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压力
最近因为带小妞奔波,感觉很是疲惫,于是不吼不叫的妈妈也消失了,家庭战争也重现了。因为我觉得我压力好大,于是我开始焦虑。
早上冉姐发了一段链接,题目是——斯坦福心理教授:压力面前,除了逃避和死扛,你还有第三种选择
原来,真正有害的不是压力,而是认为“压力有害”的想法。
通过以下三步进行改变:
第一步:承认压力的存在。也就是说当你感受到压力时,不逃避它,允许自己感知到压力,包括它是如何影响身体的。
第二步:欢迎压力。意识到压力是你对在意的事物的反应,并联结到压力背后的积极动机。
第三步:运用压力给你的能量。不要试图耗费时间管理压力,而是思考你现在可以做什么来应对压力。
比起对不安的逃避,对生活意义的追求才是身心健康的不二法则。你认为压力好,压力就帮助你;你认为压力坏,压力就折磨你。
金发碧眼的美女学者在演讲最后说,关爱造就韧性,面对压力,选择人际互动。压力让我们跟自己的心交流,同情心在人际交流中得到快乐和意义。
听完演讲,仿佛看到自己不服输的眼神,也看到身边的人友善的脸。
二、心安
最近回乡认识的一个姐姐,加了微信,一下子就从之前群里寥寥数语的交流转向推心置腹,我们分享自己的知识来源,分享对生活的感受。还记得第一次在读书群她以自己的实例告诉我对孩子放下焦虑。那天,她的一席话,让我又一次体会到贴心,提醒。
我说:我有两个执着,一是对于家庭卫生的执着,二是对于早起早睡的执着,遇到这两件事,我要求其他事为我让步。
她说:你的那两个执着我曾经都有过,但是我现在都放下了。只要孩子心顺,偶尔迟睡一两个小时,都不是问题。你因为迟睡的原因纠结,你不高兴,孩子也不高兴,不高兴的时候睡眠的质量也不高,实际得不偿失。
有时候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星期五我都要和孩子去看电影,有时看电影要到凌晨,经常受到她爸爸的批评,不过我们俩就像一起干了件坏事一样,是我们自己的秘密一样,感觉特别高兴。因为我们结成同盟。
想起来之前学习赏识教育,周老师说,教育之道,心安之道。我这段时间的主旋律是催催催,孩子是什么感受呢?
三、坚持
昨天跟一个同事聊天,说起孩子的教育,她说,很多事情就在坚持一下的过程里适应,提高。
她举了自己上学时的例子,老师讲得很快,思路跟不上,这是怎么办呢?放弃吗?她因为没有放弃,努力跟随,慢慢的也就适应了那个节奏,学习成绩提高很多。
我也想到我自己,上学以来几乎没有遇到过困难,中专时物理完全听不懂,完全放弃,也许就是一个点,挺过去了,就不至于无力成为自己的盲区。当然也想到学车,世界上没有学不会的,只有不肯学的。
成功,往往就在坚持那么一下时。
四、严冬
跟朋友闲聊,说到骗术,不禁联想到听说的那些被骗的故事,朋友一句一顿,让我不由得沉浸在那种氛围里。
他说,比如两个人正在你侬我侬,那是从春天到初夏,再到盛夏,慢慢的转入初秋,你觉得渐渐到了收获季节,可是也不免有凉意升起,未曾想,就这样进入初冬,你说,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觉得不会再冷到哪里去了。可是,严寒突至,你没有任何准备,只能在严寒中哭泣。
其实,人生都是在这样的循环中生存,只要自己的内心不要只看到季节的交替,每天都可以是春天。夏季也有避暑处,冬季同样有阳光。
我说,看透了人生四季,其实就像是一年四季,人生有寒有暖,不必沉浸于那种艰难,外面还有更大的天。冬有冬的好,夏有夏的妙,一年如春,想想未免枯燥。
他说,冬天再冷也不要想着夏天的好。
我说,是呢,活在当下。有时希望是个宝,却也会让人对现下失去感知。一味活在未来,其实你根本就没有真的活。
他说,很多人就是无法看透,做到的更是寥寥无几,有时自我满足也就是自我欺骗了。
我说,其实个人的欲望也是一种贴心的关怀,欲望并不可耻,人之为人,没有欲望,没有追求,也就没有活着的必要了。所有的纠结其实反而是一种乐趣。
我们感受生活,不逃避,却也不沉浸不能自拔。朋友的几句话,把我彻底从阴霾中拽了出来。只要认真面对每一天,凭他风雨来去。
五、应该
午饭时,同事给我分析最近我跟老公吵架的事,大家都笑了,说你怎么就得做受气包啊,有什么委屈怎么不能说?我说,我觉得这不是应该的嘛,这点都不明白......
话一说出,我就发现症结所在,我的心里,有多少应该啊。
这段时间,状态很差,却也是感悟最多时,生活对我还是非常厚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