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红楼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红楼一梦,终成过往。然恋恋回首,到底是离愁渐远渐无穷。于是我不禁又如同那元好问一般:‘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这是宝钗的性格写照。她出生于皇商之家,从小聪明伶俐,帮家中料理事务,却又仪态端庄、才德兼备、性格淡然、处事低调。正如王熙凤说她是:‘不干几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她的品格端方,正谓是山中高士晶莹雪。‘可叹停机德’,她有着封建女性最标准的品格,随分从实,安分随时,是当之无愧的大家闺秀,任是无情也动人。

  可她不只有这一面,同时她也是个天真活泼的少女。遇到母亲时会不自觉地撒娇,语气娇俏,还引来了黛玉的打趣羡慕。当她遇到迎风翩跹的玉色蝴蝶时,她会扑将花底蝶。正谓‘为惜韶华去,春深出绣帏。’

  同时宝钗,也有着自己对封建社会的独特看法。她曾做/螃蟹咏/,对那些横行官场的人如贾雨村之流进行了尖锐的讽刺。而她自己所喜爱的词曲,居然是一首富于孤愤的,具有反叛色彩的词。故她骨子里竟有些愤世嫉俗的性格因子。若是个男儿身,我想她一定会有一番作为,不会终究落得个金簪雪里埋的下落。

  质本洁来又洁去,强于污淖陷沟渠。若要我选一位红楼梦中最爱的人物,那必然是黛玉了。两弯似起非起罥烟眉,一双似气非气含露目。这是初见时曹公对黛玉的描写,因这句描写,还惹得宝玉给林妹妹起了字---颦儿。眉间若蹙,娇弱可怜。正有诗云:颦儿才貌世应稀,独抱幽芳出綉阁。黛玉正如世外仙姝寂寞林,遗世而独立。

    在这大观园众多的女子中,她是一位真正的知世故而不世故之人。黛玉懂得人情世故,她初进贾府时便细心观察各人的举动,依照贾府的规矩办事。她也渐渐明白自己不能与宝玉长相厮守,惆怅自己的命运,故说府内‘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风剑严相逼’。可她却不世故,她从不像其他人一样劝宝玉读书入仕途只因他们是真正的心意相通,不屑于封建礼教的束缚,蔑视权贵,故才留下了宝黛共读西厢的美谈。

    可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而后黛玉葬花,为落花而哭泣、立冢,也是为自己的爱情与现实的无奈而悲泣。黛玉葬花,亦是葬己,这是封建社会对人的摧残,是社会的悲哀。

    而黛玉自身绝不是个整天伤春悲秋、怏怏不乐的人。她平时会和姐妹们嬉笑打闹,打趣袭人是她嫂子;遇到真心学诗的香菱会细心教导她,不论身份贵贱,引她为知音;在诗社中,她做的诗更是次次拔得魁筹;更是在她发现误解宝钗时,会真诚地向对方剖诉心意,黛钗最终也结成了金兰契;而她与宝玉也时时怄气闹别扭,有一次还闹到了老夫人那儿,可不到半日又和好了。贾母都笑着说:‘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贾母还曾说:‘我的其他几个孙子孙女都还好,只两个玉儿,尤其可恶。’由此可见贾母对他们二人的喜爱,也可得知他们平时的吵架不过是恋人间的打闹、假意试探罢了,正如宝玉所说,为的是他的心。都云,晴为黛影,袭为钗副。从晴雯的爽朗麻利的性格我们可以窥见黛玉的个性一二。

      可霁月难逢,彩云易碎。在贾府气数将尽的一天夜里,黛玉与湘云来到莲花池边。正是荷叶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如何不令人生悲。于是湘云为逗黛玉开心,两人对起了句。这便是‘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好一个冷月葬花魂,竟一语成谶。茜纱窗下,美人悄然离世。她本是绛珠仙子,为还债而来,何为还债?落尽一生泪,终了质本洁来还洁去。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金钏、晴雯、黛玉、探春、惜春、凤姐……这些女子都没有逃过悲惨的命运。但我相信最终她们都回到了仙界,或为花神,或为神仙妃子。待到重聚时,便又是烈火亨油,鲜花着锦之势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观村望池荷花叶,注文释意红楼见。日起月落百年间,又闻昔时宝黛言。 江南之左,同夏之西,有古村,名花塘村。村子方圆五...
    书成我读阅读 1,049评论 12 44
  • 林黛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 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身魂,荣府幺女贾敏与巡盐御...
    瘦竹斋阅读 2,626评论 2 23
  • 22年1月28日更 作者本人开篇即介绍本书的由来:一块女娲补天留下的一块无用之石听到二仙师说道人间之事变心生向...
    Galaxy0阅读 684评论 0 0
  • 路遥用整条命做祭品才有了《平凡的世界》,当他写到田晓霞之死,哭着打电话让远在外边的弟弟回来后,悲痛倾诉:“田晓霞死...
    琴雪_山人阅读 724评论 9 78
  • 黛玉,“秉绝代之姿容,具稀世之俊美”(26回),在贾、薛各府婆子丫环眼里,她是“天仙般的姑娘”,在表兄宝玉眼里,她...
    琴雪_山人阅读 1,043评论 10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