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井君。你好吗?我很好。”
未婚夫藤井树逝世三年,渡边博子依然难以释怀,于是在偶尔得到藤井树高中地址后,给他写了一封信。
本来只是以此寄托思念,没想到却收到了回信。
“我也很好,只是最近有点小感冒。”
故事带着悬疑展开,原来渡边得到的地址其实是未婚夫高中同学同名同姓的女藤井树的家。通过渡边与女藤井的通信,电影渐渐展开了一段关于男藤井的青春的回忆,在回忆的过程中,女藤井最终发现,自己因为同名同姓的偶然而觉得暗无天日的高中生活里,原来埋藏了一段青涩的暗恋。
故事的结尾,藤井树给渡边写最后一封信,描述一天高中后辈们来到藤井家,带来一本当年男藤井转学时交给女藤井的书。在书背后借书卡正面,是男藤井的名字;而在后辈的要求下她翻过背面,看到一张当年藤井树画的她的画像。
因为男藤井的羞涩,他与女藤井从未有机会进入彼此的生活。男藤井在要转学之前给自己找到一个理由去找女藤井,借机将有藏她画像的图书卡夹在书里,希望女藤井开学帮他还掉。他没有讲自己要转学,得知女藤井的父亲过世,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女藤井,所以故作老成地讲了一句,请节哀顺便。
便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
这一别,原来竟是生死之别。
当年以为平常的分别,原来却如此特别。
原来散布在图书馆各个角落里的图书卡背面的“藤井树”,写的都是自己的名字。
在信的最后女藤井写到,
“渡边小姐,由于我太害羞,这封信最终没能寄给你。”
一场青涩的,朦胧的暗恋,在女藤井树的记忆里若有若无;虽然电影没有清晰交代,想必在男藤井的记忆里,它是美好而羞涩的,带着遗憾的。
因此男藤井在遇到渡边时,因为渡边与女藤井长得一模一样而对她一见钟情。很多人理解,渡边是女藤井的替代品。可我并不这样认为。换一个角度,女藤井其实是男藤井和渡边认识、相爱的一个契机,男孩看到与初恋一摸一样的女孩心生好感,而二人相处之后最终走在了一起。
任何人爱上另一个人,都是需要一个契机的。渡边与藤井相爱的契机,是一份羞涩美好的初恋。
对于女藤井,由于同名同姓的尴尬,他选择保持一种甚至有点相互看对方不顺眼的态度,却在借书卡上面写满她的名字,拿错她的卷子故意在夜里让她摇车灯对题。
而对于渡边,他想要与她共度一生,却紧张到不知如何开口向她求婚。他穿着西装戒指装在口袋里,却不知怎么开口。渡边回忆,当时自己看出他的紧张,于是说,请和我结婚吧。那个人立刻答,好啊。多么可爱美好的画面。
一如当年分别时刻,女藤井看出他想要安慰自己而故作老成,忍不住想笑的场景。
那一笑,我始终觉得是电影最出彩的地方之一。
为什么男藤井会故作老成呢?我想是因为他自己从未经历过亲人的故去,抑或曾经跟父母去参加葬礼,但他只是个小孩子,再加上性格内向,也未曾说过什么话。而他自己,是第一次单独遇到这样的场景,所以不知该讲什么,只好说了一句在正式的葬礼上别人会讲的话。或许是从书上或电视上看来的,或许是在小时候参加的葬礼上学来的。明明是要转学向她来道别,却遇到这样大的变故,他却只会这样的安慰方式。
而女藤井,遭遇家庭变故,最心痛的时候已经过去,她已经习惯了连日的守丧,她看出男藤井的不经人事,和想要安慰自己的心情,只是觉得男藤井的话不合时宜。
于是她看着男藤井骑车离开。她或许以为开学去学校还会见到他,亦没想,原来那就是最后一眼。
生活,本就是这样无常。生离死别,总是在不经意之间。
渡边指着女藤井在高中毕业照的照片问男藤井的妈妈,
这个女孩和我长得像吗?
妈妈问,像会怎么样,不像又会怎么样?
渡边说,如果像的话,我就会很难过。觉得自己被骗了。
妈妈笑着揉揉她的脸,怎么像个小孩子。
青春与暗恋,总是随时间美好地淡然逝去。伴着生活,才遇见爱情。
于女藤井而言,男藤井是特别的。不知道喜不喜欢,却肯定的是他很特别,很柔软,很美好。
因为有些人,有些事,要等到回忆起来,才知道他在自己生命里的意义。
那个在白色窗帘下安静看书若有若无的羞涩少年,最终也遇到了自己的爱情。
那时习以为常的片段,被岁月温柔后才知道有多么美好。
那时觉得暗无天日的恶作剧,却变成青春里最明媚的记忆。
那时让人生气的场景,如今回想起来,却其实很温馨。
而那年没能给出的情书,多年以后,还是送到了她的手里。
见证了那一年,他羞涩美好的青春。
故事的最后,渡边接受了秋叶茂,女藤井挨过了重病。两个女孩都开始了新的生活。
生活,还是平淡而美好。
而你,还在记忆里。