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直在说“枕边书”、“床头书”什么的,是因为,有些书,适宜放在手边随时翻阅浏览的,长见识、陶情操、解心怡的。
所选的书呢,也大抵是眼缘、手感、质地、内容、味道等等,和谐自然的有机体现在某本(卷)书上,才可以受到主人的如此青睐。
可是,百密必有一疏、白壁却有微瑕。因此,这枕边书,好是好,读着读着,“有些时候”,就有些“疑问、疑点”需要弄明白的。那怎么办呢?就尽量找“比较原始的版本”来比对比对,试图找寻到“古圣先哲”道之真相。
一个名词,就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中,就是说,这本“拿来比对的原版书”,叫什么来着?
就叫“底本”吧。
而“底本”,《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
【底本】dǐběn ①留做底子的稿本。②抄本或刊印本所依据的本子。③校勘时作为依据的本子。(p241)
而传统上,“底本”,是古籍整理工作者专用的术语;影印古籍时,选定某个本子来影印,这个本子就叫影印所用的底本。(实际上,除了影印、还有校勘、标点、注释、今译、索引,都需要选定某个本子。)
所以说,读者也可以给自己的“枕边书”,找一本“底本”来的。
枕边书多多,这里,只列举一下,自己的无障碍阅读《西游记》,真正好读,可是也架不住“百密一疏”,就在P149页,我读到了,五言诗句,其中的一句只有四个字。明摆着的么,少一个字啊。怎么办?
找底本!
那底本就是,自己手中存有的《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