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教研收获
一、从“写教案”转变成“写学历”
教学设计应该从“写教案”转变为“写学历”。所谓“写学历”,就是设计学生的学习经历。我们的课堂不在于老师怎么教,一个老师即便拿着相同的教案但是在不同的班级呈现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老师要在课前做好很关键的一步就是进行学情分析。真的学情分析是什么?一个班的孩子,他的真实的学习的基础,包括学科能力的基础、合作学习的能力基础、他们的生活经验的基础。这才是做最具体的,最有针对性的分析。
因此不太倡导老师大量试讲,试讲多个班的意义不大,建议最多试讲一次,因为老师试的是教。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去了解孩子们的学是怎么样的。所以在教学设计中,要更多的去考虑为孩子设计一个类似于学习的规划书,学习的方案或者叫做学习的流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避免老师做了很多准备工作,课堂看起来很丰富,但是到头来,孩子一下课就什么都忘了。
二、“板块式”教学
老师在设计学习规划书的时候,尽量给孩子们设计“板块式”的教学。例如《桂花雨》的教学设计,可以分四个板块设计,每个板块都指向本单元的核心目标。《桂花雨》是部编版语文第九册第1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老师就应该始终扣住这一点。所以教学《桂花雨》时,老师的核心目标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句子去感受作者是如何借助桂花雨去抒发他的情感。
第一板块可以设计让学生去找那些让他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桂花雨的喜爱之情的句子。找完之后孩子们交流是哪些句子?在这个板块当中,老师要有很多细节的要求。
第二板块,交流找到的句子,通过抓关键的字词去交流。在交流当中就把朗读和理解融合进去,同时围绕单元核心目标,谈谈如何体会到作者的喜爱之情的。
第三板块可以借助课后的阅读链接,进一步去讨论作者为什么觉得家乡的桂花就是要比杭州的桂花香。
第四板块,由课文的结尾引出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我想起了我的故乡,我怀念我的故乡,而是说我想起了桂花雨,由此引出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以上四个板块,每一个板块都贯彻单元的核心目标,而每个板块儿当中,老师都把它变成是学生的活动。老师要做的就是退位,是示弱,给学生明确任务要求,做完之后来学生来交流。可能交流的过程中,意见五花八门,没有关系,我们就围绕核心目标再在书上去找依据来论证。在这个过程中,该读书时就充分读,整个活动下来,老师教得就会更轻松,把更多的关注放在学生怎么学,而不仅仅是老师我怎么教。
三、学生合作学习或独立学习的能力
评价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是否真实的发生,不是看他是否规规矩矩地坐在教室里听讲,因为即便有些孩子上课认真听讲了,他的真实学习也未必发生了。所以,老师应该从这节课孩子们的独立学习或者合作学习的数量或者是时间上来看,从数据上来看。
在很多课堂上,发言的孩子总共加起来也不多,而且很多时候就是那几个高手在发言。多数的孩子是没有参与和展示的。因此,老师在去规划每一个板块时,要保证孩子们在这个板块学到什么,怎么学。还要注意要求是什么,老师的反馈和评价又是什么。
四、充分读教参
教参就是教材的说明书,老师们一定要仔细反复地研读教参,而且不是教到哪篇就读说到哪篇,而是以一个单元为单位,仔仔细细,反复研读本单元的核心要素。例如《桂花雨》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抒发感情的方法,把情感寄托在描述的事物中,是文章表达情感的常见方法。精读课文后启示、引导学生品味表现事物特点的语句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什么意思呢?我们读这些句子的目的不是要去读出它的桂花多么香,而是要读出在这些句子背后蕴含的情感。所以如果扣住这个单元的核心要素去组合这些词,这些句子,包括拓展阅读的内容,也要紧扣核心要素。这样老师的课堂的整体性才会更强。
聚焦核心目标,围绕核心目标怎么教,其实教参把很多教学的方法说的非常明白,这就要求老师们仔仔细细地读。还要明确我们现在教语文,不是教语文的课文,而是教语文的知识,教语文的能力,教语文的学习策略,教语文的习惯这四个方面。对于《桂花雨》这一课就是教能力。抓住相关的句子去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中要懂得舍弃,要把教参这本说明书读懂,把说明书读懂之后,再去设计学习的流程,板块化的流程。一定要紧紧围绕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来设计,那些关联度不大的材料大胆地舍弃,这样老师教起来才不累,学生学起来更聚焦。
五、语言不落空
教师设计教学时,要落实语文的本质即语言的学习。不能每个环节都走了,但是每个环节都没有踩实,老师不要急于要怎么教,不要急于在学生那里得出一个什么结论。老师要始终记住我不是教这篇了课文,例如教《爬山虎的脚》,我是借助学这篇文章来去体会什么叫做连续观察,什么叫做细致观察,学完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再迁移到作文。
六、确保合作学习参与度
首先,老师要明确我的要求是什么?我的任务是什么?活动的方式是什么?上来展示后对学生的评价又是怎么样的?老师要把学生的活动这一块想的都非常细化。要不然就会造成老师提出的活动非常棒,但实际操作的流程流于形式,参与性低,没有落实。
应该是每个组每一个人都在其中,而不是满足于单生问答。如果老师上课提了几个问,可能全班只有十个孩子在参与回答,那剩下30个、40个孩子是没发过言的,那他们该怎么办?在“双减”背景下老师要拿出真东西,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课上没听懂,课后又来补,那就要在课上尽量把最核心的东西教给孩子们,让他们记住。
七、关注三个指标
第一个指标:多少人在动,即这一节课,多少学生在活动。这个活动可能是在听,可能是在说,可能是在画,可能是在勾。例如教学《爬山虎的脚》老师可以给每个组都发张有叶子的图,让学生拿红笔画,画完之后上来展示一下,我们组是这么画的。如果有小组不同意,说说理由,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其中,都有事情干,每个人都绝对不是旁观者。一堂课下来,老师要设计几次活动来保证每个孩子一定是在活动,可能在做,可能在想,可能在交流,可能在表达等等。
另外,给足学生的活动时间,每一个活动都要有明确的时间规定。
第二个指标:多少时间在动,即关注本节课多少时间孩子在活动。一节课40分钟,那么每个人参与的活动究竟有多长时间?比如四五年级的孩子,我们保证这一节课学生的独立活动加上合作活动一共有15到20分钟,老师的教学设计要保证这15分钟到20分钟,他们绝对不是旁观者,绝对不是观光人。
第三个指标:是否围绕核心目标在动,即你设计的所有活动是不是都围绕我们这节课的核心目标。溺水三千,只取一瓢,抓住最重要的、跟我的核心目标有关的那一部分教学。
所以我们始终关注这三个目标,多少人在动,多少时间在动,是不是都在关键点上动。要在教学当中追求实效结构,要让结构更加简洁,更加简化,更加板块化,而板块化的活动都扣住我的核心目标,这样,老师教得才会更简单,才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关注学生真实的学习发生没有。
最后,虽然“双减”下来后,老师更累了,但是累得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