巴的中年大叔。
那一年,香港新时代的歌王陈奕迅演艺事业开始走向巅峰,出了第三张国语专辑,《十年》便在其中。
不用多说,“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唱遍了大街小巷。
那一年,第一人称fps游戏《反恐精英》1.6版本发行,网吧人满为患,“fire in the hole”不绝于耳。
盛传的CS版《十年》唱到,“如果当时的手没有颤抖,我一定会爆你的头”,被人津津乐道。
的确,如果足够好的话,有些歌真的可以听十六年,有些游戏也可以玩上十六年。
当时的五月天,正处于鼎盛的创作时期。
阿信的创作能力不用多说,他不仅给自己乐队写了歌,还给羽泉写了一首歌,叫《在这一秒》。
羽泉还是当之无愧的内陆第一组合,没有像如今一样,只剩下“泉”。
上到六十岁大爷,下到几岁小孩,谁不会唱一句“我宁愿你冷酷到底”“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
谁也想不到,十六年之后,一个人还在唱歌写诗,一个人早从神坛跌落。
当时的内地乐坛,面对港台众多巨星的音乐进攻态势,依旧有许多歌手做出了不错的音乐。
杨坤发行首张专辑《无所谓》,横扫内地各大排行榜。
有道是港台有阿杜,大陆有杨坤。
汪峰还没穿起皮裤,撑起华语乐坛半壁江山。
章子怡也还远未在汪峰的生命中出现。她才刚拍完张艺谋的电影《英雄》。
2000年的《卧虎藏龙》让世界惊叹中国的武侠之风,《英雄》即算口碑褒贬不一,也没人敢说一句武侠式微了。
可如今,武侠电影几乎从电影市场中消弭无踪。
当时清华的学生组合水木年华很火,一首《一生有你》脍炙人口。
但刚火不久,因为与卢庚戌音乐创作理念不合,李健就要退出。
2003年,退出水木年华的李健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个人专辑,金曲《传奇》就在其中。
李健没能把《传奇》唱火,不久卢庚戌重新组的“水木年华”就把《在他乡》唱火了。
也正是2003年,电影《无间道》横扫香港电影金像奖,成为港片巅峰。
60万人,打出了9.1分。
梁朝伟和刘德华在其中贡献教科书级表演。
《无间道》中饰演他们俩年轻时的演员,一个叫余文乐,一个叫陈冠希。
两人都是香港新生代演员中的代表,针锋相对、谁也不输谁。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没过几年,一个成了张志明,一个无限期退出娱乐圈。
《无间道》之后,香港传统电影业开始走向衰落。
《无间道》的巅峰,和张国荣的逝世,某种程度上代表了香港一个时代的结束,但新的时代在哪里,当时人们还不知道。
王菲在这一年发表了专辑《将爱情进行到底》。
次年金曲奖,她以天后姿态拿下最佳女歌手,嫁给李亚鹏,淡出乐坛。
王菲的专辑制作人叫张亚东。
给王菲拍MV的时候,张亚东爱上了一个女演员,两人开始了一段长达几年的恋情。
2003年时,这位女演员因扮演周芷若一夜红遍大江南北。
高圆圆。
那一版的《倚天屠龙记》未必是最好的一版,但里面的两个女主一定是让人难忘的两位。
除了高圆圆,还有一个,就是饰演赵敏的贾静雯。
那时贾静雯还没有嫁入豪门,古灵精怪、活泼可爱的扮相,使得她的赵敏深入人心,成为许多九零后心中的少时女神。
直到前几天,微博上仍在津津乐道地讨论这版的《倚天屠龙记》。
《倚天屠龙记》在大陆创下收视高峰的同时,有另外一部大剧在央视热播。
这部制作精良、全部由当时的小生演员出演的电视剧,叫《金粉世家》。
陈坤、董洁、刘亦菲,各个出尘脱俗,美不可方。
主题曲《暗香》,成了著名歌手沙宝亮的唯一代表作。
有些人可以靠一首歌红,这是运。
有些人红了也不过几天,这是命。
命运之事,无人说得清。
十六年过去,有些东西像是前进了。
比如MP3换成了手机,比如小屏幕换成了IMAX厅。
那时候没有微博,韩寒和郭敬明还在争畅销书榜的头名。
有些东西像是没变,比如印在矿泉水瓶上的,还是王力宏。
有些东西像是退步了,比如人们再也没有见到过新的音乐巨星,像《卧虎藏龙》、《无间道》这样的巅峰电影。
不得不承认,连周杰伦都说自己已经不靠做音乐挣钱了——唱片时代已经彻底过去。
前段时间,郑钧在节目上说,现在的榜单没有公信力,现在人们听的歌都一言难尽,也的的确确是如此。
这个角度上来看,我们都在往后退。
后退不是一蹴而就的。
以前,像林俊杰和周杰伦这样才华横溢的音乐人想成为歌手,先得通过重重考验,有高强度的创作和演唱训练,要把各种乐器玩的出花,写曲编曲演唱一个都不能落下——如此,你才可能有机会出头。
现在不是这样。
其实早在2004年,这种现象就已经存在。
那时人们一边追捧着周杰伦、林俊杰的歌,另一边刀郎的歌卖出令人咋舌的销量。
2004年,周杰伦在做《乱舞春秋》和《止战之殇》,林俊杰在做《江南》和《美人鱼》的同时,《两只蝴蝶》《老鼠爱大米》风靡网络。
就像耳帝说的那样,就像是两条互不相交的线,一个在台面上,一个在台面下。一个名利双收、一个野蛮生长。
某音乐人在一个颁奖礼上拒绝为刀郎颁奖,因为“他的音乐审美不行”,但“确实我们都卖不过他”。
她当时疑惑,“卖得好的音乐,就能说他是好的吗?”
去年是X音元年,无数在大街小巷上唱红了的歌都是从这里传出。
这些“神曲”相比十六年前音乐人们的歌曲,无疑是没什么进步。
唱《离人愁》的歌手,在被问到简单的乐理时,哑口无言;
唱《盗将行》的歌手,在微博上被痛批词曲抄袭;
但依旧不妨碍他们占据听众的耳朵。
翻翻看自己的手机,去KTV的常点曲目,我们唱的听的很多歌,依旧是很多年前听来的周杰伦、林俊杰、陈奕迅或者五月天。
在这一点上来说,我们无疑正在退步。
华语乐坛过了遍地是金曲的时代了。现在你再去看金曲奖,它甚至沦为了发掘好歌手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褒奖好歌手的舞台——要知道在以前,能入围金曲奖的,一定是你耳熟能详的巨星。
这可能是最好的娱乐时代。
人人都能在手机上刷到无数娱乐消息,目不暇接、冗杂繁多,打开音乐软件就能听到无数专业或不专业的音乐人的作品。
听歌比之前容易太多了。
这也可能是最坏的娱乐时代。
我们缺少多年前那样专业过硬、才华横溢的巨星相继出现,填补空缺。
可我们能做的,也不过只是怀念。
给今天的文章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