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电影《魂断蓝桥》情节构思的艺术技巧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星期天,天气炎热,哪也不想去。全天的写作任务完成后,感觉有些疲倦,突然想起早年看过的电影《魂断蓝桥》来,于是,打开电脑,找到收藏的老电影,又重温了一遍。

这部电影我大概也看了五六次了罢,因又多年不看,只记得大致情节,只记得讲述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这次重温,因年龄、阅历的增长和创作小说的经验,对这部经典电影又有了些新的感受。于是,心中燃起表达欲望,欣然坐下来,手扶键盘,写下这篇观后感想。本文侧重于分析其艺术表现手法,为初学者提高构思故事编排情节的能力提供借鉴。

一部能够称得为经典的艺术品自有其独到的表现之处。以前看小说,看电影老是被感动,会随着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而情感起伏,有时还会悄然落泪。

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这是很多人在观看电影戏剧时常有的现象。这种现象,对于剧作者和演出者而言,无疑是成功的。


这部电影按说剧情并不复杂,但电影自1940年上影以来,先是感动整个世界,后又感动整个中国,不知有多少人看了这部电影后,默默流泪,为剧中人物感到遗憾。故事讲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陆军上尉罗易在休假中邂逅了芭蕾舞女郎玛拉,之后两人坠入爱河并互订终身,终因误会和生活所迫,最终演绎一出凄美的爱情故事。

该故事开头采用倒叙的手法,片头展示的背景是为躲避战争而来去匆匆的人们,广播里不停地播放着战争期间如何逃生、如何照顾老人和孩子。一段乱哄哄的战时特写画面,给男主人公罗易的出场提供了背景。这要是换成小说,应该是段环境描写了。环境描写是为人物的出场提供了空间,也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同时,这一段也为本故事情节奠定了灰暗的基调。预示人们,本故事是一个悲剧。

这时本故事的男主角出场了。

男主角罗易,此时已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指挥官,背景显示他要随部队去执行作战任务。在去滑铁卢车站经过滑铁卢大桥时,罗易下了车,要从滑铁卢大桥步行通过。在桥上,罗易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玉石吉祥物来,然后由此展开了回忆。

这是典型的倒叙手法,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

真正的故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天,年青的罗易上尉也是在这个滑铁卢大桥上,因防空警报拉响,遇见了芭蕾舞演员玛拉,两人一见倾心。

这里按排了一个巧合,玛拉在匆忙中,因为手袋拉链松开,里面的物件洒了一地,罗易帮忙捡了起来。其中一个物件,就是影片罗易手里拿着的那个吉祥物。

相信,在后来的文艺作品里,这样的桥段不知被人模仿了多少次,当然,这也不是该剧作者的发明。在我国古代戏剧、小说等文艺作品里,这样的桥段并不鲜见。常见的丢汗巾等等等等。在杭州西湖,则是由许仙手里的一把油纸伞作的媒介。牛郎织女故事里则是牛郎在老牛的撺掇下,耍了流氓,趁织女洗衣服时,拿走人家的衣裳。

这个手法称为巧合。民间艺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叫,不巧不成书。巧合是构成戏剧效果的重要手法。


继续看情节:玛拉的天真无邪、美丽可爱,让罗易一见倾心。罗易的英俊洒脱、坦率真诚也让玛拉很快坠入爱河。但因为罗易要上战场,很快就要走了。本来玛拉以为罗易走了,再也见不到他了,可罗易突然在窗外的雨中玛拉的视线里出现,这让玛拉一阵惊喜。在一阵手忙脚乱的收拾后,她冒雨奔了出去。于是,两人在雨中一阵亲吻。根据罗易的对白得知,原定于第二天要去战场的罗易,却因为天气问题,推迟了日期。

这又是一个偶然因素,完全的巧合。在接下来的情节中,还有几个偶然的巧合因素,从而成就了这部悲剧情节。难怪巴尔扎克  在《人间喜剧》里这样说:

偶然:是世界上最伟大 的小说家。若想文思不竭,只要研究偶然就行。   

记住没有,若要文思不竭,只要研究偶然就行。真是戏不够,巧来凑。我在创作长篇小说《风雨桃花劫》时,每当卡壳写不下去时,我就琢磨如何制造一个巧合,制造一个偶然桥段来。这个办法帮我多次解决了头疼的问题。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再看:

当玛拉在屋里透过窗户看到罗易时,那一阵表现可谓经典,先是瞪大眼睛,不敢相信,接着喜得惊叫起来,告诉好友Kitty。慌的手忙脚乱,满屋子乱跑,找衣服、换衣服、照镜子、理头发、戴帽子,快到门口要出去时,又被Kitty叫回来穿雨衣、拿雨伞。整个人与先前那个文静的淑女形象,完全变了个样,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湾。

这一段的表演,要是转化为文字,则是一段非常细腻的细节描写。这需要创作者心里上不急不燥地一个字一个词的写出来,如果作者心里急,则用字就不能细腻,就会粗枝大叶。在写作时要多用念白加动作,多用动词来表现人物的惊喜失措的的激动心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场景是在玛拉受到芭蕾剧团吉洛娃夫人的警告后做出的行为。这为下文她被开除出剧团以及失业、无依无靠被迫走了歧途,从而将一段本应美好的爱情演绎成悲剧打下了埋伏。

一对情侣两个恋人的第一次接吻,向人们展示了女主角像飞蛾扑火般的追求爱情的急切心理。这里只所以用飞蛾扑火般,意味摆在玛拉前面的明显是个火坑,观众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往里跳。因为芭蕾剧团吉洛娃夫人已经明确告诉她,在战争背景下,军人的爱情充满危险性和不确定性。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接着看下面的剧情:

两人决定结婚,这在现在来说,算是闪婚了,注意这是小说,闪婚并不值得提倡的。

罗易请求他的上司,一位上校军官,后又请求他的叔叔,一位公爵答应他们结婚。事情还算顺利,可到了教堂偏偏当天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根据法令,当天牧师不能再给他们主持婚礼。于是,只好推迟到第二天上午,再来教堂举行结婚仪式。

就在剧团的同事们都在为玛拉祝贺,而大家又都忙着准备一场演出时,电话打来,罗易接到命令,部队十五分钟之后开拔。这个剧情并不意外,不要说在战争年代,即使在和平年代的今天,部队也会随时接受突发任务,根本不是个人决定的事情。因而这个情况很符合逻辑,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合情合理,符合生活逻辑,是构思情节的一个基本要求。否则情节就失真。

现在的问题是,玛拉要不要去车站为罗易送行。如果去的话,在时间上会与演出有冲突,作为演员,临阵脱场无疑像士兵临阵脱逃一样,后果十分严重的,就要面临着被老板炒鱿鱼的风险。

我们知道,唱戏演出时有救场如救火的说法。玛拉如果不去参加演出,等于剧场失了火。我们刚才已经分析过,玛拉和罗易两人雨中那一吻,已经是她飞蛾扑火般对爱情的追求了,何况现在两人已经决定结婚了。于是,玛拉去了车站,但火车已经启动,两人仅见了一眼。接下来,顺理成章地玛拉被开除了。

这也不足为怪。换成我是剧团老板,我也不会轻易饶恕她的。试想海报已经发出来了,票已经卖过了,如果主角缺场,那还不被观众砸场子的吗?

所以,玛拉被开除,失业也就不足为怪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里,值得表扬的人物是玛拉的好友,那个叫Kitty的姑娘。这个美丽大方的女孩,热情仗义,爱打抱不平,她为了玛拉也被剧团开除了。可正是因为这个大大咧咧的Kitty,却把玛拉引上了歧路,当然,最要主原因还是为生计所迫,这也不能怪Kitty。

这之前有个插曲,罗易的妈妈克劳宁夫人,为了见玛拉一面,大老远从英格兰赶来。可偏偏就在玛拉在饭店等待她的时候,玛拉看到了一张报纸,报纸上刊登有罗易战死的消息,那个带有误报的伤亡名单。玛拉一下子慌了神,以至昏了过去。在和克劳宁夫人见面时,也语无伦次,六神无主,以至让克劳宁夫人很失望地离去。

当然,这是一个误会,这个误会也是因为战争和军人,战争期间军人死伤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因而误会也是常有的了。这同样为后面制造悲剧打了个伏笔。如果不是这张可恶的报纸,也就不会有后面的悲剧发生。以罗易的家庭背景,照顾好玛拉甚至包括她的闺密不成问题,至少不会让她们被生活逼上绝路。

误会也是制造戏剧效果一个常用的手法。传统的制造戏剧冲突的手法有:

巧合 、误会、悬念、摇曳、突转、跌宕、呼应。  这六个手法一定要牢牢记住,运用这妙,存乎一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


接着往下看:

在一次车站接客时,玛拉巧遇从战场归来的罗伊,玛拉对生活又有了希望,可是面对罗伊家族的荣誉和信任,善良的玛拉不愿继续欺骗他,于是在婚礼前一天悄然离去,在两人初次见面的滑铁卢大桥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一段的情节,主要表现了玛拉在见到罗易之后的心理变化。罗易本人和他的家人对她越好,越让她心不安。经过思想斗争,玛拉随罗易回到他的家中。罗易妈妈克劳宁夫人和他的叔叔那位公爵对这玛拉非常喜爱,让人感到玛拉真的是太幸运了。可是,越是这样,越给玛拉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可见,我们平时以德报怨与人为善还是有其道理的。当然,这要看对方是什么人,只有本质是好人的才能感化他(她)。对待那种胎里坏的人,毫不客气,不要姑息养奸。说了两句题外话。

这里的剧情冲突是玛拉受到的热情宽待与她自己内心的不安。她渴望与罗易结婚,这没说的,可是越是对她好,她越是内心不安。玛拉的内心不安成了障碍,从而与她内心的渴望构成一对矛盾冲突。以至于在罗易的妈妈和她谈话后,她毅然决定离开罗易,从而酿成悲剧。

这就是真正的爱情。在玛拉看来,她对罗易的爱不能有半点污点,应该是纯洁无瑕的。

再看电影最后情节:在玛拉出事后,现场镜头显出地上一片血迹中的那个吉祥物。

故事至此,让人涔然泪下,心中升起无限感慨。


图片发自简书App


纵观剧情,有几个元素值得玩味:

一是吉祥物。那个据说可以给人带来好运的吉祥物。在剧情中反复出现了几次。这在表现手法上,有点类似于金圣叹在点评第五才子书《水浒传》时定义的草蛇灰线法,“如景阳冈勤叙许多‘哨棒’字,紫石街连写若干‘帘子’字等是也。骤看之,有如无物,及至细寻,其中便有一条线索,拽之通体俱动。由此可见,中外古今,艺术都是相通的。

第二个元素是女主人公的善良、纯洁。从故事一开始,玛拉就表现为是一位美丽、善良、纯洁的姑娘。正是因为这样的品性,才造成了后来的悲剧色彩。设若她是一位没底线的女人,即如给王某强头上缝制绿帽子的那位女人,那位吃里扒外的马某女,或者水性杨花的潘金莲之类,或拿自己的女人贞操不当回事的女人,则根本不会有这样的悲剧故事发生。她会厚着脸皮欺骗罗易一辈子,相信,这样的事情,在当今社会多了去了。

第三个元素就是女主人公内心深处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她的贞操观。由此来看,国外的女人并不都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没有贞操,毫无底线。当然,出轨的女人什么时候都有,但视贞操如生命的女人也自古就有,现在也不会少。

第四个元素就是那首多次演奏反复出现的主题曲《Auld Lang Syne》(中文译名:《友谊地久天长》)。据说这首曲子原是苏格兰民间歌曲。是十八世纪时(1700年~1799年),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1759-1796)根据当地一位老人的吟唱记录下了歌词。这首曲子在影片中反复出现,不仅深化了主题,同时,也给人以美的享受。尽管大多数中国人听不懂歌词,不知道唱的什么,但曲调很受人们的欢迎。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一直认为,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并不完全依靠文学想象,大多都是根据现实生活的真实发生的事情,然后再根据生活逻辑,进行合理想象虚构出来的。

就如《红楼梦》这样伟大的作品,相信绝不是作者凭空捏造、无中生有出来的。在作者心中,必有他所经历过的生活阅历和他所倾慕的女子。

我想,《魂断蓝桥》这样的故事,也许会真有这么一个事作为蓝本的。当然不会和这个情节一模一样的。就像我正在修改的小说,里面的人物和情节与我记忆中的人和事,说是就是,说不是也不是。

我想《魂断蓝桥》真实的情况可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有一对恋人,男的上了战场,女的因为生活所迫做了妓女。然后创作者根据想象,创作出这样一个故事情节。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臆想,并无可考证据。

所以,作为创作者,还是要多走出去,多听别人讲故事,多去现实生活中挖掘创作的素材。现实生活是伟大的编剧和导演,比如当今社会上发生的一些稀奇古怪的人和事,你编都编不出来,想都不想不到。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是也。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以下为影视资料,非正文,不感兴趣的可以略过:


影片的中文命名也值得一提:

《魂断蓝桥》的英文原名是《Waterloo Bridge》,直译的意思是“滑铁卢桥”。后来有人改译为《断桥残梦》,“断桥”寓意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意思到了,感觉却不美。于是编译组为该片举行了征名活动,一位女士寄去了“魂断蓝桥”的名字,获得了编译组的一致通过,并最终成为影片的中文片名。可见,一个好的名字也是挺吸引人的。

《魂断蓝桥》与《乱世佳人》、《卡萨布兰卡》被誉为电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爱情影片。影片从始至终紧扣爱情主题,并通过男女主人公的相遇、相爱、相分、相聚和永别,把炽烈的爱情、恼人的离情、难以启齿的隐情和无限惋惜的伤情共冶一炉。


主要角色介绍:

玛拉

演员 费雯·丽

芭蕾舞女演员,端庄秀丽,个性天真。她与罗伊彼此深爱着对方。为了见罗伊,她可以不顾自己的舞蹈事业。战争把她与罗伊分开之后,也改变了她的命运。她因为自觉形秽而不能原谅自己,为了维护罗伊和他的家族的荣誉,她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罗依

演员 罗伯特·泰勒

英国上尉军官,外表英俊、风流倜傥。他对玛拉一见钟情,在没有同家人商量的情况下,就决定同玛拉结婚。然而在办理结婚手续的那天晚上,他被召回军营,与玛拉就此分离。

克劳宁夫人

演员 露塞尔·沃特森

罗依的母亲。罗依带玛拉回到家中时,克劳宁夫人高兴地迎接了他们。玛拉向她表示自己要永远离开罗依时,她并没有挽留玛拉,并且答应玛拉不把事情的真相告诉罗依。

公爵

演员 C·奥布雷·史密斯

罗依的叔叔。他被邀请参加克劳宁家的舞会。在舞会上,他邀请玛拉跳舞,并赞扬玛拉的善良与忠诚。他告知玛拉克劳宁家族一向重视门第,然而对玛拉却是一个例外。


经典对白


雨中相会时,

浪漫的罗伊当即向玛拉求婚。

两人的对话

Myra,what do you think

we're going to do today?

玛拉,你认为我们今天该干什麽?

Well,I...I...

我。。。我。。。

Oh,you won't have time for that!

“现在你没有时间这样啦!”

For what?

哪样?

For hesitating.

这样犹豫!

No more hesitating for you.

你不能再犹豫啦!

No?

不能吗?

No.

不能。

Well,what am I going to do instead?

那我该干什麽呢?

You're going to get married.

去跟我结婚。

Oh,Roy,you must be mad!

哦,罗伊,你疯了吧?

I know it!Marvelous sensation!

我知道我疯了。这是奇妙的感觉。

Oh,Roy,do be sensible.

哦,罗伊,千万理智些。

Not me!

我才不呢!

But you don't know me!

可你还不了解我呀!

Then I'll discover you.

Spend the rest of my life doing it.

那我就用我的一生去了解你。

Oh,Roy,this is wartime.

“现在是战争时期。”

It's...it's because you're leaving so soon,

你只是,只是因为快要离开。。。

because you feel that

因为你觉得

you must spend the whole of your life

in forty-eight hours.

你要在48小时内活完你整个的一生。

We're going to be married.

“我们现在就去结婚!”

It's you.

就是你,没错。

It'll never be anyone else.

别的人我永远都不要。

But how can yu tell that?

可你怎麽能这样肯定?

Now listen,darling.

好啦,亲爱的。

None of your quibbling!

你不许再这样支支吾吾啦!

None of your questioning!

不许再问了!

None of your doubts!

不许再怀疑了!

This is positive,you see?

这是绝对的,知道吗?

This is affirmative,you see?

这是肯定的,知道吗?

This is final,yu see?

就这样决定了,你知道吗?

You're going to marry me,you see?

你必须和我结婚,知道吗?

I see.

我知道了。

Waterloo Bridge《魂断蓝桥》

'I loved you. I never shall. That's the truth, Roy. I never shall.'

‘我爱你,从未爱过别人,永远不会,这是真的,罗伊,永远不会。’


主题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这是一首非常出名的诗歌,原文用苏格兰语写作,意思是逝去已久的日子。

英文歌词

Auld Lang Syne

Should au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

And never brought to mind?

Should au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

And days of auld lang syne?

And days of auld lang syne, my dear,

And days of auld lang syne,

We'll take a cup of kindness yet,

For auld lang syne.

We twa ha'e run aboot the braes

And pu'd the gowansfine,

We've wander'd mony a weary foot,

Sin auld lang syne.

Sin auld lang syne, my dear,

Sin auld lang syne,

We'll take a cup of kindness yet,

For auld lang syne.

We twa ha'e sportedi' the burn,

From morning sun till dine,

But seas between us braid ha'eroar'd

Sin' auld lang syne.

Sin auld lang syne, my dear,

Sin auld lang syne,

But seas between us braid ha'eroar'd

Sin auld lang syne?

And here's a hand,my trusty frien',

And gie's a hand o' thine;

We'll take a cup of kindness yet,

For auld lang syne.

For auld lang syne, my dear,

For auld lang syne,

We'll take a cup of kindness yet,

For auld lang syne.

中文歌词

怎能忘记旧日朋友 心中能不怀想 (黑鸭子演唱版)

旧日朋友岂能相忘 友谊地久天长

我们曾经终日游荡 在故乡的青山上

我们也曾历尽苦辛 到处奔波流浪

友谊永存 朋友 友谊永存

举杯痛饮同声歌唱 友谊地久天长

我们也曾终日逍遥 荡桨在绿波上

但如今却劳燕分飞 远隔大海重洋

让我们紧密挽着手 情谊永不相忘

让我们来举杯畅饮 友谊地久天长

友谊永存 朋友 友谊永存

举杯痛饮同声歌唱 友谊地久天长

友谊永存 朋友 友谊永存

 举杯痛饮同声歌唱 友谊地久天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084评论 6 50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623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3,450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322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370评论 6 39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274评论 1 30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126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80评论 0 27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414评论 1 31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99评论 3 33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73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70评论 5 34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80评论 3 32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713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52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865评论 2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89评论 2 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