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查摆问题,推动党员干部作风转变

党员干部的作风不仅关乎个人形象,更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公信力,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员干部唯有全面深入查摆问题,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剖析自身不足,才能切实推动作风转变,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在工作作风上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的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将群众利益抛诸脑后,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敷衍塞责,遇到困难和矛盾时推诿扯皮,不愿主动担当。比如在一些基层工作中,面对群众关于民生项目的咨询和诉求,干部要么态度冷漠,要么以“按程序办事” 为由拖延处理,导致群众问题久拖不决,严重损害党群关系。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干部工作浮于表面,热衷于开会发文、做台账留痕,却不注重实际效果;有的在决策时不深入调研,“拍脑袋” 做决定,导致政策与实际脱节,浪费资源的同时也影响了工作推进。此外,个别干部还存在享乐主义倾向,工作中贪图安逸,缺乏艰苦奋斗精神,遇到难题绕道走,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决心。

党员干部作风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思想层面来看,部分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放松了对党性的锤炼,价值观发生偏差,没有真正将“为人民服务” 的宗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制度层面,监督考核机制不够完善,对干部作风问题的监督缺乏力度,惩处不够严格,导致一些干部心存侥幸,对自身问题认识不足。同时,部分单位对干部的教育培训不到位,没有及时帮助干部提升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使得干部在面对复杂工作时力不从心,容易滋生不良作风。

推动党员干部作风转变,需要以全面深入查摆问题为突破口。一方面,党员干部要主动对标对表,对照党章党规、先进典型,深入开展自我检视。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查找自身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到不回避、不遮掩,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方向和措施。

另一方面,要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加强对干部作风的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对发现的作风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情节严重的严肃问责。同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作风表现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作为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树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 的鲜明导向。此外,还应加强干部教育培训,通过专题党课、警示教育、业务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增强其服务群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推动党员干部作风转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深入查摆问题,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好整改落实,才能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